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2
- 24
- 1
- 1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红阳 《江苏中医药》 2007年39卷2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医美容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中医学与医学美学相结合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由于人们的审美内容和审美价值受所处时代、地域、教育、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人体审美评价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传浩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4期 511-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方剂学中的美学意象.方法:依据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和原则,采用逻辑总结、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方剂学中所体现的传统美学意象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方剂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的观念,如结构秩序之美、刚柔动静之美、齐整之美、物象之关等.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诗慧 《湘南学院学报》 2025年46卷3期 57-60,66页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气"的概念被诸子百家广泛使用,以"气"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征.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对"气"在人的生命现象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的美学思想以"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的"气命说"为特色.中医学的理论方法和诊疗方式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樱 《中医药文化》 2025年20卷2期 156-162页
【摘要】 从中医五行学说的视域探讨美学,通过系统阐释五行学说与中医美学的内在关联,提出"整体和谐的健康美""动态平衡的科学美""怡情质朴的自然美""道艺合一的人文美"的中医美学独特的审美范式,揭示中医美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哲学基础、理性主义与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宁 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大会 2005年
【摘要】 美容中医科学是美容医学的又一主干学科.本文阐述了美容中医科学的概念,讨论了美容中医科学的研究和实施范围,提出了美容中医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红阳 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大会 2005年
【摘要】 中医美容近年来异常迅猛发展,但由于美容医生缺乏美学知识和修养,给患者留下不少审美遗憾或医疗纠纷.本文对传统美学思想蕴含的人体审美观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传统医学美学思想对中医美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琦琦 官静微 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3期 126-128,封3页ISTIC
【摘要】 中医四字格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是中医用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形式.在中医翻译实践中,如何达到信息概念转换与文化意义传达的准确性对译者而言颇具挑战.本研究从《中医药学名词》《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及《WHO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中选取阴阳五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特 张宗明 等 《医学与哲学》 2015年36卷19期 85-88页ISTICPKU
【摘要】 "巫"是中国音乐与中医共同的文化滥觞,也是中医音乐疗法的起点.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医具有相同的传统文化基因,中医用阴阳变化解释动态平衡的生命运动,音乐亦是一种有机的生命运动,古代音乐思想认为音乐的自我调节性能促使阴阳平衡,有益人体健康,这就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阳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1期 102-104页ISTICPKUCA
【摘要】 阐述了构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实性,认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不仅能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而且中医传统人体关学理论的介入和应用,还可以促使中医美容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宁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7期 1068-1070页ISTICCA
【摘要】 中医文化和中国茶文化都受到中国哲学中天人相应观、天人合一观、道法自然等的影响.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文化的理论背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密切联系,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霞 李红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18卷8期 2031-2032页PKUCSCDCA
【摘要】 传统医学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章试从医学人体美学、医学人体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医学治疗等方面浅谈传统医学美学的研究.提示中医美学内容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与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素芹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10期 1979-1979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传统美容药主要以植物药为主,包括动物、矿物药及部分加工品,它系用传统康复医学观点表述其特性,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中华传统美学理论为指导来研究传统中草药在美容方面的使用.我国是最早运用传统药物美容的国家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婵茹 《健康向导》 2019年25卷5期 54-55页
【摘要】 美容中医学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的中医学和中医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疗法自然,疗效持久,除了中药以外,还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药膳、心身调节等.今天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医抗衰老.衰老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娟 黄昕红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期 162-164页ISTICCA
【摘要】 中医美容属于医学美容范畴,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采用中药外用护肤,单、复方剂内调,针灸、按摩等经络调养,膳食调养等中医药美容技术及手段对人形体、容貌进行美化和修饰,以达到形神健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丽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10期 792-793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起,始有学者研究并提出医学美学的概念.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医学审美、心理诊断技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维护、修护与重塑人体形神美为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志晖 陈曙 《北京中医药》 2008年27卷3期 232-235页ISTIC
【摘要】 中医美容学的教学内容,一是要介绍中医美容学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激发学生对中医美容学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整理、继承和发掘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提供线索;二是要说明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是中医美容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深入学习美学理论不仅有利于培养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玉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16卷4期 548-5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医美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损容性疾病的防治和损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驻颜、维护和创塑人体形神美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绝大部分损容性疾病都是皮肤病,而各种美容保健的目的又大多是针对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金亮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5卷3期 132-136页ISTICCA
【摘要】 重点讨论对和法名方的剖析和理解.分别介绍了外感和法名方小柴胡汤、桂枝汤、蒿芩清胆汤、藿朴夏苓汤、俞氏柴胡达原饮以及内伤和法名方逍遥散、左金丸、小陷胸汤、苓桂术甘汤等9首方剂的适应症、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分析、当代发挥以及笔者的临证体会.其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金亮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5卷4期 197-199页ISTICCA
