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1
- 2
- 2
- 36
- 17
- 1
- 1
- 1
- 4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Marta Hanson 邹漫云 《中国医学人文》 2025年11卷2期 56-61页
【摘要】 本文专注于探讨中国古代至中世纪晚期医书标题中隐喻性表达的演变过程.相较于欧洲历 史上频繁使用手部隐喻(如 enchiridions、manuals 和 handbooks 等)指代特殊的图书文类,中国医书标题则呈现出多样化的身体隐喻,且手部...
【中文期刊】 Marta Hanson 邹漫云 《中国医学人文》 2025年11卷1期 44-49页
【摘要】 本文专注于探讨中国古代至中世纪晚期医书标题中隐喻性表达的演变过程.相较于欧洲历史上频繁使用手部隐喻(如enchiridions、manuals和handbooks等)指代特殊的图书文类,中国医书标题则呈现出多样化的身体隐喻,且手部隐喻在中世...
【中文期刊】 真柳诚 《中国科技史料》 2002年23卷3期 232-254页
【摘要】 江户时期,中国医学知识大多通过书籍传到了日本,其中部分书籍凭借和刻(日本刻)版,在日本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作者对传入的中国医书及其和刻版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因为该方法有可能历史地、量化地把握中国医学传入和被一般社会所接受的实际情况.结果如下...
【中文期刊】 孙宗懿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3期 383-38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马王堆医书中<治八益>确切译文.方法:通过研读<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治八益>注释入手,整理、归纳、分析其中与<治八益>相关的译文.结果:<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古代房室养生法做了较为系统地介绍,但该书对马王堆医书<治八...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 宋书功; 马王堆医书;
【中文期刊】 李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6期 20-28,后插5-后插7页 ISTICPKUCA
【摘要】 辽中医俑1号和2号的形态特征分别符合西汉文帝与景帝陵寝出土的"裸体着衣式木臂彩绘陶俑"的侍女俑和武士俑.此类陶俑制作的风格写实、体型标准、头面部雕塑呈个体化,对古代人体测量学和体表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实测数据表明,西汉人体俑为真人1/3缩...
【中文期刊】 卢彦杰 盛威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48卷3期 76-80页
【摘要】 目的 探索马王堆出土简帛医书(以下简称"马王堆医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文期刊】 刘辉 《中医药文化》 2023年18卷5期 473-485页
【摘要】 中国自南北朝时即有收集编印经验医方,两宋时期因各方对医学的重视,很多儒家士人积极习医用医,加之印刷术等技术的应用,验方类医书的搜辑与编印数量大大增加.通过对宋代验方类医书的考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情况.大量验方类医书的出版,对...
【中文期刊】 孙灵芝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23期 75-77页 ISTICPKU
【摘要】 以中日两国现存“蒙求”类医书为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在于:分类上来看,种类比较丰富,蒙求类医书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里或入医史、或入临证各科、或入本草;取材内容来看,蒙求类医书广纳经史百家之说,日本蒙求类医学古籍使用史料...
【中文期刊】 回嘉莹 潘娜 等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5期 87-89,95页 ISTICPKU
【摘要】 以日本学者小曾户洋、真柳诚、森鹿三等人的研究著作为中心,考察了宋元时期印刷本医学典籍的传日情况,两国间中药药材的交流情况,以及茶种被带回日本之后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学界对于日本现存针灸铜人的来历与制作时间的考证结果,否定了其来自中国的猜测....
【中文期刊】 石翎笙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6期 445-4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较成系统的医学典籍.通过探索上古文献普遍传承规律,本文对《黄帝内经》一书理论内容与文本体例两层次的源流展开梳理.《黄帝内经》理论内容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周官医学时期,几经世代口耳相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转化为以书面文本为主...
【中文期刊】 肖毅 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2期 116-1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证治心传》,明·袁班撰.全书共1卷,14篇,1.3万余字,主要阐述作者临证心得.前有明末名将史可法序言,后有清末医家赵观澜评语,被裘元吉收录于《三三医书》,首刊于1924年.《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皆有载录,据该书中史...
【中文期刊】 姜锐 孙立伟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11期 1988-19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人参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容护肤佳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植物化妆品原料.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工作,介绍人参在历代经典医书上的美容及治疗损容性疾病的功效,汇总了人参美容护肤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总结了人参在中国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
【中文期刊】 吴清梅 鲁玉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7期 552-5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证治心传》是一部几乎被湮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1],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无记载,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几乎无人提及。其为明代袁体庵遗著,史可法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作序,故推测其成书时间在1643年以前[2](吴有性《温疫论》成书时间为公元...
【中文期刊】 郭强 李计筹 《医学与哲学》 2015年36卷17期 85-88页 ISTICPKU
【摘要】 合信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启蒙者之一,他先后通过招收学徒、建立医科学校及出版西医书籍等方式推行西医教育,以实现中国以医传道会提出的在中国建立现代西医体系的目标及传播基督福音.但因不了解学徒的习医动机,所收学徒大都没能成为传播西医和福音的代理人...
