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32
- 21
- 14
- 5
- 12
- 7
- 7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高丽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安全注射培训情况和评价培训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评估县、乡、村采取收集调查问卷、定性访谈形式、观察自毁型注射器使用、相关知识考试测评的方法对曾参加培训的乡、村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评估工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征宇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生物制品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制品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同时为制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制品相对于化学药品来说有其特殊性,它们的活性成分通常由蛋白质(包括多肽)、糖类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争论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体液免疫应答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的动态早已得到阐明,免疫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发病,实际应用中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作为评价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指标.然而,抗体一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建地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农村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积极推动乙型肝炎的控制工作,落实国家"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政策,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甘肃省实施"乙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沈立萍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重组酵母疫苗普种预防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探论文讨其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新生儿出生队列的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1996-1999年出生并及时接受乙肝重组酵母疫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苏启深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在中国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乙肝而非艾滋病.但乙肝不像艾滋病一样,能有政府支持的大规模科普活动,来对社会大众和医药专业进行宣导和教育.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套综合的控制乙肝的优先方案,可惜的是,流行病学家和政要对这样的优先方案认同不够.乙肝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文国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乙肝)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儿童患上乙肝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我国儿童中的乙型肝炎HBsAg携带率有显著的下降.为了解常州市农村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振宇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了解我市托幼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市四个镇的4所村办幼儿园,每间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一个,被抽中班级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各调查对象进行血清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汪华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乙肝疫苗接种已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1992年我国对乙肝疫苗实施计划免疫管理,此后出生的儿童,尤其是出生较晚的儿童乙肝HBsAg阳性率有了明显降低.但乙肝疫苗在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受乙肝疫苗的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永基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1、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特别是首针及时接种率.具体包括:(1)评估在家和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找出未接种和迟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2)制定和评价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相关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向田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本文综述治疗性乙肝疫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简要介绍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状况和免疫应答分期,分别阐述了S抗原、DNA、T细胞、乙肝抗原抗体复合物、树突状细胞、多肽等治疗性疫苗的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初步介绍和分析了S抗原疫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章一丰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对成人的群体免疫效果. 方法:在绍兴市某厂随机抽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20~40岁的职工145名,按0、1、6个月程序接种20μg/ml国产重组乙肝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瑞芳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对邯郸市[再创生命-扶轮百万小儿健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2003年3月1日-2006年3月31日邯郸市在国际扶轮3450区资助下,启动[再创生命-扶轮百万小儿健肝工程],并于2002年12月和2005年10月进行了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峻巍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邯郸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以县级疾控机构为中心、乡级卫生院为依托、村防疫医生为基础的三级防控网络;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主要由乡村两级防保医生(城市为地段医院)承担。基层防保人员除完成接种任务外,还要承担相关的健康教育、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爱强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概况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是山东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从肝炎的报告发病情况来看,自1959年开始进行法定疫情报告,1990年开始分型报告,多年来山东省肝炎的报告发病率一直居法定传染病的前列,主要以甲型和乙型肝炎为主.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胤忠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了解盐城地区自然人群中1-7岁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s的水平,评估该地区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来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998年至200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HBsAg阳性率和抗-HBs的水平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晓峰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采取了防治乙肝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本文对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及预防控制策略进行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胤忠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在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基因乙肝疫苗及采用0、1、6和0、1、2个月两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应用于成人免疫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CHO20μg疫苗和0、1、6个月免疫程序应用于成人的免疫持久性.全程免疫后1年,CHO20μg疫苗的抗-HB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清培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评价低应答/无应答儿童重新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 方法:用酶联免疫法筛选出1岁以内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现已4-6岁儿童血清HBsAg、抗-HBs、抗-HBc三项指标全为阴性者,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复核并对抗-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陆永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在法国、英国、瑞士、以色列、日本等10几个国家生产并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在新生儿、儿童及学生、成人等各类人群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免疫成效,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乙肝疫苗品种之一.本文介绍了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荆庆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母亲HBsAg阴性婴儿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抗HBs<10mIu/ml者,不同剂量和针次的再免疫效果. 方法:母亲经筛选为HBsAg阴性者的7~24月龄婴儿8000余例.经乙肝重组酵母疫苗0、1、6月5ug基础免疫后,RIA检测,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青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为探讨在我国开展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病率调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3251名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园生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曾开展慢性乙肝患病率调查和在重庆市开展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试点调查的相关资料,探讨能准确摸清我国慢性乙肝患者数和患病率的调查方法. 方法:比较4次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调查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病例定义和调查结果,重点分析在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继东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与2005年12月10目发布....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循证医学 ; 抗病毒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龚晓红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重组酵母疫苗和中华仓鼠卵母细胞(CHO)基因工程疫苗两种,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我国乙肝疫苗的生产厂家较多,随着疫苗市场的逐渐开放,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昕东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落实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后接种率和儿童HHsAg携带率进行调查评价. 结果:汕头市乙肝疫苗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苏盛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当前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全世界有3亿慢性HBV携带者.慢性HBV感染免疫学疗法的分类抗HBV免疫与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的作用根据现代抗病毒免疫学机理推断.本文介绍了慢性HBV感染免疫学疗法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彩华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将甲肝病毒野毒株H2/w在人源二倍体细胞连续传代,并测定其特定区段的基因序列,了解甲肝病毒的遗传变异特征. 方法:将甲肝病毒野毒H2/w适应到人源二倍体细胞KMB17并在其上连续传代25代,选取其中第5(H2K5)、10(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疆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自然人群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感染状况,为肝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全市范围内,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2个月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对每个对象甲肝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每个对象静脉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文宇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曾经是本市高发的传染病,随着甲肝疫苗的推广接种,常州市的甲肝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为了解儿童中甲肝抗体的流行水平,为甲肝的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本次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爱群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笔者在2002年2月~2005年8月间,采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临床治疗其疗效显著.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荆庆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研究HBsAg阴性母亲婴儿常规接种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后的抗HBs无应答. 方法:母亲经筛选为HBsAg阴性者的健康婴儿,基础免疫国产康泰乙肝重组酵母疫苗5ug,0、1、6月各一剂,7~15月龄共5683例.取头皮静脉血作EL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齐顺祥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群体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正定县试点八个自然村1-19岁儿童为研究人群,采集静脉血清,以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录入人口库,使用Epi In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爱群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工作需求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在2003年"非典"期间,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对基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庄昉成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评估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后人群的免疫持久性并达到控制甲肝流行的目标.方法: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的儿童(年龄1-3岁)作血清学追踪观察,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月、12月、6年、10年和15年观察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燕红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注射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安全注射问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每年全球发生160亿次注射,其中95%以上用于治疗目的,约3%用于免疫预防注射.如果不能保证注射的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智永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为了了解兰州市人群乙肝病毒流行情况和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响应国家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乙肝预防策略.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以及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居民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在下降,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庄辉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慢性乙肝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挑战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齐顺祥 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后1~8年免疫预防效果. 方法:在观察新生儿使用CHO重组乙肝疫苗近期免疫效果考核的基础上,于2005年9~10月在7个试点乡中选取4个乡,对1997~1999年出生的儿童全部采集血清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