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0
- 54
- 11
- 179
- 2
- 2
- 2
- 1
- 159
- 46
- 26
- 20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宝国 张东淑 《河北中医》 2011年33卷12期 1870-1871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系由明代靳贤在杨继洲《玄机秘要》的基础上补辑重编而成,除集中反映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外,还广泛采集明代以前的针灸文献,堪称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早在《内经》、《针灸资生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而《针灸大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铭徽 孙忠人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27卷6期 53-54页ISTIC
【摘要】 针灸选穴以循经取穴为主,主要包括局部取穴和远道取穴。《针灸大成》中人体各部病证远道取穴有较强的规律,所选穴位以特定穴为主,所选经脉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治疗头面部疾患以合谷穴为首选,腹部疾患以足三里为首选,腰部疾患以委中为首选,与四总穴歌相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文辉 李西忠 等 《吉林中医药》 2010年30卷9期 784-786页ISTIC
【摘要】 成书于明代的<针灸大成>是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影响甚大的一部针灸专著.它在治法上注重针、灸、药并重,其中它对放血疗法的运用也有较多的记载.<针灸大成>中所论及放血疗法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等作用,放血部位根据不同病证而有多种选择,采用刺穴位、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宁 彭勤建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0卷7期 43-44页
【摘要】 <篇首> 杨继洲,明代著名针灸学家.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历任太医院官,治病针药并用,又精于针灸之术.撰成<针灸大成>一书,在国内外针灸界有相当影响.<针灸大成>卷九中有多个腿痛案例,如大理李义河案、工部员外郎许鸿宇案等.腿痛多因寒湿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锦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0卷4期 34-35页
【摘要】 <篇首> <针灸大成>又名<针灸大全>由明代杨继洲编撰,靳贤校正,是明以前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杨继洲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祖父曾任太医院的太医,杨氏本人也于嘉靖年任皇帝侍医,隆庆二年(1568 年)任职于圣济殿太医院,至万历年间仍为太医院医官.杨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秋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08卷17期 9-10页
【摘要】 <篇首>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本文就<针灸大成>所体现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并探索该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临床上对其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丽娇 罗燕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3期 129-132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深入研究《针灸大成》中关于少商穴的论述,并结合现代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对少商穴的定位、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范围进行探讨,为少商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操作方法上,少商穴可采用针法、针刺放血等多种方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 何世巧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5期 586-590页ISTIC
【摘要】 [目的]挖掘浙派针灸名家杨继洲对面部损美性疾病和面部衰老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思路与方法,总结其理法方术,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研读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整理相关章节和条文,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以及杨氏刺灸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尚瑾 李瑞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9期 1874-1878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旨在总结与探讨经脉走向是否具备阴阳升降规律.早期经脉向心走向的确定与脉诊、刺灸实践有关.经脉的走向发生了由向心到半向心、半离心的演变,其目的在于构建营气循环无端的运行体系.演变后的经脉走向由中焦为营气生化之源且肺经起于中焦决定,与阴阳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鸣翔 缪舒雅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4期 448-45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针灸大成·玉龙歌》的学术特点.[方法]以《针灸大成·玉龙歌》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单行本《玉龙歌》进行纵向比较,探析《针灸大成·玉龙歌》学术特点.[结果]对比发现,《针灸大成·玉龙歌》增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宗俊 马鹤鸣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9期 26-28页
【摘要】 后溪穴位于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可针可灸.该文基于《针灸大成》记载,结合现代研究结果,梳理总结后溪穴的刺灸要点、临床应用,以期为深化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晨羲 唐正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0期 49-51页
【摘要】 中脘穴为任脉、手太阳经、手少阳经与足阳明经之会,亦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主治脾胃系疾患,是现代临床常用腧穴.文章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关于中脘穴的论述,从定位、刺法、灸法和具体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代临床应用研究,总结中脘穴在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红 王希友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9期 22-25页
