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13
- 11
- 8
- 5
- 5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廖福龙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一、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历程回顾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这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第一阶段侧重血液流变性质(尤其是粘度);90年代之后的第二阶段开始关注血流与血管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人们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毕莉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抑郁症及30名健康者血液标本,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Hcy,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抑郁症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20.31±5.9)u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悦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和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90例MM患者的血清进行IFE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IFE结果显示其对应的免疫球蛋白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他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庆成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目的:熟悉和掌握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和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的方法,为今后NSCs及SCs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SCs对体外培养的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晶岩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微血管通透性主要是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细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质膜微囊(Caveolae)、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血管基底膜、血管外周细胞等构成了血管屏障,维持了微血管正常的通透性.质膜微囊(Caveolae)是由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文忠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未经过治疗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0人,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一天利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扁平苔藓患者左手无名指的甲皱微循环.实验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春艳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找出最佳方案.方法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按照不同浓度分别接种于C57BL/6小鼠腋部皮下,观测最佳接种剂量,成瘤率,发瘤平均潜伏期,平均存活时间,平均瘤重,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文忠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明确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未经过治疗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0人,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一天抽取空腹静脉血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实验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配合氯已啶含漱加甲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翁维良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广泛.如血管的流变性、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等.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和心脏的粘弹性与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意义,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彤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4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治疗组用药前后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洪珞珈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hematoporeticstem cell,HSC)以外的另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艳芬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对Wistar大鼠滴注LPS造成DIC后,肺细胞膜表面AQP5的表达变化与肺水肿的关系.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滴注生理盐水组);实验组(滴注LPS后4h、6h、8h、10h组).各组取血检测PLT计数、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颖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66岁,20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样痰,间断性发作,冬春季重.2006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低热.在当地医院静点阿奇霉素、菌必治7天未见好转.近日出现尿频、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来我院治疗.该患半年前...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春慧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脑白质病变(Leukoaraiosis,LA)是一个临床神经影像学的概念.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展,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加拿大神经病学学者Hachinski等[1]于1987年提出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庆成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背景: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T细胞与巨噬细胞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中青年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EAN模型是研究GBS的动物模型,与GBS之间有着共同的症状,以及免疫学和病理学特点.目的:本实验从基因表达的角度来探究趋化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毕莉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盐酸丁喀地尔是一种血管扩张剂通过改善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使血液粘度各项指标有所改变.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9.4岁,均符合2000年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凤梧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脉络通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分别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脉络通胶囊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小茹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TIMI血流Ⅲ级者的心肌灌注水平及其对心功能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18例AMI患者PCI后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和二维超声检查.①利用心肌声学造影评分(MCS)及室壁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毛江洪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现状,结果:临床血液流变学已经在宏观血液流变学和微观血液流变学蓬勃发展,现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结论:临床血液流变学涉及到临床工作中的多个领域.其科研为临床应用不断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技术保障、诊断依据...
【关键词】 临床血液流变学 ; 临床血液流变学研究及应用现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秀华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微血管病(microangiopathy)是各种病因造成微血管壁、血流和微血管周围组织形态、功能和代谢异常,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的状态,是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病等多种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自刚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目前,休克仍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重症休克(irreversible shock)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衰竭(MOF),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众多学者从失控炎症反应及其信号转导、血液微循环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维刚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及hs-CRP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脑毒清,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2h后抽取栓线对大鼠进行脑缺血再灌注,分别取12h、24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昕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窒息新生儿的窒息程度,合并多脏器官功能损害状况及血生化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胃肠功能障碍进行干预.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17%,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云平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阿司匹林(ASA)的问世已有100余年,最初阿司匹林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疼痛和炎症的治疗.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其可延长出血时间,便用于抗血小板治疗[1].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被用于脑缺血发作和其它血管突发事件是安全,有效的.但显示有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璐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中等长度DD片段的检测,进一步证实AP患者止凝血系统的变化及意义.选择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MAP42例、SAP52例),健康对照组50例.收集血常规,凝血指标(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浩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一.背景血管周围间隙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德国病理学家R.Virchow和法国生物学和组织学家C.P.Robin提出,后来命名为Virchow-Robin腔(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VRS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离开来,是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褚丽芳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是临床上少见的脑干综合征,八个半综合征(Eight-and-a-half syndrome)为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则更为罕见,国内仅有少数报道[1,2].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颖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 ial growth 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制作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丰先明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白领"与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部分检查结果.方法:抽取"白领"与健康体检者血液应用血流变分析仪按操作规程进行测定.结果:"白领"与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部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白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尹新华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由近百种原因引起,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涉及多学科.其中最常见是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约占58%,心源性晕厥约占8-39%.预后严重不良的是心源性晕厥.据佛明翰研究1980s显示心源性晕厥1年死亡率为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悦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55例患者,按次日晨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观察不同血糖与C反应蛋白水平与近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关系.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大娜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面代谢紊乱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同时肥胖常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血液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阙英男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对象: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300例,近一月内无急性并发症如酮症、感染、低血糖等.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空腹血液检查,检测指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 糖化血清蛋白(GSP) ; 血小板聚集(PAg)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庆成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目的: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腔隙性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与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测得的颅内动脉搏动指数(PI)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否作为评价颅内动脉血管阻力的独立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金静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ing,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日益成熟,在不同的患者人群和健康老年人中越来越多地发现CMBs.CMBs正在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云平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omocysteine,HCY)与血小板聚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12例冠心死患者及正常的健康体检者91例的HCY及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瑞英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血流速度变化;方法按国际勃起功能问卷分为四组:A组,无勃起功能障碍;B组,轻度勃起功能障碍;C组,中度勃起功能障碍;D组,重度勃起功能障碍;另外选择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N组,测定所有受试者阴茎海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磊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用重庆南方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South990BTT型全自动血液粘度动态分析仪检测68例糖尿病患者与106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分析其特点.结果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庆成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将含有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素娟 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未应用尤瑞克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55例,治疗前后分别用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