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8
- 1
- 27
- 6
- 1
- 1
- 8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仁寿 薛昊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5卷5期 315-324页
【摘要】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70年来经历了初创期(1954-1958)、成熟期(1959-1977)、发展期(1978-1999)和提升期(2000年至今)4个历史阶段.在一代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完成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 刘祺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3年37卷1期 113-115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解决男科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临床学科[1].中医男科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古老体现在自三千年前,便有有关男科疾病的论述散在见于中医各临床学科典籍之中.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辰 李永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5期 183-186页
【摘要】 全系教师抓住院系改革的契机,坚定走文、史、医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之路;"十三五"时期,全系论文数、课题数、经费总额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28%、371%、432%;实现了 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医古文、医史各家学说、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4卷2期 7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学科内涵的深化、服务对象的延伸、新型技术的运用、成果呈现的形式等进行了论证.对学科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发展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娟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10卷2期 19-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文献"二字最早见于<论语>,现代学者认为"凡是人类用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的知识、资料经系统整理的"都叫做"文献".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研究中医学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东行 施杞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13卷10期 748-750页ISTICCSCDCA
【摘要】 对2002~2007年间中医骨伤科学说和学派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中医骨伤科的起源与学派分类,对先秦、汉代、晋唐、宋金元、明清、近代的中医骨伤科学说学派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菲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由中医文献学、中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整合而成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是包含文献学、历史学与哲学、汉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属于中医药学中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整理文献、弘扬学术,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是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健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根据任应秋教授著述、论文等文献材料,概括任老在中医医史文献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为:提示中国医学史研究方向,创立中医各家学说,奠定医古文学科基础,开创文献学研究先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晓霞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当前,高等教育日益转向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作为一门融合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学科,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医史文献学科主要从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晓霞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2011年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作为一门融合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的学科,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医史文献学科主要从医学和社会人文学方向阐述中医学术特点和历史成就,其教学和研究内容,注重提高研究中医文献的水平和整理古医籍的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殷平善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中国医药学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谱写了光辉篇章。中医药文献汗牛充栋,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伟大宝库。建国后,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却未能得到同步发展,甚至出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文铸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文明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以千万计的历史文献,中医文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医史文献学是以中医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古老而又年青,近年来发展迅速。本研究报告回顾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渡华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社会、知识,实践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三个方面机遇:认为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璐导师:段逸山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博士) 2004年
【摘要】 中医药抄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历代医家诸多精辟的理论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是古代医家留给我们的珍贵医学遗产.但这部分重要文化遗产,一直乏人问津,从未有人加以系统整理研究.该课题是对此领域的一次探索性研究.首先通过整体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春波 第七届全国中医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作为中医药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是在对中医学史研究、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发展建立起来的.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自布点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各大中医药院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学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云梦 李应存 等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23期 4353-4355页
【摘要】 李应存教授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扁鹊医学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李老师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对敦煌出土的医学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建忠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3期 78-80,封3页ISTICPKU
【摘要】 日用类书自南宋末年诞生伊始就收录有医学文献,并伴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出风貌迥异的文献特征.通过历史性与共时性两个视角,梳理总结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三个历史特点:内容类型两极化、医学知识实用化及资料来源时效化.日用类书涉医文献作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安 孟月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58卷1期 4-6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髓"在人类进化史、文明史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典籍中存在着一定量"髓"的相关记载,但相对较为零散、难成体系.文章从"髓"的本义考出发,初步界定了"髓系",继而全面占有以《内经》《难经》为中心的文献记述,综合运用训诂学、文献学、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安 孟月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1期 4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基于文献学、历史学、考据学、中医针灸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处于中医史第二次总结期的唐代孙思邈之灸疗学术进行了系统考证,探析了相应成就.考察了孙思邈对唐以前医家灸疗经验的集录与保存,及其对灸疗在中医药体系中地位的刍议.梳理、重构、呈现了孙思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健 严季澜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2期 80-8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治学尤其重视医史文献.