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1
- 1
- 1
- 1
- 1
- 7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容燕 焦文哲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47卷3期 933-9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成虫趋性行为与梨树挥发物的相关性,解析暗黑鳃金龟成虫嗅觉偏好行为.基于前期暗黑鳃金龟成虫在梨树+核桃+蓖麻+甘薯的生态系统中偏好趋向梨树的研究结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王容燕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27卷4期 56-60页
【摘要】 为了明确河北省大豆孢囊线虫致病型分化,采用 2 套鉴定体系,在温室内利用盆栽的方法,分别对河北省沧州市、邯郸市、保定市、唐山市和承德市大豆孢囊线虫群体的生理小种和HG型进行了鉴定.生理小种鉴定体系的鉴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Lee对 5 个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李秀花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26卷6期 50-55页
【摘要】 为了筛选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高效、低毒、低成本药剂,明确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利用浸渍法室内测试了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生物活性;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不同配比对马铃薯腐烂茎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郭笑笑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38卷1期 188-195页
【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防治因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活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筛选抗逆优良品系对于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评价昆虫病原线虫的抗逆性差异及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1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马娟 等 《农药学学报》 2021年23卷5期 915-921页
【摘要】 为了明确玉米田除草剂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甘薯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分别在河北省保定满城区、文安县、霸州市和石家庄藁城区采集甘薯田土壤样品,采用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了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高波 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9卷3期 20-25页
【摘要】 为研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Dtaqp like基因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中的表达模式,并采用体外浸泡法诱导线虫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郭泉龙 等 《中国农技推广》 2021年37卷6期 97-98页
【摘要】 近年在对河北省甘薯主要产区的生产调研中发现,甘薯栽后黄苗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经调查分析,确定其主要诱因包括:甘薯病毒病、甘薯根腐病、上茬除草剂药害、移栽薯苗幼嫩以及烫伤等多种原因,提出了包括选用脱毒种苗、选用抗根腐病品种、轮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健 王容燕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10期 1083-10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丽金龟科(Rutelidae)铜绿丽金龟Anoma/a corpulenta和黄褐丽金龟A.exoleta幼虫感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HBF-1菌株后的病症,并采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了感染HB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王金耀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1期 20-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室内饲养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铜绿丽金龟种群完成一个世代平均为272.3天,3龄幼虫期比田间种群缩短了103.8天.在饲养过程中,幼虫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伟平 王金耀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4期 476-4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1~2004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对转Bt基因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BioP8进行了环境释放,并跟踪调查该工程菌在田间的定殖、扩散、田间防效以及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BioP8在甘蓝叶、根及土壤中均能定殖、存活,在植物根部存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伟平 冯书亮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2年29卷6期 4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了14种抗生素作为防腐剂对苏云金杆菌CH菌株芽孢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伴胞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盐酸环丙沙星对CH菌株芽孢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0.5μg/mL低剂量下可抑制芽孢的萌发;氧氟沙星和麦迪霉素抑制作用稍差,在5μg/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刘兰服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24卷4期 43-46页
【摘要】 为筛选烟粉虱高效防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采用喷雾和滴灌2种施药方法,测定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王容燕 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8卷1期 45-47页
【摘要】 [目的]筛选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在甘薯田人工接种的方法,于2014和2016年测试了4种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甘薯栽秧时穴施5% 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和10% 噻唑膦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马娟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1期 70-75页
【摘要】 为明确小麦孢囊线虫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孵化特点,于2011年6月30日将田间分离的新鲜孢囊分别置于地下10 cm、20 cm和30 cm土壤深度,同时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量相应土壤深度的温度变化,每周或两周检测1次孢囊孵化数量,连续检测3年.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陈心 高波 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7卷8期 557-562,574页
【摘要】 [目的]明确甘薯腐烂溃疡病病原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条件.[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称重法、孢子萌发计数法和人工接种薯块的方法,对影响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碳源、氮源、pH值和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王容燕 等 《植物保护》 2016年42卷5期 200-204,209页
【摘要】 甘薯爪哇黑腐病是甘薯贮藏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2013年我们从广东湛江采集的甘薯中,发现病薯薯块由两端向中间变黑变硬,切开发病薯块,在伤口处会逐渐长出黑色或灰色的菌丝.发病薯块室内放置30 d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高波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20卷4期 23-26页
【摘要】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约10%,严重地块为害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马娟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5期 87-91页
【摘要】 为明确蔬菜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在日光温室中的种群动态,对河北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土壤中及根系上的线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壤中一年四季均可检测到2龄幼虫(J2)和卵.土壤中J2和卵的数量在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王容燕 等 《植物保护》 2015年41卷3期 119-122,137页
【摘要】 甘薯茎腐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海南、河南、重庆、江苏等地发生.2013年10月在对河北省甘薯病害的调查中在文安县发现了大量疑似甘薯茎腐病的病株,给当地的甘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陈书龙 等 《农学学报》 2015年1期 15-19页
【摘要】 为探明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的发生规律,2011—2012年对甘薯蚁象在重庆巫山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主要以幼虫、蛹、成虫在窖藏薯块和田间遗留的薯块中越冬。甘薯蚁象在育秧田发生集中,危害严重。育秧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玉米套种田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娟 李秀花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年31卷1期 123-129页
