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0
- 13
- 5
- 3
- 2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童慧玲 卞家骏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5年25卷2期 266-2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及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246例T2DM患者(T...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松 刘轩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35卷5期 79-81页
【摘要】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的理想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25%~50%的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红 郑献召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44卷19期 4616-46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结合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心绞痛患者中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单支临界病变(血管直径狭窄50%~70%)的患者24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银孟卓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25卷1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情况分组,斑块组50例,非斑块组50例,斑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光友 《健康之路》 2013年12卷5期 423-424页
【摘要】 目的:探究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资料.结果:低回声斑块7例,强回声斑块15例,混合回声斑块13例.颈动脉粥样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茜 导师:陈步星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主要的健康杀手。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颈动脉作为连接心脑的重要通道,其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较狭窄更危险的因素。有研究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敏 导师:赵含森 首都医科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背景
早发冠心病(prematurecoronaryarterydisease,PCAD)预后差、寿命短、劳动力丧失严重、生存质量差以及医疗费用高。目前,对于PCAD的研究尚不多,其中医证候及中医治疗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早发不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关良劲 导师:刘金来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心血管(硕士) 2003年
【摘要】 通过测定ACS患者、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hs-CRP、MMP-9、TIMP-1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占玲 导师: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观察U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水平,比较UAP与SAP患者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NF-κB水平的变化.探讨循环系统NF-κB的激活在UAP发病中的作用.结论:UAP患者外周循环血液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较之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天文 朱浩彦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5卷6期 681-687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铜死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相关的特征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数据集GSE163154、GSE41571、GSE43292.合并三个数据集,根据收集到的铜死亡相关基因(CRGs)对...
【关键词】 铜死亡;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因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浩明 徐承义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40卷4期 346-350页ISTICCA
【摘要】 69岁女性患者因胸痛7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胆囊结石病史.半年前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于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2枚,前降支因钙化严重拟择期处理.此次入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体外肺膜氧合系统辅助下行复杂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前降支钙...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玉 王南丁 等 《心脏杂志》 2023年35卷2期 208-212页ISTIC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是斑块不稳定性及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贯穿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的全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艳转 王宏伟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37卷11期 1040-10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斑块不稳定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入组心内科或急诊科就诊的患者80例,年龄47~91岁,分为ACS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及非ACS组40例(男18例,女22例),通过免疫抗体法滴定血浆中脂肪细胞...
【关键词】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国际 杨然 等 《北京中医药》 2017年36卷1期 82-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络风宁1号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日1次;匹伐他汀钙片2 mg口服,每晚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坤 唐强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4年4期 374-376页ISTICCA
【摘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的基础上,继发完全或不完全血栓形成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韶雅 导师:李敬伟 南京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应用3.0T 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椎-基底动脉血管壁影像学特点,并进一步分析VBD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屠小令 导师:赵伟秦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背景: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复杂,以往认为只有脑动脉重度狭窄者容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现一些轻、中度狭窄患者也会发生严重脑血管病,究其原因可能与易损斑块的破裂有关。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志物对脑血管病的防治及早...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桂玲 导师:曲松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按照实验纳入标准选择哈尔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毅 导师:毕胜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和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在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