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2
- 34
- 23
- 266
- 40
- 29
- 13
- 11
- 211
- 30
- 30
- 27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俊峰 李鑫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5期 4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36岁,已婚.大便带血20天.肛门镜检查发现单个、无痛性溃疡;化验RPR 1:64,TPHA(+);3年前开始发生同性性行为,40天前有明确的肛交史.诊断:一期梅毒,直肠硬下疳.予苄星青霉素治疗,随访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荣 向华国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20卷5期 452-453,4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梅毒螺旋体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鉴别诊断试验,探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最大限度减少漏诊与误诊,为深入研发新型早期梅毒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依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临床筛选一期梅毒患者86例(研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楚光 胡伟忠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12期 756,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镀银染色法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生殖器溃疡患者经刮片取材后作镀银染色和暗视野镜检检测梅毒螺旋体(TP),同时对血清进行RPR和TPPA检测.结果146例患者中镀银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39.7%,高于暗视野镜检阳性检出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河 程春林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年32卷5期 257-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在一期梅毒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7例一期梅毒患者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墨汁负染及暗视野检查3种方法对比检查,同时作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梅毒螺旋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明昌 朱慧兰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年31卷3期 162-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暗视野(DF)、血清学(RPR/TPHA)检查方法作对照,用FQPCR方法检测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的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在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中,DF阳性率2...
【关键词】 一期梅毒;诊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志良 段逸群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年16卷2期 107-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园 郑荣涛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5卷4期 228-230,242页ISTIC
【摘要】 报道二例非典型一期梅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病例1,男,34岁.阴茎红斑、水疱10天;病例2,男,55岁.阴茎溃疡2天.两者行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实验(TRUST)、血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病例1均为阳性,病例2均为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继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3卷9期 89-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强的松预防一期梅毒青霉素治疗期间吉海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青霉素治疗的68例一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青霉素治疗期间不使用药物预防吉海反应,观察组患者在青霉素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宗芬 刘乃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07卷22期 2531-25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一期梅毒血清抗体及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TP)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一期梅毒的病程与血清学及TP的相关性.从而正确判断血清学和TP结果,正确治疗患者,以便提高早期梅毒的诊断率,控制早期梅毒的发生,降低其危害. 方法对江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邦勇 赵秀梅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7年25卷2期 9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感染10天~3个月后引起初疮,即硬下疳,平均潜伏期为3周.硬下疳出现后1~4周可在血中检测到抗体.及时早期地做出诊断并进行治疗,对控制梅毒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35例一期梅毒患者进行3种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杜艳丽 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24卷4期 405-406页
【摘要】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方法在献血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过TPPA实验确诊为梅毒感染的献血员血浆标本150例,用胶体金、ELISA、WESTEN-BLOT方法进行TP-IgM检测.结果: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的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文 欧阳冬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15卷4期 43-45页
【摘要】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FQ-PCR检测82例疑似一期梅毒和28例非梅毒性传播疾病(STD)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清、31例非梅毒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梅毒螺旋体(Tp)DNA,同时用TRU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29期 75-76页
【摘要】 本文探讨了避免误诊早期梅毒的临床策略,提出医生应对早期梅毒有高度敏感性,掌握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和不典型表现、二期梅毒的共性和特性,排除梅毒血清学化验假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陈富 龙广益 等 《医学信息》 2012年25卷1期 281页
【摘要】 患者男,28岁,因"阴囊多发性破溃2周"来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阳性1:32,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 )阳性,HSV-PCR阴性.诊断:一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治疗,1次/w,共3w.一周后皮损明显消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传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22卷6期 705-705页
【摘要】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暗视野(D-F)检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一期梅毒的价值.方法:使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临床上符合一期梅毒的患者155例,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结果:(D-F)检查敏感性(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澍杰 甘润良 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14卷2期 79-81,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一期梅毒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巢式PCR检测一期梅毒溃疡组织液和血清中TP-DNA,与暗视野检查(DF)、TPP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临床诊断为一期梅毒患者,溃疡组织液巢式PCR、血清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潇 朱晓洁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2年12卷1期 90-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一期梅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一期梅毒溃疡组织液和血清中TP-DNA,与TPP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临床诊断为一期梅毒患者,溃疡组织液、血清半巢式PCR和TPPA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希婷 刘丽改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0年16卷4期 390-392,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梅毒螺旋体(TP)外膜脂蛋白抗原TP15、TP17、TP42 、TP47相关特异性抗体,在一期和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的检出状况,评价其在早期梅毒血清学诊断应用的意义.方法 用线性免疫分析(Line immunoas-say)方法对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俊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 2007年4卷2期 1-2页
【摘要】 目的:探讨TPPA法在一期梅毒(PS)患者的血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与TRUST法进行比较.方法:对158例PS患者的血清分别采取TPPA法和TRUST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58例P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TRU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俊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 2007年4卷3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TPPA法在一期梅毒(PS)患者的血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与TRUST法进行比较.方法:对158例PS患者的血清分别采取TPPA法和TRUST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58例P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TRU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利玲 贾肖肖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32卷17期 42,47页
