-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4
- 94
- 9
- 6
- 6
- 2
- 42
- 27
- 13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大重量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100°以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cent ldiopathetic Scoliosis,AI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AIS患者1...
【关键词】 大重量牵引 ; 手术治疗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涛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比较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后路手术不同植骨方式临床疗效。 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35例。其中14例行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TLIF组),21例行后外侧植骨(PL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组,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维虎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后路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C1-2不稳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34-73岁,平均42.5岁。其中An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维虎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胸椎爆裂骨折往往造成较大问题:一是脊柱稳定性丧失,二是对其后部的神经造成压迫损伤。目前解决此问题的常见方法是前路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及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前路手术的优点是彻底减轻,固定可靠,其缺点是并发症较多,软组织创伤较大;而后路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I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远松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 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个椎间盘实施PLDD术。男12例,女13例,年龄27~66岁,平均45岁。突出椎间盘...
【关键词】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疗效评价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 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20例,男3例,女1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上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flavum,OLF)及其合并同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27例上胸椎OLF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一期前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伴后凸畸形的高胸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8例高胸段脊柱结核患者,均有椎旁及椎管内脓肿,严重破坏的椎体均小于三个节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为26~76度;ASIA分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接福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改良胸腰椎前路手术径路及内固定技术以减少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 方法采用类“T”形手术径路,电凝烧结或结扎椎体节段血管,切除伤椎相邻上、下椎间盘,保留大部分软骨终板后置放椎体螺钉,取髂骨,再切除伤椎行椎管减压,撑开椎间隙行髂骨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建中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椎间隙测量技术在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准确测量椎问隙的最大横径、前后径及高度,运用ANSYS分析软件包,重建颈椎的三维空间结构,测量出颈椎间盘的大小,确定植入的人工椎间盘的型号;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谭益云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对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 结果:术后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锡阳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43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世德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分柱切除治疗胸、腰椎骨折初次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治疗方法及再次手术适应症,为今后其他病例初次手术提供借鉴。 方法:对61例胸、腰椎体骨折术后3个月~3年神经功能无恢复、术后神经功能停止恢复超过1月、仍有明显腰背痛、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病灶已经侵犯双侧椎弓根、椎管及椎旁重要组织器官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采用单纯后外侧入路椎体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胸腰椎转移瘤23例,其中10例符合手术条件,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进行单纯后外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志良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研究QUADRANT通道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手术方式及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从2008年3月至12月共收治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71岁和63岁。采用腰椎后正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纪伟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不同方法治疗:Ⅰ型骨折3例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颈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空螺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严望军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晚期脊柱后侧凸畸形患者10例,术前后凸cobb角33°~68°(平均47°),侧凸cobb角30°~52°(平均38°)。其中单纯后路截骨矫形植骨内固定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建煌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脊椎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的9例脊椎血管瘤患者,其中6例无截瘫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3例合并不完全性截瘫患者行“前路病变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美奇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脊柱侧凸的脊柱柔韧性包括两个方面:脊柱的畸形塌陷和脊柱结构的还原性。还原性可以预测病变脊柱当时的可塑性和弹性,脊柱的塌陷程度是脊柱侧凸的进展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在治疗和诊断中对患者脊柱柔韧性的评价尤为重要,特别是行手术治疗时,脊柱外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伏元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回顾性总结与探讨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后护理。认为全面了解病情,根据不同术式,分析其潜在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见其护理问题,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评价颈椎前路分段减压、保留中部椎体、钛网植骨长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颈前路长节段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21例,分段减压治疗32例。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术后内固定的并发症、植骨融合率、颈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月对15例伴后凸畸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椎管后壁(全椎板及平双侧椎弓根内壁以内的侧块)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电明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随着脊柱外科理论的飞速发展,胸腰椎疾病治疗中重建胸腰椎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已被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上各种类型的内固定装置已广泛应用,其固定坚强,复位满意,安全简便等优点已被诸多学者所公认。由于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内固定器械不断改进,手术失误和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文正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Ghlibert于1987年首先把该技术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随后其用于治疗椎体其他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因该技术能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损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本研究自20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展生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评价Moss-Miami TM系统与PEEKCage联合应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院脊柱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3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Moss-MiamiTM系统及PEEKCage治疗。其中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惠清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脊柱侧凸又称为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指脊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世德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观察先腰椎管减压后安放椎弓根钉治疗、椎体间植骨和SRS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9月-2007年9月,对84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先腰椎管减压,后行椎弓根半裸置钉,并行椎体间植骨和治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全必春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应的治疗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在我院确诊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5例,均采用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加微形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ERβ基因多态现象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采集102名AIS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静脉血,记录女性AIS患者的身高、月经初潮年龄、侧弯类型、Cobb角和Risser征。通过对ERβ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锡阳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42例慢性失能性下腰痛人,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选择腰椎体间融合术,其中12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PLIF),30例行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寰椎枕骨化临床疗效。 [方法l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间,对8例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寰椎枕骨化患者在行颅骨牵引治疗一段时间(12~16 d,平均1315 d)后采用枕骨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锡阳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揭示治疗胸腰椎结核传统手术方法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方法的利弊,探讨各自的适应症。 方法:收集了1998年2月-2003年7月手术治疗的5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内固定治疗纽27例,病灶清除加指植骨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建煌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融合方式、内固定方法对腰椎滑脱融合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调查手术治疗的76例Meyerding Ⅰ-Ⅱ°腰椎滑脱患者。 结果:疗效良好率:石膏固定“H”形植骨融合0%,椎板下钢丝固定后融合41.2%,椎弓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纪伟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手术操作性与临床疗效。 方法:对24例寰枢椎脱位并由高位颈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过伸性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别采用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I组,23例)以及后路减压、植骨、Vertex内固定术(Ⅱ组,29例)共治疗52例过伸性颈髓损伤患者,所有病例均经MRI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锡阳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治疗方法。 方法:前瞻性研究,将该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386例随机分为4组,98例行常规术式(A组),96例术中硬脊膜和神经根外涂抹川芎嗪(B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宏其 第3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伴间断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85例伴间断型OPLL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均行X线、MRI检查,其中47例同时做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