【摘要】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线虫.为筛选对该线虫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物质,本研究利用水琼脂平板法测试了不同真菌及其培养滤液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线虫对不同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李秀花 等 《植物保护》 2014年40卷2期 161-165,178页
【摘要】 为了明确甘薯蚁象的发生情况,2009、2010年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对福建福州和莆田甘薯蚁象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2011年对性诱剂的诱捕器和放置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甘薯蚁象的发生高峰期不尽相同,总体上以7-10月为发生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马娟 等 《植物保护》 2014年40卷4期 140-143页
【摘要】 为明确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分别在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前和小麦播种前土壤翻耕后进行水平和垂直取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水平分布主要为聚集分布,翻耕对其水平分布影响不大;小麦收获后翻耕前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垂直分布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马娟 等 《植物保护》 2014年40卷2期 127-131页
【摘要】 为了明确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禾谷孢囊线虫的致病类型,采用27个国际鉴别寄主品种和2个感病小麦品种‘石新733’和‘温麦4’对河北省邯郸、保定、任丘和唐山的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致病型进行了鉴定.依据Andersen等鉴别标准,4个群体的致病型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高波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5期 1048-1053页
【摘要】 为明确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休闲、轮作和连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的孵化不受寄主或寄主种类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中二龄幼虫数量以及孢囊内的虫口密度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亚玲 李秀花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5期 29-33,42页
【摘要】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了土壤根结线虫初始种群密度对番茄感病品种‘硕源东洋’和抗病品种‘仙客6号,不同生长期的根部危害程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品种的危害均随着土壤线虫密度的增加和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花 马娟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6期 1277-1283页
【摘要】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容燕 陈书龙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卷3期 44-47页
【摘要】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滨 马娟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年28卷4期 514-520页
【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是隐蔽性害虫的有效生物防治因子,对8种斯氏线虫和3种异小杆线虫进行筛选证实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的致病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11个不同地理来源的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健 杜立新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27卷1期 166-169页
【摘要】 为了对大茂山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与多样性进行研究,本试验利用温度-抗生素筛选法从大茂山不同海拔地区采集的78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7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发现在海拔900~1200m之闻为土壤最佳采集区域.对这76株茵株进行光学显微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立新 董明 等 《华北农学报》 2011年26卷4期 194-197页
【摘要】 苏云金芽孢杆菌SHJ-5菌株是从黑龙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新菌株,对其伴孢晶体形状、基因型、蛋白表达以及杀虫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菌株SHJ-5产生的伴孢晶体形状为钝菱形;利用PCR-RFLP技术对该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立新 王金耀 等 《农药学学报》 2011年13卷4期 354-358页
【摘要】 为评价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其中间试验水平的安全性,在河北省定州市花生田开展了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每mL含100亿芽胞的工程菌B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健 曹伟平 等 《华北农学报》 2011年26卷z1期 180-183页
【摘要】 采用不同的生测方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HFW-05油悬剂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和一种寄生性天敌各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油悬剂在常规用药浓度107孢子/mL时,对四种捕食性天敌卵的孵化基本无毒力,对各龄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在17%以下,基本不会对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伟 杜立新 等 《华北农学报》 2010年25卷1期 36-39页
【摘要】 通过对粉虱、小菜蛾高效的球孢白僵菌HFW-05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上了解HFW-05 菌株的几丁质酶特性.根据已发表的几丁质酶基因序列(EU828354)设计几丁质酶基因全长引物,扩增 HFWBbchit1 全长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刚 曹伟平 等 《华北农学报》 2010年25卷5期 215-219页
【摘要】 为了检测及提高球孢白僵菌HFW-05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将浓度为108孢子/mL的孢悬液,在48℃下恒温振荡水浴,不同时间取出测定孢子存活率,同时将处理液接种制备孢子粉,测定下一代的产孢量、疏水性、不同温度下的萌发中时、生长速率、毒力以及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明 杜立新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26卷3期 242-244页
【摘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为进行有效地控制,筛选出了一株对其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HYW-8是从黑龙江伊春市土壤中通过抗生素筛选法分离到的一株形成小菱形晶体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利用PCR-RFLP对其基因型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液法对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刚 董建臻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25卷13期 175-178页
【摘要】 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由体表入侵寄主时,分泌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来分解昆虫体表皮,以完成侵染过程,对致死寄主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婷 宋健 等 《华北农学报》 2008年23卷6期 81-83页
【摘要】 为了发掘新的Bt资源,从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285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杀虫活性测定方法从中获得了13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蛋白分析法,研究了这13株苏云金芽孢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晴 曹伟平 等 《华北农学报》 2008年23卷5期 142-146页
【摘要】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4种碳源和11种氮源测定,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的萌发率、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胞外蛋白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得出,HFW-05菌株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产孢量与产酶量最大,分别为16.13×107孢子/cm2和11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洪福 张彦彩 等 《植物保护》 2007年33卷4期 29-32页
【摘要】 cry8Ca2基因是本实验室自行分离克隆的一种新型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其表达130 kDa蛋白对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和黄褐异丽金龟(A.exo...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8Ca2原毒素;Cry8Ca2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