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
- 19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勇 孟璞 等 《中国冶金教育》 2021年6期 38-40页
【摘要】 "双师教学"是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新模式.基于医工融合高炉长寿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双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索了高炉长寿课程双师教学的师资配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双师教学"模式在"医工融合"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仪 陈正龙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38卷8期 19-22页
【摘要】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深入探讨了工程力学课程在融合思政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策略.根据2016 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和 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旨在通过建立思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雨轩 李琛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42卷16期 1-4页
【摘要】 在"新医科"和"新工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探讨国内外学科融合的发展现状,针对医工融合教育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要形成"新融合"背景下的医学专业体系,构建面向"新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为培养医工融合型人才,要坚持以学生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元 韩标 等 《华夏医学》 2024年37卷4期 213-217页CA
【摘要】 本文基于新医科背景下的产出导向理念,探讨"医工融合"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以桂林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医工融合"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探索地方医学院校"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添羽 郝利国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6卷19期 92-96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医工融合下"融合式教学"促进课程建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7 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2020 级生物医学工程 1班的 26 名学生以及 2021 级生物医学工程 1 班的 24 名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祥德 郝妍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6卷18期 1-5页
【摘要】 医工融合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医科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技术等医工类专业,甚至是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聚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课程内容老化、课...
【关键词】 医工融合;医学工程;《生物医用材料》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涛 高戈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3年5期 6-9,20页
【摘要】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医疗健康模式正处于传统医学向精准医学和智能医学过渡的变革期.工科高校发展"医工融合"有助于推动我国医学技术的进一步飞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适合中国医学技术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的精品课程,对于培养和储备"医工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琴 《物理通报》 2022年12期 58-60页
【摘要】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和切入点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医工融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出发,以量子物理第一节教学内容为例,挖掘思政元素,呈现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的具体设计方案,为培养"医工融合"背景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5卷3期 154-157页
【摘要】 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融通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设立了以培养医工融合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医药的桥梁学科.草异色而同芳,在"建设医工结合特色鲜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雅敏 王燕 等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8卷1期 112-116页
【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医学迈入人工智能阶段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基于医工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通过立足医学教育的新特点及要求,以建设医学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为例,提出新医科背景下形态学实验课程知识结构、学习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晶 周旭 等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6卷2期 121-122页
【摘要】 在医工融合的背景下,医学院校对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当下医学领域已经迈入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市场对医工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工科课程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叙述了教学改革的进度,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天宇 丁洪玲 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2卷1期 96-101页
【摘要】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授课风靡全国,加速了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的融合.在深刻认识到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与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后,分析性地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医工融合"的号召,提出"线上+线下"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仪涵 许姣 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6期 82-84页
【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医、理、工高度交叉融合的专业,而数学是其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分析国内外各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比较数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法,阐述教学效果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内容,构建符合新医学专业发展需要的多维度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 吕丹 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6期 95-96,104页
【摘要】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了超声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学、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传统的工学授课方式很少结合临床诊断,仅从原理和电路开展教学.通过教材、实训条件、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建设,进行医工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鹏 宋泊明 等 《计算机教育》 2022年12期 237-241页
【摘要】 针对医学院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主动学习、终身教育教学理念".依托医学信息终身教育平台,采用项目法教学模式的"实践—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评估方面介绍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趁华 谢海鹤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4期 138-140页
【摘要】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优化本课程原有的课程体系,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课堂学习采用PBL模式,利用学校与医院和相关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医工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中的实践实验教学,让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强 王琴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6期 111-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检验人才成为检验诊断学专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当前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对检验诊断学创新人才的需求,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主要从"医产教研融合"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跃 周金华 等 《科教文汇》 2024年24期 100-104页
【摘要】 针对医科类高校中工程制图课程普遍存在的缺乏重视、教学形式单一、医工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安徽医科大学工程制图课程团队以医学3D打印为抓手,构建了"理论+实践+应用"的工程制图课程体系.首先维持一定课时比例的理论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建模的基本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四海 陈建国 等 《科教导刊》 2023年4期 37-39页
【摘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医学数据挖掘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内涵、培育医工融合的新兴新工科专业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医学数据挖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层次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构建了以验证性资源、综合性资源和创新性资源为主要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 徐小萍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8期 158-160页
【摘要】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文章针对人才培养医工融合度不够、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教学实践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林佳 等 《高教学刊》 2022年8卷18期 142-145页
【摘要】 现今社会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物信息学医工融合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科学领域打开新的局面.生物信息学前沿课程的医工融合教学改革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医工融合,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医工融合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林佳 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2卷1期 142-146页
【摘要】 医工融合教育背景下,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医工融合教学模式,是提升课程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必要条件.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融入,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医工融合教学模式,引领医工融合教育模式的全面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