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6
- 2
- 22
- 3
- 2
- 2
- 2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赵全明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1卷7期 707-71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先期近端优化技术(POT)能否常规应用于各种分叉病变双支架术.方法 选择我院近3年接受双支架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386例,根据是否采用先期POT,分为先期POT组178例[先期POT结合常规对吻球囊扩张(KBI)]和KBI组208例...
【中文期刊】 聂毛晓 汪国忠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3卷1期 118,128页 ISTIC
【摘要】 1病例患者男性,66岁,因"阵发性胸闷2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活动时出现胸闷,伴憋气,呈阵发性,持续5~10 min,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LAD)近段和远端钙化并中-重度狭窄,回旋支(LCX)近段中-重度狭窄,右...
【中文期刊】 张晓江 颜红兵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46卷7期 549-55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桥接抗凝与非桥接抗凝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期口服华法林的PCI患者,按照PCI时是否接受桥接抗凝治疗,分为桥接抗凝组...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华法林; 抗凝药;
【中文期刊】 张晓江 颜红兵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33卷10期 964-96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抗血小板治疗和预后.方法: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08-01-01至2016-12-31期间冠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患者1 204例,比较急性支架血栓组(<24小时,n=106)、亚急性...
【中文期刊】 闫云峰 聂毛晓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12卷12期 1500-150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处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单支血管CTO患者(其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根据是否尝试行经皮冠状动脉...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中文期刊】 聂毛晓 刘兴超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12卷9期 1138页 ISTIC
【摘要】 1 病例患者男性,43岁,因"突发胸痛1月,再发伴胸闷5 d"入院.患者1月前活动时突发胸痛,持续10 min未缓解,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示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RCA)呈...
【中文期刊】 吕树铮 汪国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04卷6期 41-4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自1982年撰写的第Ⅰ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指南问世以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新型器械、药物及研究结果的涌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
【中文期刊】 汪国忠 柳景华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0年19卷10期 897-90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增强心肌细胞反义RNA转染与表达的效应.方法 构建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PLB)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 4.1-asPLB,采用磷酸钙共沉淀、超声辐照及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等方法介导反义R...
【中文期刊】 汪国忠 吕树铮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31卷12期 1383-138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QCA)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临界病变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行性,以期建立有效预警模型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方法 选择18~80岁男性或未怀孕妇女、冠脉造影发现狭窄程度为20%~70%、愿意签...
【中文期刊】 柳景华 吕昀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12期 1113-111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心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刺激内源性FGF21生成增加时,对ox-L...
【中文期刊】 汪国忠 吕树铮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20期 1389-139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受纳蛋白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心肌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及病理性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7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28只),假手术组(13只),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直接心肌注射转染磷酸受纳...
【中文期刊】 金泽宁 吕树铮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37卷8期 721-72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比血管内超声(IVUS)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靶病变和参考血管定量测量结果,评价QCA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的干预治疗.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62.3±7.1)岁.接受QC...
【中文期刊】 金泽宁 吕树铮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37卷12期 1088-109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rvos)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低、中及高危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评价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64层螺旋CT(MD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IVUS、MDCT和QCA分析61例UAP患者(低危组17...
【中文期刊】 吕树铮 汪国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14卷2期 86-87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常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复杂的临床情况,同时又多见于糖尿病、绝经期后妇女、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凶素聚集的患者.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胡申江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23卷4期 856-861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了提高基因黏附微泡的稳定性和基因携带容量,采用改良超声声振法将质粒-多聚乙酰亚胺(PEI)复合物整合至微泡包膜上而制备出新型载基因微泡.电泳分析及细菌转化实验表明PEI能降低超声声振对质粒结构及功能的破坏.新型载基因微泡具有良好的声学及血...
【中文期刊】 李江 胡申江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年22卷1期 39-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磷酸受纳蛋白(PLB)反义RNA对肌浆网Ca2+-ATPase活性以及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作用.方法:构建PLB反义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asPLB)和携带报告基因LacZ的重组腺相...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胡申江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11期 857-86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载基因微泡介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报告基因转染与表达,探讨微泡性质与浓度在超声破裂微泡介导基因转染过程中的效应.方法以β-galactosidase质粒为报告基因,制备两种不同性质的载基因微泡,利用诊断性超声破裂微泡进行体外心肌细...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赵全明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38卷5期 447-45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合理住院观察时间一直富有争议,很少有研究探讨术后早期出院对NSTEM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观察NSTEMI患者PCI后早期出院对早期预后的影响,以期...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脏病;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赵全明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27卷5期 288-291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在不同原因导致桡动脉通过困难时,采用球囊辅助通过(BAT)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563例因桡动脉通过困难而采用BAT技术辅助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
【关键词】 经桡动脉路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球囊辅助通过;
【中文期刊】 王志胜 郭成军 等 《中国医药》 2017年12卷3期 326-33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患者匹配1例同期、同一病变类型、年龄相近的...
