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13
- 22
- 6
- 6
- 5
- 4
- 9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雪岭 刘谦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6年19卷1期 62-6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适于实验小动物研究的断层解剖成像系统.方法利用冰冻铣削的方式逐层去除一定厚度的实验小动物冷冻标本,获得实验小动物断层解剖数据集.断层切削设备的最小进给量为0.001 mm,重复定位精度为0.01/30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培昕 练富林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44卷6期 474-478页
【摘要】 朊蛋白是铜结合蛋白,而铜离子介导了朊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使其聚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重组人朊蛋白91-231截去了八肽重复区域,利用X射线吸收谱近边结构解析出了C端高亲和性的铜结合位点的三维精细结构.结果显示与兔朊蛋白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安娜 导师:赵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理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人体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并且是很多人类疾病的药物靶标。GPCR被神经递质、荷尔蒙、生长因子和气味等胞外信号分子激活,与下游效应蛋白(G蛋白或阻遏蛋白ar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刚亚栋 导师:曾绍群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7年
【摘要】 在全脑范围内完整地获取神经元的精细结构和蛋白分布信息,对理解大脑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和神经信号传递机制十分重要。荧光标记与大体积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大脑中神经元结构和蛋白分布的可视化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由我们实验室发展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中琴 导师: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3年
【摘要】 获取高分辨率的小鼠全脑神经元连接图谱对认识脑的信息处理机制、疾病致病机理和发育异常等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系统中表达荧光蛋白的小鼠模型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连接网络的有力工具,但现有的成像技术尚无法在大范围内获取荧光蛋白标记神经元的精细连接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晓霞 曾宪海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2卷3期 55-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别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情况,以及内耳精细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03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应用X线数字减影摄片、颞骨高分辨率CT、以及锥体束CT(CBCT)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多平面重建(MPR);锥体束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源 王素伟 《现代临床医学》 2023年49卷4期 314-317页
【摘要】 随着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医学应运而生.数字医学在骨科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常规成像,更追求高效准确的三维成像与解剖结构精细化,并实现3D打印,对临床诊断与治疗都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就数字医学的发展及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镇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3期 232-234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核糖体是一个以R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合成蛋白质的分子机器.其复杂的结构使它长期被结晶学家视为该研究领域中的喜马拉雅山.最近在核糖体结构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首次在核糖体及其亚基高度复杂的电子密度图上定位了几种已知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和许多双链r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枫原 李宗远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32期 5221-522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限元分析法在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目的:回顾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在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总结其发展历程与特点,展望其发展前景与方向,以期为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方法:由第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丽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30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超声是筛查胎儿结构异常、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首选影像学手段,对于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胎儿超声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产前超声指南不断更新,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中国胎儿超声检查规范也在与国际接轨.三维/四维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辅助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广琪 赵瑛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年33卷10期 1194-1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本文在现实场景中开展基于仿真假体视觉下积木摆放任务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三种维度模型共八种积木结构,并要求被试者在24×24、32×32、48×48等三种分辨率下完成任务,被试者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对摆放成型积木结构进行观察,并用面前散落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曙智 李熹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15卷6期 732-7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了获取独立的内耳三维模型,探讨一种半自动、快速的内耳分割方法.