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32
- 3
- 14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丽 《光明中医》 2020年35卷1期 32-33,4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炮制过程中的附子成品的抗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方法 将不同炮制过程制出的炒附片、黑顺片、淡附片以及蒸附片进行试验,对大鼠使用鸡蛋清以及对小鼠使用二甲苯分别观察附子对足肿胀度和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使用环磷酰胺使其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治荣 王耀鹏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8期 46-49,56页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相关指标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京帮"黑豆黄酒"九蒸九晒"炮制何首乌,HPLC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二苯乙烯苷、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随炮制次数增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先降低再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奕博 张浩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12期 2576-258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米泔水制苍术过程中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对苍术药材、生饮片、水制品、米泔水制品和家种苍术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采用直观比较及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苍...
【关键词】 苍术;米泔水制苍术;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颖舒 尹一鸣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40卷4期 46-50,55页
【摘要】 近年来有关何首乌安全性的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炮制是降低何首乌毒性的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开展优选何首乌最佳炮制方法的研究,理清何首乌的古今炮制方法是研究的第一步.本文查阅古今典籍,按照朝代顺序,整理、归纳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历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昊 杜伟锋 等 《中成药》 2013年35卷4期 819-8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些年,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譬如中药不同炮制品之间的鉴别,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及炮制机理的探讨,中药炮制过程控制等方面.本文着重针对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红外光谱应用于中药炮制生产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峰 闫美娟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5期 167-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合格大鼠随机分组后,除空白组外,每只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酵母菌悬液15 mL· kg -;造模1h后,立即给大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灌胃体积0.02 mL·g-1,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钢 吴健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21期 3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品在煎煮过程当中对芍药苷浸出的释放规律.方法:单独煎煮芍药炮制品饮片.HPLC测定煎煮液与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结果:白芍经炮制后其芍药苷含量均下降,焦白芍和白芍炭下降最多.30 min内,焦白芍释放最快,芍药苷煎出量,以生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东利 贾天柱 等 《中成药》 2010年32卷3期 443-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黄柏炮制后盐酸小檗碱转化成小檗红碱的情况.方法: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得到小檗红碱,对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小檗红碱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制黄柏中部分盐酸小檗碱转化为小檗红碱.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鹏 李新中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8年19卷6期 477-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黄及其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大黄在不同方法炮制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及其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韶华 潘五九 等 《中草药》 2004年35卷11期 1230-1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黄连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沁阳 马克坚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0卷5期 93-94页
【摘要】 山豆根的毒性问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颇为棘手.对山豆根毒性的认知,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毒-小毒-有毒”的演变过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山豆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苦参碱毒性大于氧化苦参碱;山豆根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着饮片质量和安全性未能得到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先 张琦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9卷9期 41-42,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修订何首乌质量标准积累数据.方法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采用同一种炮制方法炮制,随着蒸制次数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庆华 杨德强 等 《中医药学报》 2011年39卷5期 69-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测定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及生品中磷脂的含量.方法: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磷脂的含量.结果:磷脂在0.10 ~0.90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1.84%.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波 薛健 《江苏中医药》 2010年42卷6期 77-79页ISTICCA
【摘要】 中药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中药质量和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中药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环境导致的污染、药材本身所引起的污染、生产过程中带入.中药重金属污染状况复杂,在不同的元素、不同的药材品种、不同产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喜 门闯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12期 89-8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所谓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和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又称"炮炙"、"修事"、"修治",炙多指火制,修治多局限指纯净、切制、粉碎等简单的加工整理过程.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和药物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0卷6期 33-3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苦杏仁中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具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易被苦杏仁酶等分解,含量降低,造成药效下降.苦杏仁炮制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苦杏仁酶,使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稳定.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方法和条件炮制的苦杏仁样品贮存前后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高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26期 54-54页
【摘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称为“炮炙”。由于中药材大多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而充分发挥药效。因此,根据不同治疗要求而有了多种炮炙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先 张琦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卷9期 396-397页
【摘要】 目的 为制定何首乌合理的炮制工艺提高依据.方法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本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采用同一种炮制方法炮制,随着蒸制时间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方 谢颖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22卷6期 48-49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所得香附炮制品的品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香附的不同炮制品的主要成分α-香附酮进行比较,探讨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香附不同炮制方法所得炮制品的α-香附酮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建昌帮四制法α-香附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惠玲 叶会呈 《黑龙江医药》 2008年21卷1期 53-55页CA
