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1
- 8
- 2
- 1
- 1
- 24
- 18
- 11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秀 朱文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1期 163-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灌水量和种植密度,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22'(S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平(不灌水、每次灌水45、60、75 mm)和4个种植密度,其中泰农18选用1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芳 李岳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3期 951-9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决源库关系不协调而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问题,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山花9号'花生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10、20、30d3个喷施时期,以不喷施处理为对照,探讨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花生源库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 表明:花后10和20 d喷施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亓斐 邢丕一 等 《植物学报》 2020年55卷5期 613-6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芒是许多禾本科作物穗部的重要结构,不仅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品种以及基因定位的重要形态标记,而且在禾谷类作物的种子传播、籽粒灌浆、蒸腾作用及产量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继玉 任佰朝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8期 2613-26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我国种植的夏玉米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过高,限制了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发展.喷施脱水剂可以调控作物籽粒灌浆生理过程,降低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本试验研究了喷施脱水剂对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脱水过程、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和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 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鑫慧 任佰朝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10期 3433-34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黄淮海夏季太阳辐射量降低以及种植密度增加引起了夏玉米冠层光照不足,产量大幅降低.本试验选用夏玉米品种'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遮阴处理: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和全生育期遮阴(S3),以大田自然光照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敏 郝敏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9期 3183-31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有机碳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缓解土壤退化问题至关重要,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碳的循环过程,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深松(ST)和旋耕(RT)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元刚 初金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4期 1151-11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不同播期冬小麦氮素出籽效率与氮素利用及转运的关系,在2014-2016年2个生长季,比较了不同播期(S1:9月24日;S2:10月1日;S3:10月8日;S4:10月15日;S5:10月22日)冬小麦氮素出籽效率、氮素利用和转运的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发林 乔治华 等 《昆虫学报》 2019年62卷8期 948-9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伟 徐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8期 2707-27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改善玉米群体内光环境,进一步提高玉米单株光合能力以获得高产,本研究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种子定向入土方式,研究了定向有序种植条件下群体内光分布特征,以及单株玉米穗位叶花后光合性能,并借助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分析了与叶片光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鲁龙 段秋艳 等 《植物学报》 2019年54卷2期 237-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霜冻对我国果树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立科学的模拟霜冻程序对于加强果树霜冻基础研究十分必要.基于对大田霜冻天气的实际观测,分析了自然霜冻在降温速度、低温极限、升温速度以及霜后光照条件方面的特点,建立了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霜冻处理程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军 卢明娇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4期 854-8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A染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初金鹏 朱文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517-25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阐明小麦宽幅播种的增产增效效应,于2015-2016年小麦生育季在泰安、兖州试验点分别采用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研究了播种方式对冬小麦‘泰农18’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方式、试验点及两者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冬小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董树亭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6期 1919-19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5-2017年利用水肥渗漏研究池,以‘石麦15’(SM15)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氮肥类型(尿素和有机肥牛粪)、2个施氮水平(180和90 kg·hm-2)、2个灌溉水平(500和250mm)进行试验,探讨水、氮及其互作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雪惠 肖伟 等 《植物学报》 2018年53卷2期 227-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设施曙光油桃(Prunus persica cv.‘Shuguang’)为试材,设置补充蓝光处理,测定了生育期内5个关键时期叶片的光合性能相关参数及果实的糖酸组分,并观察了叶片气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补充蓝光后油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佳 崔海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3期 883-8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05'为试验材料,研究花粒期不同光照强度(正常光照、开花至收获期遮阴和开花至收获期增光)对夏玉米叶片光合、荧光性能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粒期遮阴影响叶绿体排布及内部结构发育,基粒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兆新 刘婷如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6期 1951-19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大花生品种早熟型‘山花108’和晚熟型‘780-15’为试验材料,设置小麦3种行距配置(25 cm、30 cm、大小行40 cm+20 cm)和2种花生种植方式(麦套、夏直播),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夏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抗氧化活性和干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悦 刘美彤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7期 40-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多亚基组成的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基于RNA聚合酶II的转录机器相连接,形成转录预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旦旦 张吉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229-32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混播对玉米植株13C同化物分配和产量的影响,选用‘郑单958’(ZD)和‘登海605’(DH)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密度下(LD,67500株·hm-2;HD,97500株·hm-2)设置单播(SZD、SDH)与混播(M、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信胜 魏蕾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3期 559-56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连翘叶和果多成分代谢,探讨花柱异型植株活性成分代谢差异,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方法:连翘按长短花柱植株进行标记,在5~9月份每月采集叶和果;采用HPLC-DAD测定叶和果中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娟 王英姿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1期 3819-38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实验室从西洋参根中分离筛选获得兼具生防和促生效果的内生型解淀粉芽孢杆菌YTB 1407.为调查其应用潜力,以甘薯为材料,以无菌水灌根处理(CK)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YTB 1407菌悬液灌根盆栽甘薯植株,通过对甘薯生长前期3个主要生育时间...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YTB1407;甘薯;块根分化建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蕾太 孙爱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2期 609-6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逆境萌发过程中种子萌发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差异,明确在逆境条件下,种子活力与种子萌发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关系.