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3
- 46
- 5
- 2
- 1
- 1
- 13
- 12
- 6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师晓蕊 张吉昊 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29卷1期 24-29页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测量并比较不同设定角度、不同操作路径下前伸髁导斜度及切导斜度的差别,评价光学感应式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的参数结果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 根据实际招募受试者口内光学扫描及上下颌牙列坐标数据文件,设计制作个性化测量模型及固定装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佳丽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5期 679-6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数字化垫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全程数字化",相比传统垫具有可视化、功能化和规范化等技术优势,其设计方法也可分为依赖实物架和基于全虚拟架进行设计两种主要方法,但也还在患者颌位确定与肌肉功能两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作者结合现有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燕丽 周薇娜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2年38卷2期 186-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记录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和正常人下颌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分析关节盘移位对髁突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双侧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oR)和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R)患者各18例,健康对照(HC)10例.电子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受试者...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髁突运动;电子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家伟 孙强 等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2年5期 187-188页
【摘要】 针对现有下颌骨运动轨迹描记设备价格高昂、设备笨重、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视频处理的下颌骨运动轨迹描记方法.使用两个摄像头录制视频,对特制的咬合标志物图像进行处理,采用 目标跟踪、坐标转换等算法绘制出下颌骨运动轨迹.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绘制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波 姚月玲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6期 805-8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对息止(牙)间隙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30例中老年重度牙齿磨耗患者的息止(牙)间隙,并以8例正常(牙)的息止(牙)间隙作为对照.结果:下颌由姿势位闭合至牙尖交错位,Ⅰ型磨耗患者下颌多向后移,Ⅱ、Ⅲ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松梅 张富强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1年27卷5期 399-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结合动态MRI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突横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朝云 王美青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20卷5期 558-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16 名单侧部分后牙锁(牙合)者,12 名正常(牙合)对照,K6-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试分别以左、右侧重复咀嚼5次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青 胡敏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16卷3期 184-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对咀嚼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14名单侧部分后牙反(牙合)者,12名正常(牙合)对照,K6-I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试分别用左、右侧咀嚼口香糖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①对照组冠状面咀嚼运动呈规则的环形,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宗建 陆家瑜 等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年28卷1期 23-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4DTM Jaw Motion System)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测量计算切导斜度、髁导斜度等相关参数,初步探讨其获得的参数值用于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个别正常 、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佘文珺 谢俊良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1期 22-2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运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计法记录无牙颌颌位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无牙颌志愿患者8名,制作牙合托并利用JT-3D下颌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习惯性开闭口运动轨迹,寻找下颌姿势位点,引导患者运动至该位点矢状位上方2 mm处,咬合记录硅橡胶固定颌位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亚男 方梦如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85-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咀嚼肌表面肌电图(sEMG)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同步记录技术,联合分析正常牙合下颌运动的特性。方法:应用sEMG和MKG同步记录20例正常牙合青年志愿者在牙尖交错位( ICP)、下颌姿势位( MPP)、咀嚼等7种下颌运动...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图(EM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龙丹 俞律峰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36卷3期 68-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运用髁突轨迹描记仪来阐述咀嚼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与咬合垫治疗伴有磨牙症TMD患者的髁突运动轨迹特征.方法 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BTX-A组进行双侧咬肌肌内注射BTX-A,咬合垫组进行咬合垫治疗,对照组进行双侧咬肌肌内...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A(BTX-A);咬合垫;磨牙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梦如 吴亚男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34卷6期 596-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磨牙症患者的清醒状态下颌运动特征.方法:利用肌电图仪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同步记录的方法,观察和分析正常(牙合)组(n=11)与磨牙症组(n=11)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图(sEMG)与下颌运动轨迹.结果:与正常(牙合)组相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波 姚月玲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7期 1028-10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对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30例中老年重度牙齿磨耗患者的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并以8例正常患者的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作为对照,结果:最快开闭口速度轨迹不规则,光滑;Ⅰ、Ⅱ型磨耗最快张闭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利玲 马东洋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20卷4期 370-3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记录单侧后牙反(牙合)者与正常(牙合)者下颌侧向运动时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探讨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侧向运动轨迹的特征,揭示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正常(牙合)15例,单侧后牙反(牙合)7例,应用计算机化的髁突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波 姚月玲 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3卷3期 165-167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对下颌边缘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15例中老年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8例正常(牙合)患者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最大张口运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前伸边缘运动水平位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研 王新木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5期 285-288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下颌开闭口运动的特点,探讨偏颌畸形对下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Sirognathograph,SGG)采集28例偏颌畸形者及41例咬合正常者最大开闭口运动的三维方向时间-位移信号,比较两组受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荣博 导师:陈小冬 大连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使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aideddiagnosisaxiograph,CADIAX)和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曲晓岩 导师:陈小冬 大连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髁突运动轴记录仪(computeraideddiagnosisaxiograph,CADIAX)测量牙列完整,口颌功能正常健康人的前伸髁导斜度,寻找分布规律;比较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髁突运动轴记录仪(compute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碧洁 导师:易新竹 四川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1.研究牙合覆盖型托盘髁突描记的重复性;2.比较功能性托盘与牙合覆盖型托盘髁突描记的异同,从而为髁突描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同时浅探牙合因素对髁道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恒牙列个别正常牙合10例,男性4名,女性6名,平均年龄25.4岁。