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0
- 4
- 115
- 24
- 6
- 5
- 4
- 32
- 8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燕平 展俊平 等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5期 427-4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连续大规模爆发于世界各地,造成死亡人数快速上升,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不可预知性、人兽共患性及传播迅速等特点导致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医学在传染病实践方面有久远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飞 董燕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3期 199-204页ISTIC
【摘要】 梳理近40年中医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的发展脉络,包括早期医疗队、私人中医诊所和官方研究机构;介绍阿联酋对中医及针灸的立法管理,包括行医资格考试、注册要求等;分析中医药发展现状,包括执业医师及诊所、患者组成、费用及医保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祎晨 邵沁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4期 312-315页ISTIC
【摘要】 中国与西班牙王国(以下简称"西班牙")交流历史悠久。近年来,西班牙接受中药、针灸疗法的人逐渐增多。但目前当地政府还尚未认可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其对针灸持观望和默许态度,前景尚不明确。可通过从西班牙卫生体系渗透、以中医保险为突破口、建立中医药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霞 陈红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7期 673-676页ISTIC
【摘要】 从古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医药交流互动频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中医药典籍是各国进行中医学交流的重要桥梁与核心载体.本文通过梳理目前中医药典籍研究的成果及不足,探求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祎晨 王乘御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1期 5-7页ISTIC
【摘要】 中国与斯里兰卡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两国自贸区谈判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斯里兰卡具良好前景.目前相关政策有待放开、法律有待完善,通过借力自贸区谈判、中医中心携手孔子学院、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及开辟医疗旅游路线等方式,可推动中医药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雪斐 陈佳乐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2期 107-110页ISTIC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项目细化推进过程中,俄罗斯中医药行业蓬勃发展.针灸推拿疗法在俄罗斯已有较高认可度,但中药产品的大众认可度仍需进一步探索与推动.俄罗斯的经济目前仍处在恢复期,此阶段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良好的前景.中医药服务贸易在俄罗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军 李宗友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9卷3期 197-200页ISTIC
【摘要】 本文从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的贡献、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引导人们客观公正的认识中医药,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岩 宋桂华 等 《中医学报》 2016年31卷8期 1106-1108页ISTICCA
【摘要】 肾系内伤基础上的小儿感冒,往往发病或急或缓,病程可明显延长,临床症状缠绵难愈,这与肾脏疾病基础的患儿往往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气、血、精、阴、阳的亏损有关,一但感受外邪,往往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外感病与肾系疾病的临床特征可同时出现,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京芳 朱建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8期 673-675页ISTIC
【摘要】 作为中医药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主体,政府组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相关的政府组织及其功能进行界定后,分析了近30年政府组织的中医药对外交流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管理学中SWOT理论模型,探讨政府行为的原因所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观州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1期 35-36,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河南新密历史上在中医药文化发源和发展中的地位.方法:从新密地区的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入手,分析伏羲时期、神农氏时期、轩辕黄帝时期新密地区的文化发展对岐黄中医药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河南新密地区考古发掘和古籍记栽证实上自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明 邝幸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21卷5期 329-331页ISTICCA
【摘要】 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的背景、办刊的特点和办刊的成效,体会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年来办刊一直坚持的三个重要定位--中医特色、学术前沿性和编辑规范性,正是该刊遵循办刊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该刊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能,扩...
【关键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历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柳骥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9期 450-4521页
【摘要】 在传统社会,为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可谓典型的全才、通才;现代社会,自从按照西方的办学模式建立了中医院校并且仿照西医的课程体系进行授课之后,中医院校育人模式的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通识教育的引入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哲 鲁兆麟 《中华医史杂志》 2007年37卷4期 218-221页MEDLINE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中医药界的努力和党中央的关怀下,中医药法规建设不断发展.总体上看,我国中医药法规建设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不少教训.对于建国后中医院法规历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如青 《中华医史杂志》 2004年34卷4期 195-198页MEDLINE
【摘要】 在探讨<永乐大典>编纂、播迁、重印简史,并对<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中的医药、医史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并作分析研究中,发现其中引录了10余种宋、金、元医药文献及零散的医学史料.这些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是:可作现存医药文献的校勘依据;可作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德明 《中华医史杂志》 2017年47卷3期 191-192页MEDLINE
【摘要】 2016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任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朱建平研究员任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序的《百年中医史》(上下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中医近现代史巨著及集大成者,亦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宿佩勇 导师:林楠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5年
【摘要】 古代疫病是古代传染性疾病的总称,在人类与疾病斗争历史上,传染性疾病占有重要一席.古代疫病文献资料是自然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这些宝贵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将加深对中医理论认识,对当今防疫减灾工作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文以流行病学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淑美 导师:陈贻庭 刘德荣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5年
【摘要】 中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历代医家对此病的认识有所不同.总体上以金元时期为分水岭,金元以前的医家注重"外风",到了金元时期开始认识到"内风"的重要性,但以实证为主.明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卫玲 导师: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5年
【摘要】 医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活动和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深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明代妇产科学的发展就具有这种特点. 该文通过收集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凌空 导师:肖林榕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5年
【摘要】 消化道脾胃湿热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的慢性反复性病变,发病呈世界趋势,并且逐年增加.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多以抗炎消菌药缓解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大.虽然国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防治途径.本病多见于...