【摘要】 重点讨论对和法名方的剖析和理解.分别介绍了外感和法名方小柴胡汤、桂枝汤、蒿芩清胆汤、藿朴夏苓汤、俞氏柴胡达原饮以及内伤和法名方逍遥散、左金丸、小陷胸汤、苓桂术甘汤等9首方剂的适应症、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分析、当代发挥以及笔者的临证体会.其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3期 321-323页
【摘要】 中医体系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中医的整体思想是中医理念的精髓,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外貌美、形体美以及对亚健康的调摄,中医美容在这几个领域均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源于中医五脏与美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从中医五脏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舒婷 《海外英语(上)》 2016年5期 3-4页
【摘要】 中医古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具有音韵美、修辞美、简洁美以及文化美的美学特点.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语际交换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美学特点的流失.该文从翻译美学的发展入手,探讨中医语言的美学特点以及翻译时的美流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树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42-49页
【摘要】 所谓的“中医”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使用各种欧洲语言写就了数量庞大的二手文献,用以呈现和提倡中医的思想,使得它成为西方人解释疾患和疾病的替代选择。西方世界的某些价值观决定了中医在西方能否被接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同时,近年来西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冉 赵雪丽 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75-77页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不仅使中国越来越需要外来文化的启迪,而且也使世界日益需要中国文化的充实[1]。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25卷6期 87-88页
【摘要】 无锡市中医医院新址在建筑设计中,十分注重中医药环境文化建设,确立了系统构建环境文化建设的主导理念,将现代建筑美学与中医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楼宇形象、标识系统、户外环境文化系统、室内公共环境系统、中医博物馆系统等环节的精心打造,全方位展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燕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36卷9期 22-24页
【摘要】 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中医理论交融其中,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注重从身体、心理、情感及与自然万物的关联中研究生命美感.中医美学所追求的气韵生动之美、天人合一之美、形与神俱之美、阴阳五行之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中扬 方亚雯 等 《中国医疗美容》 2013年4期 83-84,95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的意识逐渐强烈。现代社会不仅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故很多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时间的压力积累不仅会导致许多身体不适,也会出现很多美容方面的疾病,故医学美容快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艺 于红 等 《中医教育》 2012年31卷6期 81-82页
【摘要】 中医药专业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科学,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思维模式、辨证论证等许多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美学思想,在中医药专业的许多方面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因此,加强美学教育对进一步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宇 李彦知 等 《光明中医》 2011年26卷7期 1502-1504页
【摘要】 <篇首>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起,始有学者研究并提出医学美学(MedicalAesthetics)的概念.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医学审美、心理诊断技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传浩 曹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年19卷4期 341-342页
【摘要】 方剂学作为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学意象创造.其意象包括如结构秩序之美、刚柔动静之美、齐整之美等方面.研究方剂学的美学意象,对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方剂,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瀚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12期 128-129页
【摘要】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展,文章从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出发,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 李文刚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28卷2期 6-8页
【摘要】 从探讨中华传统养生思想及其哲学基础入手,阐释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而探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养生哲学的内容异常丰富,且有不同的思想派别之分,以儒、道、佛、医家为代表的中国养生哲学,奠定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男 陶荣 《新疆中医药》 2010年28卷5期 91-92页
【摘要】 <篇首> 中医美容学是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结缘的一门以人体健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就是中医学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美学都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具有共同的思想、文化渊源,二者水乳交融的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中国文化哲学层面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6卷11期 1312-1314页
【摘要】 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关系,在中医药院校的传统音乐课程不仅是普通的人文艺术类通选课程,而更应该着眼于传统音乐与传统医学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大视野下审视中国传统音乐,追根溯源传统音乐与传统医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新亮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25卷2期 6-7页
【摘要】 <篇首>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是古人应用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并以此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的观察方法及认识论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受着哲学和传统的文化思想影响.很多地方与传统美学(如诗歌、书画等)有相似之处,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洋 刘东亮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39卷6期 102-106页
【摘要】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延伸发展,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形成地域特色的设计和展示,对于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和助推中医药文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湘绣"文创产品是利用中药材的独特外形,选取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和"湘九味"中药材,提取传统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 郭勇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28卷5期 1073-10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经典素有尊阳、衡通思想,该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一(易)脉相承的,是中医的灵魂,亦是与现代医学融通的基础;试阐述道塞致偏、偏致道塞的双向转化病理模型,及以偏制偏、以塞制塞、偏塞互制的治疗策略,并初步探讨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铁生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7年2期 34-36页
【摘要】 <篇首> 中国传统武术是集古代儒释道三家哲理、道德学、中医学、技击、军事学、美学、物理学、力学和人体科学为一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文化、养生文化.八卦掌身心兼修,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不分贫富,是武术苑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卓越的品质得到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