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和逆境(冷浸、人工老化、干旱胁迫)发芽试验,测定4个小麦品种种子活力、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鑫 代兴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2期 3926-39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农民管理习惯的农户模式(T1)、不计肥水和人工等投入以获得高产的高产模式(T2)和优化种植密度、播期、肥水管理运筹的高产高效模式(T3)3种种植模式,于2012年10月-2016年7月连续4个小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广浩 刘平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2期 571-5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旱棚土柱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重度干旱胁迫W1、轻度干旱胁迫W2、正常水分条件W3)和不同控释尿素施氮处理(N0:不施氮肥;低氮N1:施纯氮150 kg·hm-2;中氮N2:施纯氮225 kg·hm-2;高氮N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路路 孙爱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1期 3610-36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济麦22和山农23号为试验材料,利用标准发芽试验法对不同年份小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环境温度对不同发育时期小麦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为早期小麦种子的利用及高活力种子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伴随着小麦种子发育,鲜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双磊 刘艳慧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12期 3944-39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试验设置棉花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还田年限为3年.于第3年11月采集0~5、5~10、10~ 20和20~30 cm的原状土,采用干筛法将土壤团粒结构分级,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速效氮、磷、钾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蕾太 孙爱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9期 2968-29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16个小麦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逆境发芽和田间出苗试验,测定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以不同发芽条件下种子活力指数的抗逆指数和田间出苗率作为衡量抗逆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艳青 朱玉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1期 143-1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池栽试验,研究了水钾互作对夏玉米茎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显著提高茎秆的伤流量,施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分缺乏对茎秆伤流量的影响,在灌水2250 m3·hm-2时施钾可显著提高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乙 任昊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11期 3521-35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两种肥力条件下设置超高产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农民习惯处理(FP)和不施肥对照处理(CK)4种栽培管理模式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以肥料投入为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黄淮海区域不同肥力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琦 潘玉玲 等 《中药材》 2016年39卷9期 1935-193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祝阳、长清、泰安的4个不同品系丹参(18、23、74、105品系)产量及活性成分变化规律,以了解环境和品系对丹参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酚酸及丹参酮含量;福林酚法测定总酚酸含量;Klason法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鹏 曹玉博 等 《生态学杂志》 2016年35卷1期 149-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研究了套作糯玉米(Zea maysL.sinensis Kulesh)及其秸秆还田的种植模式下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明确套作模式和秸秆还田减缓西兰花连作田连作障碍的效果.以西兰花单作为对照,设置西兰花套作糯玉米且糯玉米秸秆还田-西兰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琦 宋振巧 等 《中药材》 2016年39卷8期 1699-170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摘花序与人工授粉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于开花期摘除花序或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丹参的形态指标和根部产量,并采用HPLC测定丹参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摘花序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及地下部的生长,并显著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经人工授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林 徐长利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年17卷2期 344-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柱头是玉米的主要性器官,其正常发育与形态建成对种子的繁殖和产量具有决定作用.本实验室发现一个雌穗发育异常的自然突变体sk-A7110,该突变体雌穗的柱头完全缺失,无法授粉结实.遗传分析表明,sk-A7110突变体的柱头缺失性状属于隐性性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玉玲 赵琦 等 《中药材》 2016年39卷7期 1443-144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以前期研究为依托,利用丹参EST-SSR分子标记法进一步构建丹参高密度遗传图谱,为丹参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紫花丹参74(母本)×白花丹参18(父本)两个品系杂交所得到的F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莎 武宁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6期 1765-17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冬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和深松)和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和无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主要在O~ 10 cm土层起作用.秸秆还田能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隽 董树亭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8期 2362-23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小麦品种石麦15(SM15)为对象,以牛粪为有机肥,设置不施氮肥、单施尿素、单施牛粪和有机无机肥配施4种施肥方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光合速率(CAP)、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学花 孙莲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5期 1433-14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花生品种606为试材,在旱棚池栽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钙肥不同用量对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下花生的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钙,可以促进花生的营养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提高干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慧英 王丁波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8期 2397-24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用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在砂培和大田条件下设置3、5、7和9 cm4个播种深度,并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播种深度混播作为对照(CK),研究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幼苗性状和根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鹏 宁堂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0期 3073-30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分析比较不同浓度石灰氮对连作黄瓜田土壤环境的作用效果,通过2年温室定位试验,在黄瓜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以不施石灰氮为对照(CK),研究施用[高浓度石灰氮1350kg·hm-2(CaCN2-90)、中浓度石灰氮900 kg·hm-2(CaCN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 张玉娟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1期 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它通过对其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抑制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参与调控植物相关生理活动。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中的一些miRNA通过迅速表达并作用于某些与逆境相关的基因,以启动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振香 刘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期 113-1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氮高效率型玉米品种(ZN9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处理,设置了2个灌溉水平(玉米全生育期内灌水526和263mm);副区为施肥处理,设置了3种肥料类型(无机肥U、有机肥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