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1
- 1
- 9
- 6
- 3
- 1
- 1
- 26
- 6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松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26期 33-37页
【摘要】 [活动理念]本教学设计以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和教练技术为指导.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家庭系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体发展,个体的观念转变与行为选择等也会改变家庭的互动模式,对家庭系统产生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松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2期 50-52页
【摘要】 家校沟通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然而现实中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却障碍重重.针对此,可将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融入心理危机学生家校沟通,树立系统观,注重全方位家校沟通;构建中立态度,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系统;积极赋义,协助家庭重获对生活的控制感;布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吉 姚瑞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35卷2期 89-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使用循环提问、家谱图、家庭格盘、改释、家庭作业等系统式家庭治疗方法,对1名抑郁发作大学生及其家庭进行8次咨询.结果 显示,家庭关系得以改善,来访者的抑郁症状得到缓解,提示系统式家庭治疗可应用于抑郁发作大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妮丝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6期 66-69页
【摘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社交和自我发展的各种压力,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至关重要.系统式家庭治疗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教师和家庭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改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沙龙是由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的活动,其目的是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3期 54-56页
【摘要】 家庭是一个生动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个人反映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问题,所以心理干预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体;主张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敏 《校园心理》 2024年22卷1期 71-75页
【摘要】 基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探索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训练的适用性、目标、内容、过程及效果.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原生与核心家庭、连结性和独立性、互动模式的理念适用学生干部心理训练.训练目标有短期、显性和长期、隐性两个层次;训练过程有开启与扩展焦点、凸显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彬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7期 37-40页
【摘要】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以来访者及其家庭为咨询对象,通过特有的提问技术和家庭作业来改变家庭关系格局,获得新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帮助来访者改变的心理治疗活动.本文在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咨询个案详细分析了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在学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期 46-50页
【摘要】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以来访者及其家庭为咨询对象,通过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术对家庭关系及其互动模式进行扰动,促使家庭成员调整旧有互动模式获得新的家庭格局,从而帮助来访者症状改变的心理治疗技术.本文探索了系统式家庭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锡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7期 36-38,42页
【摘要】 系统式家庭治疗要求咨询师跳出个体,从系统思维的视角,站在整个家庭系统的高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重点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本案例的辅导通过母子玩家庭沙盘游戏,探索孩子问题的根源;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妈妈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聚焦正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慧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期 70-71,74页
【摘要】 中小学的心理危机学生属于学生管理中的重难点,此类学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不及时疏导的话,会做出自残和自伤行为.学校在进行危机干预、保障学生的安全之外,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与家长合力帮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本文从系统式家庭心理治疗的视角,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发展 赵旭东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47卷3期 439-441,450页ISTIC
【摘要】 通过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来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心理压力,利用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对大众的疫情心理压力提供干预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文青 岳文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14卷5期 353-3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方法:通过对29例家庭实施系统式家庭治疗,总结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观察和感受.结果:治疗师要尊重咨客的就诊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治疗资源促进咨客的变化,将家庭对自己命运的焦虑转化成重新自我组织的动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红 钱英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年33卷1期 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中德高级系统式家庭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简称督导班)的效果,分析讨论起效因素.方法:根据kirkpatrick培训效果4层次培训效果模型(反应、学习、行为、效果)和培训起效因素3分类方法(学员特征因素、组织因素、培训系统因素)自编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一心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年10卷3期 176-17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人格互动与家庭规则及系统式家庭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系统治疗理论对人格及家庭规则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①对某一个人的人格描述,取决于观察者或观察系统对被描述人本身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期待理解和解释.②家庭成员之间人格互动的结果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冬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卷5期 131-13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寻找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80 例患者及家人进行测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系统式家庭治疗.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失调,经接受6~10 次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 李英亭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1卷22期 123-124页ISTIC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的反复发作,不仅对患者自身生活工作造成影响,而且其家庭功能会下降会对子代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1-2].单纯药物治疗虽然对精神症状控制良好,但对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3].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家人一起生活,家庭因素对患者康复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金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3期 26-26,27页
【摘要】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疗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inner?construction)。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腊梅 白延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4卷6期 90-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抑郁症患者86 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均采用系统式家庭治疗10周.在入组前和出组时作汉密顿焦虑量表(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延欣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544-54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轻中度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3例产后6 wk轻中度抑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对照组n=51),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整合性心理治疗(研究组n=52),分别在产后6 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靖宇 赵旭东 《医学与哲学》 2014年35卷20期 74-76,79页ISTICPKU
【摘要】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其具有症状重、病程慢、复发率高、社会功能明显缺损等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家庭环境因素在焦虑障碍的发病、转归和预后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焦虑障碍患者家庭特点和家庭互动模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 张俊格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卷7期 1099-11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系统式家庭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使用均值方差检验和卡方检验,采取随机单盲试验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娓 刘春霞 等 《中外医疗》 2015年15期 8-9页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与抑郁症患者复发率的关联性。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断标准痊愈出院的69例女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亲属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1次/月,同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对照组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 刘丽欣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卷5期 711-7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女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接受治疗并且病程1年以上,子女年龄12~16岁之间的1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艳波 杨秀双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2年18卷4期 312-315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72例神经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庭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症状,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婚姻质量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贵平 王军峰 等 《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 2004年7期 67-6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并比较系统式家庭治疗对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疗效的差异.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68例病人,随机将其中的32例在氯丙咪嗪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系统式家庭治疗做为研究组,另36例单用氯丙咪嗪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文婧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23卷22期 110-11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之间的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成立系统式家庭治疗...
