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7
- 31
- 10
- 215
- 54
- 7
- 2
- 1
- 52
- 43
- 42
- 39
- 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邹箴蕾 吴启南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年19卷2期 45-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含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测定不同采收时间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采收时间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6、7、8月三个不同采收时间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含量分别为0.59%、0.78%、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华 朱华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22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桂郁金中多糖的含量,为桂郁金的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粗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法.结果:不同采收期(11月4日-12月16日)中郁金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26%、4.65%、0.81%、1.67%、6.45%.结论: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昕 史鑫波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30卷11期 132-1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对不同采收时间的野生与野生抚育酸枣各部位(叶、果肉、种仁)化学成分含量积累差异进行研究,为野生抚育酸枣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PLC-DAD/ELSD串联检测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野生和野生抚育的酸枣叶、酸枣果肉及酸枣仁中斯皮诺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奇涛 杨慧辛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12期 2555-25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采收期牛膝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牛膝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不同采收时间牛膝中的有机化学成分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朝耕 李佳兴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5期 1989-1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中石斛酚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生长期浙产铁皮石斛石斛酚、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从次生代谢物角度为浙产铁皮石斛采收期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2.1mm×100m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淑萍 崔治家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7卷4期 14-17页
【摘要】 目的 监测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枸杞多糖的含量,并研究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设立固定样品产地,连续监测2个种植生产年度采收周期内的枸杞子样品,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采收时间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启菲 邵亭亭 等 《食品与药品》 2025年27卷4期 后插30-后插39,封3页ISTICCA
【摘要】 杜仲为我国特有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杜仲功能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苯丙素、环烯醚萜类、多糖类及黄酮类等,具有降血压、抗菌、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但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时间提取的杜仲有效成分有所差异,目前杜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娜 何琦 等 《天津中医药》 2025年42卷9期 1168-1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以中国甘草道地产区杭锦旗、赤峰和会宁3个野生种质甘草引种于天津为研究内容,于1年生长期内每隔15 d采收1次样品,对所含8种主要功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系统考察3个产地不同种质甘草不同采收期药材中活性成分合成累积规律及特点,筛选优良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杨洪学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7期 30-33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的两大重要支柱,医和药,医则其道,药则其术.文章论述了祝之友教授的中医同药异效观点并分享其用药经验:特殊剂量、特殊调配、特殊配伍,均对疗效产生重要影响;中药临床效用表现精细且多变,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疗效不同;同基原同部位不同采收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姣 高湘婷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7期 1203-12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 144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鱼腥草根部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的定量分析,阐明其特征,为中药印迹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集全国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取根部挥发油,通过GC-MS法获得指纹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苗 陈红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0期 31-35页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竹叶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含量的UPLC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不同产地淡竹叶药材中荭草苷和异荭草苷含量.方法:淡竹叶经70%甲醇超声处理后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 150mm,1.6 μ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蛟 李军 等 《食品与药品》 2023年25卷1期 76-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山东菏泽产丹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药典标准.方法 选取山东菏泽不同采收时间的丹参药材,利用HPLC测定药材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含量,同时与山东滨州、东营、莱芜,四川中江和陕西宝鸡等产地的丹参进行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言颜 熊维政 等 《医药导报》 2022年41卷9期 1354-135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考察河南秋种颠茄草不同采收时间及不同部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并将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莨菪内酯2种特征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英茹 李媛媛 等 《中国药房》 2022年33卷12期 1442-14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测定不同干燥方式及采收时间白子菜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以确定其最优干燥方式及采收时间.方法 分别制备不同干燥方式[阴干、晒干、烘干(60、70、80℃)、微波干燥、冷冻干燥]和不同采收时间(3~10月)白子菜叶样品,采用热浸法测定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志海 何书成 等 《中国酿造》 2023年42卷9期 223-229页
【摘要】 该研究采用智能感官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对不同采收时间(8月、9月、10月)及贵州产地(关岭、罗甸、贞丰)火龙果的发酵酒香气和滋味特征进行研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HS-SPME-GC-MS)联用仪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鑫 陈垣 等 《草原与草坪》 2023年43卷5期 67-74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采收期对党参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长年限(2年生、3年生、4年生)与不同采收时间(从9月10日每隔15 d采挖1次,共采挖5次)采收的党参为材料,测定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药材外观性状均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荣 邱炼 等 《农技服务》 2023年40卷10期 46-52页
【摘要】 为淫羊藿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对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不同种苗(分株苗、根茎苗、实生苗)移栽,采用称重法测定叶片鲜重和干重、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HPLC法测定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颖 徐鑫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24卷12期 2383-239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测定并比较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不同品种来源枸杞子中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为枸杞子质量评价和适宜药用或食用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及雷氏铵盐法分别测定枸杞子样品中的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并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琳琳 李金玲 等 《特产研究》 2022年44卷3期 101-105,117页
【摘要】 本文以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野生草珊瑚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7-12月6个不同采收期野生草珊瑚地上茎叶两个部位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4种有效成分含量,研究不同采收期对草珊瑚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最佳采收期和提高草珊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立思 侯娅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1期 99-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采收时间江苏地产太子参代谢产物的动态积累变化.方法 采用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定,结合Mass数据等对总离子流图主要分子离子峰进行归属,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HPLC法测定太子...