【关键词】 脾胃湿热/中医药疗法 ; 脾胃湿热/历史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保延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期 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灸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201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在 183 个国家得到了应用,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医学.中国针灸已经成为世界针灸.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美 廖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12期 2644-26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邀请循证医学专业背景的方法学专家共同商讨,参考国际上有关共识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程序后,制定了有关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系列技术规范.这些规范的制订是在充分考虑目前中成药证据现状以及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历史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蒙 林龙飞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3期 3237-3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经典名方中药材基原的确定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质量、药效及安全性的源头.“术”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经典名方中常用中药.但南北朝以前“苍术”“白术”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信丹 张英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11期 2185-2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财富,而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体系的物质基础,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地药材是传统公认的在最佳生长环境和地区生长的临床应用质优效佳的中药材.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是保证药材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关键,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兰 祁琳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3期 1108-11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药性配伍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药性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有效途径之一.药性配伍理论的溯本清源、梳理挖掘,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进而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临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较为深入的酸甘药性配伍为示例,在对其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禄俊 熊益亮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6期 485-4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药王”是道教和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和神化,不仅是宗教与民俗的结合,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体现.著名的药王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的邳彤、张仲景,三国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明代的李时珍等.因时代变化、地区差异,药王庙供奉的药王有所区别.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鹏 李海英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2期 2763-2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医药学核心内容,表征中药成分群的特征性质,用于指导临床.但五味怎样表征众多成分群、药材划分五味的标准,以及五味归五脏等科学问题仍未解释清楚.分析总结了中药五味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以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解析中药五味:人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东东 袁盼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3期 190-1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医药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健康资源,在“一带一路”合作实施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中医药资源与现代西方医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一定的比较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坚雄 冼绍祥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22期 1975-19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梳理岭南医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提出岭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医学的萌芽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海洋文化与舶来医药是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认为岭南医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可采取加强岭南作为南药集散地与开发原产地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军 朱旭江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0期 4717-4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改良产品,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致性基础研究不系统、难以评价单煎的配方颗粒与合煎的传统汤剂的等效性是最突出的问题和争议.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家标准,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竹 田侃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1期 911-9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这部法律的出台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采用多源流分析理论,对中医药法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源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 刘文龙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9期 4473-4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前期提出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药四性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对中药四性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剖析:人体与中药为具有相同“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系,不同类型(热、寒性)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与不同状态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然 施怀生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9期 1621-16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创新是中医药学永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次原创性的理论构建,此后临床医学的独立和分化,历代医家发扬《黄帝内经》之理、光大张仲景之法,特别是金元医学流派的出现和明清温病学说的创立,不断强化中医药学的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建光 段金廒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12期 2628-26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正日益减少.对当前市场流通的常用短缺中药材的原产地、贸易来源、现有质量标准予以梳理,发现与历史上通过使臣朝贡、商旅贸易、战争冲突、民族迁移、游客旅行等途径陆续传播或引种到国内的传统外来药材的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廉 宋美芳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3期 644-64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钩藤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演变历史,并对现行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查阅相关本草文献、现代中医药文献及结合钩藤主产地和部分药材市场的实地考察,对钩藤商品规格等级及销售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并以钩藤碱、异钩藤碱为指标成分,对其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姣 刘文龙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4期 5733-5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在前期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出"气析"作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制剂固有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群聚集体的特点,结合中药制剂历史发展轨迹,从中药制剂特点、发展现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中药制剂可在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东 彭慧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23期 5032-50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道地药材以“货真质优效佳”为重要标志,是中医药的精髓,道地药材的研究关系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与发展.茯苓的应用历史悠久,古人对其的认识随时间的迁移有一定的不同,茯苓产地也随着朝代变更而有变迁.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中药,茯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华胜 王德群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9期 1617-16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方水土出一方药.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北狭长,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荟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文梳理了安徽省的历史地理沿革、“皖”作为安徽简称的历史依据、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兴衰浮沉.该文认为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俊 陈红霞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11期 2313-2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及是传统美白方中的主要药物.从中医药美白理论、中医美白历史沿革、美白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白及“以白治黑”相关的化学成分、白及美白研究现状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白及美白的传统理论基础和现代药理研究概况,并初步提出白及美白产业化研发思路.为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晓舟 温小鹏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7期 1478-14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判断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病历系统中提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88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脉象、面色、舌质、舌苔、中医药干预方式、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吸烟史、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依玲 陈小露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10期 2483-248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中药鲜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历史悠久,且贯穿于中医药学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研究表明,中药鲜药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具有独特之处,且有着干品不可替代的效果.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药鲜药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对中药鲜药的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