【关键词】 抑郁症;系统式家庭治疗干预管理;家庭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 刘丽欣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44卷5期 797-799,80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情况及对其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到2014年10月就诊于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依据患者家庭成员的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80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春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6期 25-27页
【摘要】 用系统思维看待家庭内部问题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也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和系统中.其中,白描技术、阳性赋义、循环提问和资源取向等可被运用到初中心理课堂,用来营造暖心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接纳和引导,设计动心课堂活动,发出入心邀请和追问,以及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苇 张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1期 10-14页
【摘要】 在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沟通是关键环节.为了解家校沟通的情况,具体访谈了全国九所中学12位一线心理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与自杀未遂中学生家长沟通时的困难,发现主要困难集中在中学生父母的相关议题,表现为父母有负罪感(孩子自杀=我不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6卷6期 604-607页ISTICPKUCA
【摘要】 家谱图是一种借助于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线条来描述家庭各个成员以及成员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家谱图起源于系统式家庭治疗,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科临床应用的有效工具.现对家谱图的种类及其在家庭咨询、职业咨询、心理治疗培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权 李辉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年11卷2期 121-1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提供安全感,并有助于自我意象的建立和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是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认为团体咨询比个别咨询更有效.随着系统式家庭治疗在我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本研究试图将系统式的思想和技术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登华 刘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14卷6期 407-4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初识"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在"中德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学习伊始,颇有几分无奈,更有几分好奇,我们是在强烈要求参加"精神分析组""惨遭"拒绝后进入"系统家庭组"的,如此的"转诊"背景使我们在入"系统"之前就存有几分挑剔与不满.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佳 唐登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年30卷8期 574-5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以北京大学首次公开联合督导心理咨询的1个案例,尝试建立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学、系统式家庭治疗等多层次的系统取向整合性督导,以促进受督者对个案的理解,为受督者提供整合性视角,协助督导师完成整合性心理治疗教学,启发心理治疗培训的课程设置,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权 李辉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8期 116-1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式团体辅导改善1例嫌弃儿同伴关系的案例,分析形成该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移植到学校情景时,它在改善嫌弃儿同伴关系状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人际关系辅导尝试新的途径.方法:采用心理测量法、观察法、自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权 李辉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42期 199-20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系统式家庭治疗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作用,而团体咨询有利于改进人际关系.把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引入到学校情景中,对改善班级中嫌弃儿的同伴关系很有必要.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引入到学校情景中改善同伴关系的可行性.设计:不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振宏 《校园心理》 2014年3期 200-202页
【摘要】 家庭是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它带给我们温馨和关爱的同时也可能带给我们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许多问题的产生都和家庭因素有关。纳森·阿克曼说过“我们的自我形象和家庭形象紧密相依”。因此,从家庭角度来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显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英 罗锦秀 等 《校园心理》 2009年7卷3期 214-216页
【摘要】 <篇首> 癔症[分离(转换)障碍],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思婷 钟意娟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4期 11-12页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父母咨询模式(Parent Consultation Model,PCM)的主要内容及叙事治疗中引入外部见证者的相关技术;同时在引入PCM进行临床应用时,我们尝试将PCM结构化访谈提纲结合到系统式家庭治疗初始阶段的访谈之中,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钟意娟 第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 2015年
【摘要】 [背景]:青少年家庭内暴力行为表现体力攻击、自身攻击、财产攻击和言语攻击.我国18%的父母至少每年会遭遇一次孩子的拳脚,其中9万名父母曾被孩子施以暴力殴打.但此类行为问题不足以以精神障碍来诊断,心理治疗尤其是家庭治疗相对个体治疗更易于早期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