【中文期刊】 赵林 朱玮玮 等 《中国医药》 2016年11卷7期 966-96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因左主干病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使用的血管内影...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中文期刊】 陈欣 田锐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21卷3期 137-141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系统与Endeavor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性检验研究,国内9个中心参与研究,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同期入选224例无症状心肌缺血、...
【中文期刊】 柳景华 汪国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6卷14期 3827-3831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指位于血管分叉部位、狭窄程度≥50%的病变,可同时或单独累及主支和重要分支血管.分叉病变最大的特点是在处理主支血管病变时,由于斑块再分布、支架嵴移行等原因易导致邻近分支血管受累.在制定分叉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中文期刊】 郝蓬 张英川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1卷2期 184-18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8例以晕厥及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为首发表现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以晕厥原因待查而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连续2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217例患者入院...
【中文期刊】 李巧元 柳景华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19卷2期 69-73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牛长因子21(FGF21)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在ACS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与患者近期预后是否有关.方法 选取99例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即刻、...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中文期刊】 包哈申 吕昀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19卷4期 186-190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血管重建方式对无保护左主干(ULMCA)末端病变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 连续收录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ULMCA末端病变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PCI组),1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中文期刊】 汪国忠 吕树铮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年31卷3期 336-339页 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旁路术曾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左主干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进一步规范患者的选择,科学选择治疗策略及相关器械有助于提高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如何加强...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术;
【中文期刊】 吕树铮 汪国忠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29卷4期 344-348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新型检测技术的涌现,使得冠心病的诊断向着早期、方便、安全及无创等方向发展.近年来相关研究提示生物标记物和新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有可能改善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发现,更科学地指导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
【中文期刊】 吕树铮 汪国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1卷3期 199-200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根据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知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多个环节的复杂慢性炎症过程.其各种危险因素间及其各个环节间还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多种分子及细胞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本年度冠心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在下列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中文期刊】 陈良龙 林朝贵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15卷1期 41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探讨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引导下、不需股动脉穿刺及主动脉造影的改良动脉导管未闭(PDA)导管封堵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中文期刊】 郑霞 孙坚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年22卷2期 142-146页 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肌浆网四种钙调控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技术,全心停灌15 min后行45 min复灌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心脏收缩功能...
【中文期刊】 汪国忠 胡申江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5年21卷4期 371-375,彩插Ⅰ页 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介导报告基因心肌细胞转染,探讨其能否增强心肌细胞外源基因转染与表达.方法:以β-galactosidase质粒为报告基因,将其与自制氟碳气体微泡粘附,制备载基因微泡.利用诊断性超声破裂微泡进行体外心肌细胞基因转染...
【中文期刊】 汪国忠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25卷3期 186-188页 ISTIC
【摘要】 金属栓塞剂是临床常用的栓塞材料,但其致栓性一般较差。具有良好致栓性的铜性栓塞剂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现就其实验研究及应用综述如下。
【中文期刊】 吕树铮 汪国忠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9年24卷5期 22页
【摘要】 <篇首>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常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复杂的临床情况,同时又多见于糖尿病、绝经期后妇女、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因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既是高危冠心病患者,但同时也是血管重建治疗...
【中文期刊】 郝蓬 郭成军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年29卷1期 31-3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ω-3鱼油脂肪乳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实验前15 d,ω-3鱼油脂肪乳组大鼠隔日经尾静脉注射ω-3鱼油脂肪乳2 mL·kg-1;对照组注射等量...
【中文期刊】 金泽宁 吕树铮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年17卷3期 217-21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对比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位于63条血管)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位于46条血管)的...
【学位论文】 作者: 汪国忠 导师:胡申江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第一部分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介导基因转染目的:本研究采用诊断性低能超声破裂微泡介导报告基因及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观察其能否增强外源基因在心肌细胞内的转染与表达,同时探讨超声对比剂性质、浓度及超声照射参数对基因转染效率的...
【学位论文】 作者: 汪国忠 导师:阎东 袁曙光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通过长期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应用,探讨自制铜圈栓塞血管的安全性、有效性,材料与方法:1、体外实验:用铜丝在芯上缠绕,制成不同直径的铜圈并做体外释放实验.2、动物实验:用自制铜圈行兔(6只)肾或髂动脉及猴(l只)椎动脉栓塞术;术前、术后不...
【成果】 1800120471 安徽 X53 应用技术 环境治理 2017年
【成果简介】 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的尺寸小、比表面积高,其表面具有大量的悬挂键或未饱和键,对周围介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与很高的反应活性。这些性能使得纳米材料在POPs的快速痕量检测与POPs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治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