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6
- 34
- 9
- 8
- 4
- 2
- 17
- 11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兴萍 倪鹏 等 《口腔医学》 2024年44卷6期 469-474页ISTICCA
【摘要】 颏孔前区因缺乏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被视为口腔手术的安全区域.在进行相关手术时,通常认为该区域不存在严重的并发症.但随着颏孔前区手术的大量进行,有关颏孔前区手术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了解颏孔前区解剖结构的大小和位置对于在颏孔前区进行种植、颏部取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璐 李坤 等 《山东医药》 2024年64卷9期 100-103页ISTICCA
【摘要】 舌侧孔是下颌骨前部中线的舌侧副孔,其在下颌骨舌面开口,朝下颌骨颊侧延续成舌侧管.舌侧孔的数量一般在1~12个之间,大部分舌侧孔直径都超过1 mm.舌侧孔是下颌骨的重要标志,在舌侧开口并允许神经和血管通过.舌侧管从皮质骨表面开始进入骨内,其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鸿滨 王晶莹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39卷7期 1001-10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及其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3例患者下颌锥形束CT(CBCT)资料,其中男466例、女637例,0~18岁123例、19~40岁603例、41~60岁264例、>60岁11...
【关键词】 下颌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下颌正中舌侧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永静 陈志方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年33卷4期 248-253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下颌舌侧孔(mandibular lingual foramen,MLF)的解剖特点,并为临床操作规避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平 吴晓乐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9年35卷11期 1074-10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对下颌牙列缺失舌侧孔(lingual foramina LF)和舌侧管(lingual canal LC)进行影像学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1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佳诚 吴夏怡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28卷8期 519-5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前牙种植并发口底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预防1例下前牙种植病例的口底血肿发生的处理及效果,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例术前检查发现4个下颌舌侧管,其中有2个直径较大(1.4 mm和1.0 mm)且位于颏棘上方靠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顾永春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8年27卷3期 138-1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显微CT精确测量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弯曲度,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华东地区汉族人154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并进行显微CT扫描,采用Mimics 10.01 (Materialise,Leuven,比利时)对牙齿及根管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燕 聂敏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年17卷1期 28-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和根管数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需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采用X线片观察牙根数目和扩大针探查根管数目.结果:在677个下颌第一磨牙中,2个牙根的发生率为84.9%(575/677),为近中根和远中根,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江松 刘小明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22卷8期 1048-1049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的临床发现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临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306颗,采用髓腔改良入路探查远中舌侧根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06例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的临床肉眼发现率为42.81%,年龄及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瑾 杨建新 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3年8卷1期 30-31,4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舌侧管的发生频率和解剖结构.方法: 检查了23例干燥下颌骨标本,测量了舌侧管的数目、位置、管口直径、长度和走向.结果:所有下颌骨均发现舌侧管的存在,典型的下颌骨舌侧管位于下颌骨中线和前磨牙区,中线处的平均管口直径为0.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鸿滨 钱石兵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3年39卷5期 440-4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下颌前牙区血管神经管网系统的走行,提高对下颌切牙神经及其小分支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观测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三者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的关系.纳入标准:读取矢状截面、冠状截面、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秋子 徐普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年37卷10期 1632-163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CBCT)的下颌舌侧管的三维位置及检出率.方法 搜集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21例,230条下颌舌侧管,对其长度、高度、距唇侧距离、与舌侧骨壁所成角度以及近远中向偏移情况进行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哲 胡艳君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1期 36-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骨颏孔前区颌骨内的重要解剖结构,提出下颌颏孔前区种植相关手术的安全区域.方法:选取104例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观察颏管、下颌切牙管、下颌舌侧管和舌侧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均数和标准差.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嘉威 李向杰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年15卷1期 59-6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及双根管牙的舌根管开口位置和双根管间分叉角度进行研究,为临床中对双根管下颌侧切牙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雪导师:任贵云 河北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的测量和分析,对中国河北地区人群颏孔前区重要解剖结构:下颌切牙管( 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MIC)、下颌舌侧孔(Mandibular Lingu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永静导师:陈志方 安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区域下颌舌侧管及其开口舌侧孔的相关解剖特点,为相关临床手术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选取680例2017年01月~20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心遥导师:张健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研究目的:
下颌管分支是下颌管在到达各牙槽窝之前,自其主干分出的骨性管道。下颌管分支的发现为下牙槽神经阻滞效果欠佳,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牙种植术等涉及磨牙后区的手术出现意外出血、感觉异常等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合理解释。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房雅静导师:杨威 河北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测量下颌垂直位第三磨牙各个测量位点的颊侧、舌侧骨壁厚度,将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并对下颌垂直位第三磨牙按照颊舌侧骨壁厚度的差值进行水平向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晓莉导师:邹德荣 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背景】