方法 将MRI图像导入3D slicer软件,基于Otsu法,采用半自动分割内耳,并结合meshlab软件进行内耳后期精细处理.结果 对30例MRI影像数据进行分割,一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琪鹏 刘耕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8期 2541-25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缓解"城市病"的重要自然解决方案,因其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对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多局限于二维空间特征,对三维结构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的评估存在不足,难以全面、准确地揭示绿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从镖 郭桢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1期 48-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低温冰颗粒直压冻干法制备口腔崩解片,与模制冻干法相比较,以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SR-μCT)观测片剂内部的精细结构,得到显示内部结构差异的切片图,构建三维模型,确定灰度阈值后,提取片剂子结构,定量分析子结构,同时测定片剂的崩解性质和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栋 李福生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5期 509-5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咽喉部位射流所诱导的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加深对咽喉部位气流喷射运动特性以及咽喉部位疾病防治的认识.方法 运用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真实人体口喉三维模型,运用大涡模拟数值仿真方法对模型内的涡结构演化过程进行精细模拟.结果 吸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方 崔益群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26期 5069-5073页ISTICPKUCA
【摘要】 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切片图像数据集建立三维模型.图像分割主要在Adobe Photoshop环境下半自动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修正采用Mercury公司的Amira软件实现骨模型.建立了上颌骨、上牙列精细的三维模型,此模型可精确的显示眶下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立文 张绍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30卷1期 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数字人体喉区细小解剖结构的分割数据集.方法 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提供的磁性套索和多边形选择对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喉区数据的细小器官和结构进行数据分割,建立喉区解剖结构的分割数据集;分割数据集经图像格式转换后,在Am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辉 王钰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年14卷2期 170-1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上颌骨与牙列可视化模型,探索三维建模的方法.材料和方法: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切片图像数据集建立三维模型.图像分割主要在Adobe Photoshop环境下半自动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修正采用Mercury公司的Amira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戴景兴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年24卷3期 295-2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颞骨可视化模型,初步探索该模型的功能.方法:采用中国数字人数据在个人计算机上用3d-doctor软件重建颞骨及其内部部分结构;在模型中测量内耳门后唇中点到总骨脚根以及颈静脉球顶的距离.结果:所建模型能清楚地显示颞骨、颈内动脉岩内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军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年22卷4期 380-3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从虚拟人体数据集中松质骨连续切片图像的分割、配准、及三维重建的技术方法.方法:利用现有的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集中腰椎和股骨部分解剖连续切片数据集,用基于外置标记点和分割-计数法两种方法进行参数计算,依参数对图像进行刚体变换完成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作华 钱雯 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19卷9期 695-6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传统X线平片难以完全显示耳部病变,常规CT虽能准确定位及基本显示耳复杂结构和病变,但仅为二维图像[1],不能形成三维立体结构.随着螺旋CT三维重组的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开展,在不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峰 蔡锦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9期 1006-10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跟、距骨骨性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在不同步态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T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建立跟、距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跟、距骨有限元模型模拟跟、距骨在步态过程中3个位相(落地相、中立相、起步相)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安胜 张海东 等 《中国针灸》 2003年23卷2期 89-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揭示穴位的立体形态结构,提供穴位的相关精细形态图像资料.方法:采用人体定穴标本的断面切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的采集、处理和配准方法.结果:建立人体标定穴位后的逐层断面解剖图片库(1058张),研究了穴位断面的定轴配准的免配准、内轴中...