【摘要】 硬下疳为梅毒的早期表现,通常为单发、无痛性溃疡,临床中也可能表现不典型,需高度警惕.文章报道40岁男性一期梅毒多发硬下疳患者1例,结合其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通过早期规范足量治疗、做好健康宣教及复诊随访,外生殖器溃疡面基本愈合,腹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丽加衣娜·艾肯 周燚然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38卷5期 540-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明确中国2005-2019年一期与二期梅毒发病情况及趋势,为我国梅毒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提取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5-2019年梅毒各年龄组发病人数、发病率数据.使用Joinpoint回归拟合发病率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粟缀孜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4年40卷10期 938-9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梅毒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一期梅毒的口腔损害形态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部分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等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本文报道1例以下唇结节为首发表现且对青霉素过敏的梅毒病例,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巧巧 郭政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45卷4期 263-265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梅毒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市某综合医院2015~2019 年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对梅毒病例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特征及报告科室分布情况,各年龄段报告梅毒分期情况及早期梅毒(包含一期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胜 蔡文斌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45卷4期 266-26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腾冲市 2015~2022 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腾冲市 2015~2022 年现住址网络直报已审核梅毒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 Excel 2007 和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彩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1卷17期 134-137页
【摘要】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CLIA)在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逆向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室进行输血前梅毒筛查的 9012 份血清样本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CLIA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筛查,初筛结果中呈阳性的标本再分别进行非梅毒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莉 孙培宏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38卷9期 638-639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50岁.梅毒病史17个月,阵发性头疼4个月.17个月前患者确诊"一期梅毒",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下降4倍,皮疹消退.10个月前躯干、四肢出现鳞屑性红斑,掌跖部亦有类似皮疹,RPR滴度上升,梅毒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伦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卷9期 60-63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在2010~2020年期间,大连金普新区的梅毒流行特点以及趋势,为今后梅毒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20年大连金普新区共收到梅毒报告6470例,统计分析梅毒发病患者的年龄分布、职业分类,不同年份的梅毒发病情况及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春花 宋军平 等 《黑龙江中医药》 2022年51卷5期 377-378,后插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设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EL...
【关键词】 不同时期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杨春俊 等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21卷6期 25-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一期梅毒患者治疗后血清学转归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23例一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驱梅治疗2年后的血清学转归情况,分析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Tp)血清学试验未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423例患者中392例(92.67%)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健群 卢斯汉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44卷6期 436-43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HIV感染男男性行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学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1例男男性行为者梅毒合并HIV感染的患者资料,接受苄星青霉素G治疗,随访时间3、6、9、12个月,记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比较不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驰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卷13期 66-6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进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比较两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纪林 张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2卷32期 3980-398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梅毒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期梅毒易合并和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传播,可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播的危险性增加3~5倍.近年来,我国梅毒报道病例数快速增长,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排序第3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英 和义敏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23卷22期 3150-3152,31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氧化应激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82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一期梅毒组(n=25),二期梅毒组(n=28)及早期隐性梅毒组(n=29),另选取8O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尚荣 梁丽芬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7期 3260-3264页ISTICPKUCA
【摘要】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系统性疾病。为指导治疗及随访,将梅毒分成三期:一期梅毒(如感染部位溃疡或硬下疳)、二期梅毒(包括但不仅限于皮疹、皮肤黏膜病变及淋巴结病变)和三期梅毒(如心脏病变或树胶肿)。缺乏临床表现,仅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梅毒螺旋体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娜 郑和义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36卷2期 198-2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梅毒患者的临床以及血清学特点,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中心的60岁以上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比为1.6∶1(男性31例、女性19例),非婚性接触是主要传染来源,术前检查异常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梅 冉丽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6期 322,383页ISTIC
【摘要】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及性行为方式的多样化,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呈几何性增长,以口腔病损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也逐渐增多[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冬玲 魏春波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3期 160-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期梅毒典型的硬下疳多为圆形、无痛性、直径1~2 cm,境界清楚,触诊时有软骨样硬度等特点,女性梅毒患者一期梅毒硬下疳多发生于大小阴唇、系带、会阴、子宫颈等处.女性以阴唇后连合线性溃疡为表现的硬下疳在临床较为少见,较易被误诊.作者报告4例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健 余敏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2期 132-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贵阳市梅毒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阳市2006-2010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贵阳市梅毒报告累计数为54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10万,2010年达55.73/10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大保 袁军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18卷11期 1533-153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现遗传学DNA甲基化状态和组蛋白修饰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梅毒血清学固定患者各10例为观察组,1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组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