下颌双神经管是临床上常被忽略的下颌管变异之一,甚至于现在国内的解剖教材尚未记录此变异的存在。追溯双神经管的发现史,第一例报道于1973[1]年,之后诸多学者对双神经管进行研究。有学者通过组织病理切片发现双神经管的内容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俊导师:武云霞 山西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1)研究下颌切牙的根管类型,并评价唇侧歼髓法和舌侧开髓法对下颌切牙双根管发现率的影响。(2)通过影像学手段来评价唇侧开髓和传统舌侧开髓两种方式对下颌切牙根管器械弯曲程度的影响,以及研究下颌切牙根管路径呈直线时的开髓入口位置,为临床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宇环 武万超 等 《口腔医学》 2023年43卷12期 1096-11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MFM)近中中央根管(MMC)的根管形态和发生率,研究相关髓腔解剖标志与MMC发生率间的关系,为临床牙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 0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计1 785颗MFM符合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艳虹 王本材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4期 518-5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CBCT研究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方法:纳入240例11~70岁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研究其下颌切牙根管构型.结果: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双根管率分别为16.87%和25.83%(P<0.05),且年龄间(10~20、21~30、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蓉 李莉玫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5期 762-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下颌骨特发性骨腔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下颌骨舌侧骨缺损.通常无临床症状,因拍摄X线片发现.因其多位于下颌角区、下颌神经管下方,极少发生在下颌骨前部,特殊的病损位置会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明宇 王晨曦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543-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左下第二磨牙舌侧管管长和倾斜角分别改变时,个性化舌侧矫治近中移动该牙的移动规律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建立左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舌侧矫治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5种工况近中牵引左下第二磨牙:工况一、二、三为舌侧管倾斜角为0°,管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慧颖 张志宏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52卷2期 265-2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神经管在下颌后牙区颌骨内的走行,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65例患者的下颌骨CBCT数据,测量后牙区下颌神经管距离四周骨壁的距离,并对比分析男女之间、左右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丽 黄震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3期 161-1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时,行偏颊或偏舌跨下颌神经管种植术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对160例老年患者下颌骨患者行锥形束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神经管至颊、舌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结果 第一、第二磨牙下颌神经管内缘至舌...
【关键词】 下颌神经;下颌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静 赵丹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1年27卷8期 699-7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I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兴 黄鸿源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4年10卷2期 89-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探讨应用螺旋CT研究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走行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utra多层螺旋扫描仪,对53例要求行下颌牙种植的患者行横断面扫描,通过GE 4.0工作站,在Dentascan软件支持下进行牙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光涛 林智勇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20卷5期 623-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Twin-block 功能矫形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应用Twin-block 功能矫形器治疗7 例具有骨性AngleⅡ类错(牙合)特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少年患者.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侧位片中下颌骨、舌...
【关键词】 功能矫形器;AngleⅡ类错(牙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锐 杨震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3年16卷7期 555-55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咽旁颞下区位于颈面部深层,上达颅底,下至舌骨水平,内侧为咽侧壁,外侧为下颌骨升支、颧弓、腮腺和上颈部;因其位置深,有诸多神经血管通过,给诊断、手术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科1980-2000年收治18例来源于该区和侵及该区肿瘤治疗情况作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王雅欣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26卷3期 175-1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关系.方法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芬 陈林林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26卷7期 464-4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Stafne骨腔的临床表现与生物学特性,减少误诊及过度治疗.方法 对4例典型Stafne骨腔进行随访及临床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分析Stafne骨腔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 Stafne骨腔,又被称为:静止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飞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卷6期 118-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牙槽神经管的走行位置.方法 选取50个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口腔健康受测者,常规拍摄CBCT,测量下颌第三磨牙段、第二磨牙段、第一磨牙段、第二双尖牙段和第一双尖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军 艾毅龙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25卷8期 506-5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扫描对下颌正中管的存在与否、走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三维关系进行评估及测量,为颏下区手术的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CB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测量项目包括Mandibular Icisive 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玮 吾斯曼江·艾尔肯 等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2期 7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观察的牙槽神经管形态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具备下颌后部CBCT扫描数据的患者40例,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自带的软件对颏孔区、前磨牙区、磨牙区下牙槽神经管与牙槽...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牙槽神经管形态;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莉 刑一栋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年2期 108-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骨双下颌管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统计其发生概率,为下颌后牙区种植及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病人200例,征得患者同意登记个人信息并拍摄CBCT。观察患者有无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錡 严洪海 等 《中国医刊》 2015年3期 71-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口腔专用锥形束CT技术探究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相关数据以及其与该区位置的关系,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316例中国人锥形束CT扫描数据,筛选有下颌管磨牙后区神经分支的病例,并对其进行长度、第二磨牙远中根的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魏林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5年32卷12期 2327-23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安阳市无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儿童上气道及舌骨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无OSAHS临床症状的4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外选取150例上下颌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文颢 杨能瑞 等 《解剖学杂志》 2014年37卷1期 75-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下颌管在牙槽吸收及牙槽未吸收情况下的位置,为临床义齿种植及保护下牙槽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下颌骨15例(其中牙槽吸收5例),固定后下颌标本10例,解剖后测量管嵴距、下颌管外侧缘到颊、舌侧骨板的距离,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内的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