【摘要】 该文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关于膈俞穴的文献记载,探讨其定位、刺法灸法、特定穴属性及临床应用规律.膈俞穴的定位与《经络腧穴学》描述一致,可针可灸;组方配伍方面,该穴既可单独应用,也可配伍其他腧穴,且以特定穴为主,尤以五输穴、背俞穴为多,三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俐钧 冯雨琦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2期 107-113页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针灸大成》肝病的诊治规律.方法:以《针灸大成》一书中所载治疗肝病的有关条目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记录涉及到的穴位归经、频次、治疗方法和特定穴属性.结果:纳入针灸处方共121条,穴位67个,累计用穴频次共243次.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竞 彭建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17卷4期 29-34页
【摘要】 目的:探索《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腰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腰痛穴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以第五版《中华医典》中《针灸大成》为检索对象,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条文,建立《针灸大成》腰痛针灸处方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雪倩 徐福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6期 13-15页
【摘要】 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输穴及手厥阴心包经气血输出之源,属于"十三鬼穴"之鬼心.该文整理《针灸大成》中记载大陵的相关条文,探讨大陵穴名内涵,总结《针灸大成》中大陵的针灸方法及主治病证,认为大陵意指手厥阴心包经经气汇聚形成的高大隆起,《针灸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琳 左泽慧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8期 14-16页
【摘要】 胃俞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化湿、补虚固本等功效,临床适应证广泛.该文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有关胃俞的记载,总结胃俞定位、刺灸操作及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宏升 方晓丽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3期 209-2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通关交经"针法在理论上的反复研习,又经临床中不断实际操作验证,认为仅依从《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通关交经法"中描述的方法操作不容易出现通关过节、飞经走气的效果,若能将"通关交经法"与"运气法""提气法"三者综合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仲波 朱俊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3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汇集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家学说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著《针灸大成》,本书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涌泉穴作为临床应用较多的穴位之一,在《针灸大成》中有较为全面的记载:涌泉穴作为足少阴肾经起始穴位,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巧 田鸿芳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1435-1437页ISTIC
【摘要】 研习《针灸大成》关于膈角交经法理论的论述,查阅相关手法的现代文献论述,对手法具体操作及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杨继洲对前人针刺手法进行整理及注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手法特点及理论体系.膈角交经法根据患者病情之虚实寒热的不同,辨证施治,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林纳 杨霖轩 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33卷2期 138-1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整理《针灸大成》中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症状的诊疗思路.方法 提取《针灸大成》中相关条文,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软件探析经穴规律及刺激参数.结果 共纳入55 则条文,37 个腧穴.高频腧穴包括三阴交和中极等;特定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亦凤 卢超 《新中医》 2024年56卷7期 191-194页ISTICCA
【摘要】 周围神经病是一类危害身体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杨继洲《针灸大成》指出周围神经病外因以风、寒、湿邪侵袭为主,内因多见肾虚受损,其中四肢麻木多为虚证,宜补少泻.杨氏针灸治疗以四肢病变局部取穴为主,善取手足阳经腧穴,从阳治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浩 邹伟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2期 68-72页ISTIC
【摘要】 通过分析总结《针灸大成》治疗急症的方法及特点,为临床提高急症疗效提供参考.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大成》根据不同急症的病机、病位特点,选取相应腧穴及治疗方法,如特定穴、阿是穴、毫针刺法、艾灸法、刺络放血法、针灸结合的使用.同时强调补泻手法影响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国 李萌 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11期 52-54页ISTIC
【摘要】 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虽未对郁证进行专篇阐述,但在《心邪癫狂门》《治症总要》《医案(杨氏)》等篇中有诸多与郁证相关的症候描述以及治疗方法.文中从发病机理、取穴特色、治疗方法、行针手法等方面探析杨氏治郁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奕超 金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9期 1159-1162页ISTIC
【摘要】 [目的]运用五脏气机理论的"肝郁气滞"观点,对颈肩综合征的病机和治疗进行阐发.[方法]从五脏气机理论的"肝郁气滞"观点及颈肩综合征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二者的理论契合性,同时基于此观点确定颈肩综合征的论治原则及针灸处方,并列验案一则加以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果 高宇飞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0期 1948-1951页
【摘要】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在《针灸大成》中有较多的记载.通过分析归纳《针灸大成》中劳宫穴的腧穴定位、操作方法、穴位配伍及临床应用,发现其临床应用主要涉及心系、脾胃系、肝胆系病证及气血津液、肢体经络、五官科病证等方面.故笔者在此详细阐述劳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 薛惠倩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4期 631-634页