采用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小欢 丘卫红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25卷2期 125-1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EMA)探讨脑受损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器官的运动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例(构音障碍组)及年龄和性别相似的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对照组).运用F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晓宇 林雪峰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1期 115-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青年人正常(牙合)者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收集青年人正常(牙合)组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组各15人。采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记录实验对象下颌切牙点的咀嚼运动轨迹,分析咀嚼运动轨迹的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 张琪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29期 4341-434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错牙合畸形者牙列牙弓的不协调直接影响着下颌运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超负荷,最终发生病变。目的:测量各类牙合型人群的下颌运动特点。方法:①选取符合实验标准的自愿者33人,平均年龄21.71岁,男性1人,女性32人。分为4组,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兴志 王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9卷4期 526-52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台人群的差异.方法 选择单侧磨牙正锁牙台者18例作为实验组,(牙合)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边缘运动的轨迹.采用S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哲 王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7卷1期 82-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 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 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 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 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 ① 上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向晖 大川周治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3卷1期 89-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上腭托对无牙颌患者连续发[n]音时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1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每一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在不戴上腭托(对照组)和分别戴用3 mm、5 mm的上腭托时,用K7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的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霞 邓锋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14期 1432-1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者的差异.方法 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
【关键词】 髁突运动;正常牙合;安氏Ⅱ1类错(牙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苹 徐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5期 633-6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线性(牙合)总义齿和解剖(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及其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33 例线性(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和30 例解剖(牙合)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包括咀嚼循环的轨迹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静 周力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23卷6期 508-5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定量定性分析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颅面形态的关系.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1例作为试验组,20例恒牙列早期个别正常(牙,合)人作对照组,使用K6-I型下颌运动描记仪描记两组研究...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恒牙列早期;下颌边缘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剑生 石四箴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0卷4期 362-363,3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 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宁宁 赵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21卷5期 369-3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一种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全口义齿患者不正确颌位关系的效果.方法让11例有不良颌位的无牙颌患者戴用笔者制作的一种上颌后牙为瓷人工牙,下颌后牙区似导板的治疗性全口义齿.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戴用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前后颌位的改变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秋菲 陈利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3期 205-2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无牙颌患者总义齿(CD)修复和种植覆盖义齿(IOD)修复后的咀嚼功能的差异.方法:3名无牙颌患者参加此项比较研究.在患者上颌总义齿不更换的条件下,先后进行CD修复和IOD修复,比较其正常使用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下颌运动轨迹和肌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达 唐亮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年23卷2期 84-87页ISTICPKUCA
【摘要】 下颌运动是在牙合、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三维运动,对下颌运动的研究是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进行的.在口腔修复工作中,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用于确定颌位关系、描记咀嚼运动和下颌边缘运动以及研究下颌运动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等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圣钊 谭建国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年8卷12期 760-764页ISTICCSCDCA
【摘要】 正中关系位对全口义齿的修复、咬合重建、(牙合)关系紊乱的检查与治疗、牙体修复、正畸矫治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检查与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传统正中关系位的记录方法包括哥特式弓描记法、吞咽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功能反射法、颏区诱导法、双侧扶持下...
【关键词】 Leaf Gauge;正中关系;咬合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红玲 李雪铃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6期 314-31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正常人及磨牙症患者的边缘运动轨迹和下颌边缘运动特征,探讨磨牙症对边缘运动的可能影响。方法24名磨牙症患者和16名无磨牙症的学生分别为磨牙症组和对照组。用BioEGN描记仪描述研究对象作边缘运动时下颌切点在不同切面的运动轨迹。结果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龙丹 俞律峰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20卷3期 366-3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Ⅱ1)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左侧方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并且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法评价(牙合)垫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正常(牙合)40例(对照组)以及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4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宇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2011年19卷3期 164-1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及相应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方法:选取青少年安氏Ⅱ1及直面型个别正常(牙合)各1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 )记录分析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并且应用改良颞下颌关节闭口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松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年33卷2期 170-17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检验自制功能性托盘能否用于髁突运动研究.选择10例个别正常牙合受试者,男性4名,女性6名,用自制功能性托盘记录髁突运动轨迹,评价运动轨迹及髁导角度.自制功能性托盘可承受下颌弓重量,固位好;轨迹图形平滑对称可重复;左右髁导角度比较无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雪峰 吴夏怡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2期 126-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颞下颌关节音的特点及关节音产生时相应下颌位置,探讨正常关节音产生的机理.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选取26名个别正常青年人,应用BioPAK口颌分析系统(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和BioEGN下颌运动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青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年2卷3期 131-134页ISTICCSCDCA
【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咬合病因至今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介绍了我们关于该病的咬合病因研究成果,包括临床病例咬合分析、动物实验、生物力学分析、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以及咬合治疗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并初步论证了渐进性咬合紊乱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导致颞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