【关键词】 太子参;UPLC-Triple TOF-MS/MS;代谢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元 康利平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3期 410-4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不同采集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含量和主要成分及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湖北蕲春2014年种植的艾叶为对象,选择端午节前后的1个月左右(5月8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慧娟 王永香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8期 1393-14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江西省樟树县GAP基地不同采收时间栀子药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Ⅰ、京尼平苷酸、绿原酸、隐绿原酸6种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及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变化规律,为江西省樟树县GAP基地栀子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强 张峥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年6期 683-6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银杏(Ginkgo biloba)叶萜类内酯含量和光合同化作用的关系,对其内酯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银杏叶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含量有显著差异,总体上,5月份含量较低,此后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高峰,然后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立思 傅兴圣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2期 175-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产区、地域及采收时间太子参中环肽A(HA)、B(HB)含量变化,为探索太子参药材品质形成过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太子参中HA、HB含量.结果 不同产区、同一产区不同地域及不同采收时间太子参中HA、HB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军辉 樊蓉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1期 66-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紫苏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SGC/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间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其中10种主要活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 初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丽 周玉碧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7期 910-9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间(5、6、7、8和9月)栽培宽叶羌活药材中的挥发油,测定其含量;通过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栽培宽叶羌活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红 杨娟 等 《中成药》 2011年33卷4期 549-5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市透骨香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为220 nm;分析时间53 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乐 宋建平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7卷2期 165-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地耳草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地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地耳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其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谈献和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4期 274-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2%冰醋酸水溶液(88: 12);检测波长:21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婵 宋建平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3期 212-215,插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罗布麻叶无机元素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微波消解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罗布麻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了23种无机元素,不同生长期罗布麻叶中无机元素积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敏 林淑芳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年14卷8期 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应用桑叶、茶叶、枸杞叶提取多糖及开发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样品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的桑叶及不同时间采集的枸杞叶其多糖含量有所差异,不同产地绿茶茶叶的多糖含量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欣 雷培海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4期 313-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吴茱萸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君彦 张晓昱 等 《医药导报》 2008年27卷5期 494-4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炮制方法的木瓜药材中等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为木瓜的规范化种植与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咖啡酸、绿原酸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分析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C18(Kromasil C18,10 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孔媛 王文全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11期 1732-17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季节对美花石斛药材多糖的影响,为确定美花石斛药材的最佳产地和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美花石斛药材的多糖量,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美花石斛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建国 万进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27卷4期 439-4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荷叶中槲皮素和荷叶碱的含量分析方法,考察不同品种、产地以及采收时间对于荷叶中槲皮素及荷叶碱的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湖北境内3个品种和5个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的荷叶中荷叶碱、槲皮素两类有效成分的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君彦 张晓昱 等 《中国药房》 2007年18卷12期 912-9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木瓜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咖啡酸、绿原酸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存放时间的11批木瓜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比较.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彤 段金廒 等 《中药材》 2006年29卷9期 888-89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薄荷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苏薄荷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其中主要的黄酮苷元(香叶木素)和黄酮苷(蒙花苷)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生长期苏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积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波 刘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6年31卷11期 882-883,8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泽兰中咖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的14个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用30%乙醇超声提取样品,采用HypersilODS2(4.6mm×250mm,5μm)分析柱,乙腈-0.2%磷酸溶液(11:89)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程远 张浩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3期 447-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为活血化瘀常用中药.川芎在中医中应用较广,在中成药制剂中也有广泛使用.川芎所含的成分较为复杂,有极性差异很大的各类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宇 谢培山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8卷4期 64-67,1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西方食品增补剂禁用麻黄后化学结构与麻黄碱相似的辛弗林(synephrine)又备受关注.本文从含量测定的角度,建立了辛弗林含量测定方法.分析了枳实、枳壳、青皮和陈皮药材共95份样品中辛弗林的含量分布情况,并采用该方法考察了新会、长沙和自贡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