【摘要】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极穴的相关条文,了解其定位、治疗方法、主治、配伍规律,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中极穴属任脉,为膀胱之募穴,在脐下4 寸,其治疗方法有刺法及灸法,以治疗泌尿系统病证、妇科病为主,配穴多分布在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震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4期 21-23页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有关间使穴的文献记载,对间使穴的主治病证与取穴规律进行系统的论述.间使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不仅能治疗心包经病证,也可以治疗心经疾病.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间使穴为心包经经穴属金,而肺五行属金,故间使穴可治疗肺系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萍 张雪君 等 《基层中医药》 2024年3卷3期 96-100页
【摘要】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大敦穴的文献记载,探析其中大敦穴的穴位定位、刺法灸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使用大敦穴治疗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大敦穴作为足厥阴肝经首穴,也是足厥阴肝经井穴,不仅能治疗肝胆系疾病,还能治疗井穴所主的神志疾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妍 刘孔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16卷4期 34-38页
【摘要】 目的:《针灸大成》是一部中国古代针灸经典,其中对于大陵穴的应用有详细的论述.文章旨在整理并分析《针灸大成》一书中关于大陵穴的记载,并归纳总结其穴名、定位、归经、刺灸方法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应用大陵穴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以推广大陵穴及其针灸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飞 王迅 《基层中医药》 2024年3卷2期 73-77页
【摘要】 本文整理《针灸大成》中肩井穴的文献记载及现代应用,对其在定位、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总结后进行分析.该穴可针可灸,但针刺深度不宜过深,且孕妇禁针;对其针或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通调肝胆气机等作用;肩井穴的临床治疗范围较为广泛,可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曦 吴清明 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1卷4期 74-77页
【摘要】 《针灸大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为一体的针灸学著作,内容十分广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与合谷穴有关的条文论述,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观察,归纳整理合谷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探索合谷穴的临床应用规律.合谷穴又名"虎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天明 席强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6期 1052-1055页
【摘要】 目的 挖掘《针灸大成》中有关心身疾病的相关论述,总结辨治规律.方法 摘录《针灸大成》中符合心身疾病诊疗特点的原文,建立数据库,分析取穴规律.结果 涉及心身疾病诊疗穴位共 87 个,共计频次 140 次;最常使用足太阳膀胱经,其次为任脉、足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中应 严杰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5期 837-840页
【摘要】 《针灸大成》由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著,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精华,并详尽记录了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书中对于上星穴的记载明确,杨继洲对上星穴的定位、操作方法、功能及临床运用进行了描述,随着现代临床对上星穴的深入研究,上星穴在临床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翠 何慧英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9期 1720-1724页
【摘要】 《针灸大成》是由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广泛阅读并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后,结合自己毕生临床经验编撰而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为一体的针灸全书.其对于涌泉穴的定位、治疗方法、补泻原则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涌泉穴在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珂逸 刘心月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7期 3417-3420页
【摘要】 《针灸大成》系杨继洲参考明代以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自身针灸临床经验所作,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深远影响.杨氏重视针刺补泻,书中《三衢杨氏补泻》记载多种补泻手法为后世沿用.然篇中杨氏所创交经针法,因其文简意深,临床应用较少.文章系统整理《针灸大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鼎 《中医药文化》 2009年4卷1期 47页
【摘要】 <篇首> 1980年11月,在福州举行<针灸大成>和<脉经>校释两部书稿的审定会.<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明代浙江衢州人,其地近江西、福建,这一带又是南宋辛弃疾(稼轩)、朱熹、陈亮诸人交游所在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图 周艳丽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0卷2期 152-1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三阴交穴治疗作用的文献,总结三阴交穴的主治、配穴规律.方法 以《针灸大成》为检索源,检索词包括"三阴交""阴交",采用电子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的方式搜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及频次分析,总结三阴交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恒 王茎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6期 1086-1088,10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针灸大成》的刺血法特色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整理法结合统计学方法,对《针灸大成》中刺血法条文论述进行分析.结果 刺血法主要功效包括泻血通络、清热解毒、醒神苏厥、祛风活血等.《针灸大成》中刺血法治疗以五官科、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爱 胡树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0期 1713-1717页ISTICCSCDCA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析2013 年以来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已出版的著作,从医史文献研究、理论探讨、病证治疗规律分析、临床研究、学术特点、其他研究以及问题与展望7 个方面归纳和整理,发现现代学者对《针灸大成》在腧穴的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