【摘要】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皆较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中药材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故而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炮制均十分重视.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克锋 汤法银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41卷10期 22-24页
【摘要】 为研究酒制熟地黄炮制工艺过程中梓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机理, 利用HPLC检测酒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梓醇的含量,并利用FT-IR结合变温附件获取梓醇在不同温度点的红外光谱信息.结果表明,酒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梓醇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天予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3卷11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阐明在中药炮制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使用不同的辅料,对生物碱类药物的疗效将有不同影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明确了不同药物在不同的加工炮制条件下产生了一定的性变.结果:发现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和疗效最大化.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飞 《首都医药》 2005年8期 47-48页
【摘要】 中医中药在泰国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传承过程中,难免有一些疏漏,甚至发生以讹传讹的情况.笔者在泰国的实际工作中就发现一些药物应用的差误,尤其以白术等3味更加典型,笔者列举白术等3味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现代研究、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菊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3卷1期 86-86页CA
【摘要】 <篇首>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成熟种子.由于其皮骨质化,且主含成分有树脂、甙糖类等物质,所以该药干燥后极难粉碎,即便是一般炒制品,在制备过程中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粉碎目的.而在药典收载的许多丸剂处方中,如五子衍宗丸等,该药的炮制仅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雁 李军 等 《实验室科学》 2004年4期 56-58页
【摘要】 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针对药材真伪,根据药材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根据处方要求和方药的功能主治,采用药材的不同炮制品;根据药材活性成分,药理作用采用适当的溶媒和提取方法;根据药材质地、性质等选取正交设计的因素水平;根据方剂的君、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万峪 郝婷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1年32卷9期 2184-218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柴胡碱制前后柴胡皂苷含量的变化.方法 以柴胡皂苷c、a、b2、b1和d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双波长法测定生品柴胡和碱柴胡中皂苷含量.结果 柴胡碱制后其SS原生和SS次生的含量相较于生品柴胡均不同程度升高,且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雪莲 郁红礼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23期 4652-46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考察不同巴豆制霜过程对巴豆脂肪油、总蛋白及致肠道毒性的影响,将巴豆生品进行热压去油,冷压去油和淀粉稀释法炮制,得3种巴豆制霜品.小鼠灌胃给药,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考察肠道通透性的变化;采用W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会芳 马永刚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1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毒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量热仪考察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物热活性参数的影响.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四膜虫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顺序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对四膜虫生长的抑制毒性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鑫 李俊松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2年47卷6期 471-4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姜及其炮制品中的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含量的方法,并对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的5种姜辣素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探讨5种化学成分在姜的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Kromasil-C18柱(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村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年26卷8期 1777-17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组分填充模拟炮制方法,探讨大黄饮片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空白饮 片"为载体,填充不同组分进行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饮片的模拟炮制,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不同组分模拟大黄饮片的主成分变化规律.结果: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俊 贾晓斌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年30卷2期 156-1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机制.方法:在查阅中医药古籍的基础上,论述了黄连的炮制历史沿革,总结出了黄连的27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连的27种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理清了黄连的炮制发展过程.结果:通过对黄连炮制品现代研究的文献整理,分析了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晓勇 贾晓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21期 2738-27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炙淫羊藿炮制前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品种、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华 王力生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3期 397-4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芩药材中内源酶在不同温度下降解黄芩苷的活性,减少提取过程中黄芩苷的损失.方法 采用HPLC法检测在不同温度下浸泡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提取液中黄芩苷的量.结果 黄芩药材中内源酶在不同温度下,降解黄芩苷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水温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亮 胡昌江 《中国药学杂志》 2009年44卷10期 766-7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考察炮制前、后补骨脂中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胃肠道吸收参数的变化,研究炮制对补骨脂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进行大鼠在体肠灌注实验.并分别考察高、中、低3个浓度下的药动学参数,以确定浓度对吸收的影响.采用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京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年20卷12期 766-7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探索厚朴(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叶代替厚朴皮入药的可能性和提高厚朴炮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厚朴皮、叶及干皮不同炮制所得的酚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1) 厚朴干皮、枝皮、根皮所含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定芬 高言明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年28卷3期 35-36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测定巫山淫羊藿不同炮制品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淫羊藿药材更加科学地进行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Fe、Zn、Cu、Mn、Li 5种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经过炮制后,不同炮制方法对各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先 张琦 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23期 48-49页MEDLINE
【摘要】 目的:探讨炮制时间与制首乌内在质量的关系.方法: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本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采用同一种炮制方法炮制,随着蒸制时间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