通过收集整理任应秋教授著述、论文等文献材料,总结概括任老在中医医史文献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为:创立中医各家学说,奠定医古文学科基础,提示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及探索中国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健 严季澜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2期 77-80,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剂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中专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剂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存各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为素材,并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就方剂学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讨.中医医史文献学作为一门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祥 《针刺研究》 2008年33卷4期 2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王雪苔针灸论集<雪苔针论>于2008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王雪苔研究员,白1948年从事中医研究以来,在针灸学、中医文献学、中国医学史等学科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针灸学领域,其研究工作更是包括了临床研究、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1卷2期 75-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学术目标是继承挖掘,整理提高.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决定了本学科外延的广泛复杂性,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多样性.在宽广的研究领域,以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文献信息复合型人才,揭示中医药学术规律,发展中医药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宝宏 顾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5期 369-372页ISTIC
【摘要】 [目的]厘清《薛氏济阴万金书》以气血为纲认识闭经的主线,整理发掘其阐述闭经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遵循“集成”、“归真”、“纳新”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学与中医理论研究等方法,一方面遵循《薛氏济阴万金书》作者的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郜峦 陆翔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1卷1期 104-107页
【摘要】 在中医院校培养计划教学课程设置中,中医医史文献类课程包括《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药信息检索》等多门课程,在中医本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3卷12期 15-16页ISTICCA
【摘要】 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是构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四门主干课程,其内容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4种:社会调查法、专题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情景融入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悦娅 楼绍来 《中医药通报》 2009年8卷1期 32-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余瀛鳌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同时又是享誉京城的临床大家.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是我国中医临床文献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仁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23卷3期 12-15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目前存在内涵过大,外延不明确;各亚学科相互游离,整合牵强;人才缺乏,基础不扎实;课题数少,缺少标志性成果等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在学科建设中应当规范学科内涵,明确研究目标;发挥各自优势,强调特色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如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23卷3期 16-20页ISTICCA
【摘要】 出土医学文献包括涉医甲骨、金石、简牍、缣帛、敦煌西域医学卷子、黑水城医学册叶等.这些文献具有时间跨度长,载体种类多,内容涉及广,学术价值大,阅读研究难等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可探寻传世古医籍源头,梳理中医经典脉络;发掘古代医学的成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楠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35卷5期 前插1页
【摘要】 中医文献乃祖国医学之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献作为一门学科的设立,大概可以溯至孔子时代.孔门有“四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主要指古代历史文化典籍研究,更接近今天的“文献”含义.自古以来,祖国医学传统的思想风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代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9卷5期 335-338页ISTIC
【摘要】 认为中医文献是完善中医教材的源泉、临床证治的基础、中医科研的前提,是医史、各家学说和医古文研究的主要素材.中医文献学是中医各科的基础,是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关键和创立现代中医学的桥梁.鉴于中医文献和文献学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在中医院校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群 万幸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18卷1期 74-75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已经确立为中医学科的二级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不仅要描述相关知识的演进脉络,更应以提高中医界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中医理论发展方向把握的能力为己任.为中医理论研究建立起视点高远的平台,给研究者一个观察的制高点,让丰厚的医史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9卷3期 105-107页
【摘要】 《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这是一门中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旁涉文献学、考古学、人类学、哲学、宗教学、地理学及天文气象学等诸多学科,兼具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及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玉瑞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1期 1-4页
【摘要】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价值虽有争议,但现代中医学界对五行学说仍然十分关注,对五行学说从哲学、历史学、文献学、发生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等)、认知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健 李德杏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21期 10-12页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在学科设置、教学规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系统梳理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科特色及课程间联系,对于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出了一些个人想法,重点从教学进阶、教研结合与实践教学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东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4卷4期 前插1页
【摘要】 当今中医界烈火烹油般火热的背后,文化传承的根基却日渐消减.唯有走进古典文献的世界,才能得以在浮躁的繁华之外,领略一片静心养气的清凉洞天.山巍峨兮云舒卷,鬓颁白兮岁短长;不见白驹乘隙过,只缘青灯伴黄卷!我从事中医文献工作三十多年,至今仍担任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贵松 苗地 《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28卷12期 87-90页
【摘要】 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秋莉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5年7期 65-66页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医心理学工作逐步深入,在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中医心理学专业术语缺乏统一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的建立与健康发展。2009年4月正式启动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的制订”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沈燕 宋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1期 195-196页
【摘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时将中医“各家学说”并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来,报考各家研究生的学生剧减,对其就业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各家学说这门中医类专业的后期理论、临床提高课程,在定其学科归属时应充分重视其学术使命、学科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非 尹改珍 《新疆中医药》 2013年31卷1期 47-48页
【摘要】 在党中央制定政策,倡导全国各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之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发展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改革进入到关键时期,为我国经济建设成功转型升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推动国家实力全面提升的大战略中的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