【关键词】 针刺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穴位研究;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成哲 宦怡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年19卷5期 412-4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耳蜗前庭神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疑有耳蜗前庭神经异常的患者应用高分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T2WI/3D/TSE)做颞骨容积扫描,然后行T2WI/3D/TSE或平衡式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B-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立文 宋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2期 134-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定标线的设置与断面数据的采集量直接关系到三维重建图像的失真度.预置定标线是断面标本进行三维重建的依据[1].定标线决定了重建过程中片间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而断面数据的采集量决定了重建结构的精细度,特别是细小结构.1 定标线的埋设[2]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10卷2期 112-114页ISTIC
【摘要】 手术仍是目前直肠癌治愈的唯一方法. 然而,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期长,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则因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渐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常规术式. 达芬奇机器人(或机器臂)系统是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进一步提升,其设计初衷是为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艺 董强 《口腔生物医学》 2017年8卷1期 53-56页ISTIC
【摘要】 牙缺失是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口腔种植义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已成为牙缺失的主要修复治疗方式之一.然而,伴随着口腔种植的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些神经及血管损伤并发症,甚至出现在曾被认为较安全的区域-下颌骨前部.因此,种植术前获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甲舟 韦猛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卷22期 58-60页
【摘要】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影像合成技术,是基于传统的CT、MRI等所展示的二维断层成像将图像进行立体化地重建.将三维可视化技术运用于肝脏肿瘤外科,可将肝脏重要且复杂的解剖结构如肝门、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胆管系统等以及它们与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张选奋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10卷12期 57-59,67页ISTIC
【摘要】 皮肤组织及其附属器的显微结构决定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三维可视化突破了传统组织形态学二维显示组织精细结构的局限,有助于深入研究组织器官的生理过程,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寻找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就显微结构的成像、重建研究以及在皮肤领域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旭 牛玉军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年35卷1期 56-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对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中耳、乳突精细结构破坏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128层螺旋CT扫描机,对6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颞骨薄层扫描及透明化容积重建(volum...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耳炎;听小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昱 李彬 等 《解剖学杂志》 2012年35卷2期 244-246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心律失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传导系( 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CCS)结构改变与心电生理特性的关系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为心传导系组织结构的异常带来的冲动形成和/或传导异常[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雪丽 朱宏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10卷2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为副鼻窦疾病患者经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结合轴位综合分析,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准确测量手术区域空间数值.结果 MPR图像清晰显示窦口鼻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联华 黄云超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7年11卷4期 251-254,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聚氯乙烯(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BF)体外模型,并探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研究BF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生物膜形成阳性的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RP62A,在TBS培养基中,进行体外P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希平 韩德民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7年14卷3期 149-15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冰冻切片进行侧颅底精细结构三维重建的方法,完善中国数字人研究的内容.方法 利用体绘制软件、颞骨冰冻切片数据集对颞骨及其内部精细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获取了颞骨内主要结构:听小骨,鼓膜张肌,面神经管,迷路,颈内动脉,乙状窦,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蕾 陈亚明 等 《口腔医学》 2006年26卷2期 94-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近中-(牙合)面-远中(MOD)洞型嵌体修复上颌前磨牙的计算机三维实体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应力分析.方法利用片切技术获得牙体原始图片数据,通过三维造型软件Rhino(犀牛)建立嵌体修复的上颌前磨牙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前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强 《生命的化学》 2005年25卷4期 328-330页ISTIC
【摘要】 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术(cryo-electron tomography,cryo-ET)是一种最近才开始应用于探索生物体内部,尤其是细胞内结构的仪器,它将三维成像技术和保持完整细胞结构的样品制备方法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在接近真实状态下高分辨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 龚锴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3年19卷1期 18-2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大多数神经元的复杂三维结构是很难直接观察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染料标记技术可以重建神经元的三维形态,但精细结构的识别需要电子显微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得到连续超薄组织切片的高分辨率图像,结合计算机支持的三维重建技术就可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祖义 陈颖 等 《工业微生物》 2003年33卷3期 36-43页ISTICCA
【摘要】 由耐寒微生物产生的适冷酶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力,并常与热敏感性有关.运用X射线的结晶学理论,这一特性已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且控制它们对低温适应能力的机制各不相同.这些酶的应用为生物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在清洁剂和食品行业中用于生产精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颜 王宝恩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1卷3期 196-199页ISTIC
【摘要】 <篇首> 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在观察细胞和亚细胞的精细结构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限于二维图像水平.在器官水平,螺旋CT、MRI产生的的三维影像弥补了断层图像的局限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益民 李稼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9年1期 18-23页ISTIC
【摘要】 目的直接观察自由基损伤、加女贞子保护、H2O2作用等因素对红细胞膜分子形貌学的影响.方法利用0.1纳米分辨率水平的原子力显微镜对单纯戊二醛固定的经由自由基、H2O2和女贞子作用的红细胞膜表面进行了纳米尺度的扫描观察,并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