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2
- 41
- 11
- 6
- 3
- 1
- 47
- 16
- 12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毕信亚 刘坤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2期 76-7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究温脾开窍通络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门诊治疗收集的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
【中文期刊】 赵志芳 张栩绯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29卷5期 552-55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高海拔暴露对大鼠不同肠段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关键受影响肠段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将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与高原暴露组(HA组).HA组暴露于模拟海拔3 500~4 000 m的低压氧舱中20...
【中文期刊】 杨志华 沈玉鹏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5期 1-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通过观察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模型大鼠血清、下丘脑、胃窦和小肠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厌食大鼠模型,选取72只Wistar日龄30 d大鼠,SPF级,雌...
【中文期刊】 张思宁 马紫慧 等 《中医药信息》 2024年41卷11期 40-47页 ISTIC
【摘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疲劳为主症,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排便习惯改变等不适的多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脑-肠轴"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是肝脾相关,肝脾不调在CFS患者中最常见,结合"脏腑别通"理论中"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可...
【中文期刊】 朱月 王永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24期 4922-4925页
【摘要】 王永吉教授运用脑-肠轴理论和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深入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腹痛.他认为腹痛主要源于脾虚而致食积不化,提出消食导滞、行气止痛的治疗方法,选用自拟方白芍甘元汤加减,真正做到辨证施治,并配合使用理气止痛膏,形成了内外并重的治...
【中文期刊】 周俊球 段娟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28卷10期 1245-125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化物摄入对小鼠孤独症样行为表现及其肠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动物试验分两次进行:两次试验分别将3周龄与8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氟化物组(LF组)、中浓度氟化物组(MF组)和高浓度氟化物...
【中文期刊】 曹雅茜 王杰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2期 2418-2421页
【摘要】 近些年来,"脑-肠轴"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从肠治脑的可行性.此文在"脑-肠轴"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共同指导下,探讨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病机制、PSCI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调节肠道菌群治疗PSCI的针灸思路及...
【中文期刊】 廖卜生 张毅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1卷4期 459-46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提壶揭盖法治疗肺气郁闭型脑出血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肺气郁闭型脑出血后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脱落3例,最终纳入...
【中文期刊】 王朔 徐一兰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9卷1期 12-18页 ISTICCA
【摘要】 心肾不交证是抑郁症临床中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以心火亢盛、肾精亏虚为重要的病机特点.脑-肠轴是实现大脑和肠道之间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两大系统功能整合的重要通道,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学认为脑-肠轴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媒介,中医...
【中文期刊】 杨颖 顾尽晖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0卷4期 595-598页 CA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脑-肠轴理论的济川煎加减治疗脑卒中后便秘(肾阳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便秘(肾阳虚型)患者.将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
【中文期刊】 刘慧慧 单德红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33-135,后插31页 ISTICPKUCA
【摘要】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是目前影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疾病类型."脑-肠轴"是脑和肠之间的双向交互通路,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的多途径影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复杂的网络机制.通过探讨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菌...
【中文期刊】 庄静 王瑞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26卷9期 12-14页 ISTICCSCDCA
【摘要】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中西医融会贯通的难点.本文通过母子相生、气血相关、神志相合、经络相通4个方面阐述心脾相关性,从物质基础、功能体现2个方面描述心脑关系,发现心、脑、脾三脏之间的关联性恰与脑-肠轴学说中消化道和中枢系统双向调...
【中文期刊】 戴晖 陈星睿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34卷1期 125-130页 ISTICCA
【摘要】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大脑与肠道之间生理功能互动障碍所导致的疾病.脑-肠轴理论的提出为功能性便秘诊疗思路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笔者检索近20 年来相关数据库中,基于"脑-肠轴"理...
【中文期刊】 于淑琪 周天羽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6卷1期 108-113页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病位在肠,与肝、脾、肺、心等脏腑联系密切,与中医学"泄泻"类似.目前,IB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几年,脑-肠轴学说是研究...
【中文期刊】 路遥 李鹤 等 《循证护理》 2025年11卷5期 882-885页
【摘要】 基于"脑-肠轴"理论综述不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调治失眠作用机制、脐灸在不同类型失眠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中文期刊】 史彩霞 姜毅 等 《中医研究》 2018年31卷1期 55-57页
【摘要】 失眠和胃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联系.早在《素问· 逆调论》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也被历代医家所认可并加以解释.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脑-肠轴理论,发现脑-肠之间的关系,是连接着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的网络.探...
【中文期刊】 白宇 胡云霞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5卷5期 781-785页 ISTICCA
【摘要】 肠道菌群可以经脑-肠轴对大脑产生影响,因而形成了细菌-脑-肠轴这一概念.细菌-脑-肠轴的作用在代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中均有体现,所涉及的途径包括肠黏膜屏障、神经信号通路、5-羟色胺和色氨酸代谢通路、免疫应答反应、胃肠激素...
【中文期刊】 申珮华 鲁海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10卷3期 179-182页
【摘要】 轻度认知障碍(MCI)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兆,常合并便秘发生.临床对于认知障碍及便秘的发病机制探讨较多,其中现代医学"脑-肠轴"以及中医理论的"脑-肠相关"与认知障碍合并便秘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脑-肠"理论结合针药治疗认知障碍合并便秘...
【中文期刊】 李梦雪 王怡 等 《山东医药》 2025年65卷1期 38-4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国内中医药领域脑-肠轴理论疾病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门话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中医药领域应用脑-肠轴理论进行疾病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4年8月1日.用CiteSp...
【中文期刊】 闫胜利 王吉凌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38卷4期 360-361页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发作性眩晕与慢性胃炎潜在的关系.方法:分析9例以发作性眩晕为首发表现的慢性胃炎诊断、治疗、预后情况.结果:以发作性眩晕为首发表现的慢性胃炎临床罕见,经过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眩晕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
【中文期刊】 罗琦 韩棉梅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22卷4期 5-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胃相关理论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研究、临床实践三个方面对情志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发病机制和其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论:心胃相关理论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深入研究必然对我们对"肠易激综...
【中文期刊】 王雅静 成泽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33卷1期 70-74页
【摘要】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
【中文期刊】 郝琳瑶 李双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3期 1437-14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肠轴理论提出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双向通讯,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在机体生理病理机制中均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玄府"是中医理论对人体结构最微观的结构认识,相较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宏观学说,可从微观层面解析人的生理功能和疾病...
【中文期刊】 田志华 姜天童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4期 603-606页 ISTICCSCDCA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脑-肠轴"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系统,参与GERD的发病.本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
【中文期刊】 吴文平 商庆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1期 1-3页
【摘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该文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的思路和应用.
【中文期刊】 赵雨欣 王亚辉 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年37卷4期 433-438页 ISTICPKU
【摘要】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
【中文期刊】 王恒 杨本德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7卷7期 26-28页 ISTIC
【摘要】 "脾藏意主思"是脾调控人的思维活动及情志的理论依据,脾与脑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脑-肠轴是脾致抑郁的关键环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提供了脑肠互动的生物网络机制.当从脾论治卒中后抑郁,神-脑-肠同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王鹏 薛征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16卷3期 226-229页
【摘要】 功能性便秘为一种排便困难、排便频次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功能性便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困扰.近年来随着"脑-肠轴"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
【中文期刊】 孟胡斯楞 育红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30卷3期 54-56页
【摘要】 传统蒙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理上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强调整体观理论,认为胃肠道功能与失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脑-肠轴"理论的提出为温针治疗失眠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脑-肠轴"影响脑功能的神经、内分...
【中文期刊】 邹玉凤 牟柏余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5卷1期 100-103,108页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进展性脑部疾病,目前无法治愈,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逐渐加重.AD发病率日益增加,导致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患者及其家属的幸福感降低.现代医学从脑-肠轴理论出发,提示微生物-脑-肠轴是大脑与胃肠的双向调节...
【中文期刊】 郑冬雪 赵怡婷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3期 26-28页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及餐后饱胀、早饱感、恶心、呕吐、嗳气等.FD 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易反复发作.西医认为脑-肠轴失调是 FD重要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FD发病多与感受...
【中文期刊】 卜瑞琪 滕晶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16卷14期 105-109页
【摘要】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症状除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降低、焦虑、自责自罪外,胃肠功能紊乱为抑郁症常见的躯体障碍之一.近年来脑-肠轴在多种精神类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影响,肠道菌群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调节5-羟色胺等物质调...
【中文期刊】 孙雪 何建成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2期 454-45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长、病情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现代医学"脑-肠轴"参与PD病理过程,中医理论中"脑、肠"也与PD发病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中医学"脑...
【中文期刊】 林丽 李彩立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22卷26期 11-1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脑-肠轴理论给予脑卒中便秘患者火龙罐干预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诊治的脑卒中便秘患者120例,收治时间范围即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余60例分在对照组,给予全部患者基础治...
【中文期刊】 陈泽慧 罗森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1期 110-113页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反复发作和持续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易引发抑郁、焦虑和失眠等应激相关的次生疾患.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揭示了脑-肠轴在胃肠疾病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与中医学理论中脑神与胃肠相互影...
【中文期刊】 秦志杰 王利娟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30卷2期 37-40页
【摘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贯穿于帕金森病整个病程.目前对于帕金森病抑郁的治疗以采用西药改善症状为主,长期服用弊端众多,而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效果逐渐凸显.在中医...
【中文期刊】 胡壮壮 陈永华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5卷11期 1279-1283,1288页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WD)是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常累及多脏器、多系统,其临床表现复杂.中医学认为该病以先天禀赋不足、铜毒内聚为根本病因,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以培补肝肾、清热利湿、化痰祛瘀、解毒排铜为治则,临床疗...
【中文期刊】 章钰川 余绪超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4卷5期 6-9,34页
【摘要】 目的 从"脑-肠轴"角度分析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 80 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40 例(...
【中文期刊】 李玲 马进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15卷1期 43-48页
【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途径与中枢系统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沟通交流渠道构成了脑-肠轴.人的各个系统都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通过心率、血压、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物系统来补偿外部的变化.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