【中文期刊】 万芳 钟赣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3卷5期 313-3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婴方论>南宋郑端友撰,是一部颇具临床成就的医籍.日本藏写本,国内不存.然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善本库藏有<保婴全方>一书残卷.经反复考证勘比得知,二者虽分别孤存海内外,却系异名同书.本书卷首开篇即为五脏受病图,较之同时代的<幼幼新书>图文...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2005年23卷5期 259-2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金色暮霭中,一位娇小的女子与他的丈夫相邻端坐在自家茅屋前,安静地阅读着各自手中的医书.在抗战硝烟弥漫的日子里,这幕温馨日日在山城重庆的一角重复着,画面中的女子就是陈翠贞.她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中国儿科事业,这位儿科学的一代宗师永远都在学...
【中文期刊】 邵丹 《医学与哲学》 2004年25卷5期 61-62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1为何要用英文写作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旧藏英文版<中国医史>系伍连德与王吉民两医师合作完成,自1910年起酝酿,到1932年成书经历20年之久.我馆自1932年起收存借阅,盛时复本量达10册(北医民国间<教务笔记>(手抄本):该书所存之...
【中文期刊】 夏祖宝 《中医杂志》 2003年44卷z1期 84-8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肛瘘为肛门脓肿的一个病理阶段,肛瘘形成以后,亦会反复感染,形成脓肿.Hippocrates认为在划船、骑马活动中,血液流过肛门附近的臀部会化脓、聚于软组织中,直至在肛门下部形成肿块,肿块腐败而形成肛瘘.中国医书则从全身性的角度论述,如...
【中文期刊】 王咪咪 《中药材》 2003年26卷z1期 60-62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中国古老中医学的发展,首先就源于药物,在一般人们还不能懂得中医阴阳五行的基本的辨病辨证的时候,首先听说的便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由认识草药而认识了中医.从二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始,本草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独立的学科,有了自己系统的分类...
【中文期刊】 陆原 白东艳 《医学与哲学》 2001年22卷7期 49-51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1 中西医解剖学渊源对比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有着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在其发展之初便与解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中医解剖学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黄帝内经>中强调:"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
【会议论文】车雄硕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自古以来,韩国就在韩半岛建立独立国家继承独自的文化与传统。但作为巨大中国的周边国家,韩国一直在中国文化与技术的影响下接受先进文明,再将其与韩民族的情绪与习性相结合进行本土化。韩国韩医学同样在朝鲜中期后以《东医宝鉴》的形成为契机,以自主化的学...
【会议论文】赵怀舟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傅山医学专业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下册中有《傅青主医书》之目,文中提示的史志来源为乾隆五十年《直隶代州志》。如果该项记载不误,则意义重大,因为该文献提供的信息早于《傅青主女科》刊行42年。然而实际考察后发现这个记载有误,有关文字的真正出处是光绪六年的...
【中文期刊】 《中医药通报》 2017年16卷3期 27页 ISTIC
【摘要】 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其取名各有特色,说起来真有些趣味.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其取名来自于远古时代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因该书在形式上采取黄帝与臣子们一问一答的讨论形式,谈论的又都是有关内科方面的内容,故称之为《黄帝内经》,...
【中文期刊】 李建 刘恩顺 等 《中国处方药》 2019年17卷9期 146-147页
【摘要】 目的 梳理先秦至汉唐中医文献,研究这一时期咳嗽作为病名、症状的源流演变.方法 文献来源:以湖南电子影像出版社《中华医典》[1]收录书目为蓝本,参考《中国医籍考》[2]、《中国医学源流论》[3]遴选先秦至汉唐的中医文献;检索策略:分别以"咳"...
【中文期刊】 范骏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5期 22-25页
【摘要】 日本临济宗高僧荣西所著的《吃茶养生记》集佛理、医理、养生为一体,被认为是镰仓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医书之一.荣西将中国茶文化传入了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先驱,同时,将佛教思想和中医学理论相结合,以真言治病(内治)、以五味养生(外疗),形成了内外...
【中文期刊】 秀芬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9年4期 60页
【摘要】 燕麦也叫野麦或雀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燕麦的种子.主要产于我国西北部高寒地区.据《本草纲目》记载:燕麦具有“充饥滑肠”的作用.古医书还称,燕麦可用于产妇缺乳、婴儿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燕麦的营养十分丰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测定...
【中文期刊】 柴可群 江凌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50卷6期 394-396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为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目前所见为清代胡念庵参论,王琦刊刻的版本.现代目录学中均有记载,《中国医籍通考》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均提到《扁鹊心书》有十多个版本.作者经过实地调研,对所到图书馆的藏本进行了较...
【中文期刊】 曹东义 《中医药通报》 2014年13卷4期 31-33页 ISTIC
【摘要】 近来,《中国中医药报》关注四川老官山汉墓出土的10部古医书,由于其中有“弊昔(扁鹊)曰”字样,而被有关专家初步认定为扁鹊学派的著作,引起中医界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一些学术争鸣.为了探索历史真相,破解“扁鹊之谜”,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文期刊】 张弦 梁永宣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3卷2期 200-202页 ISTIC
【摘要】 《医方类聚》是15世纪由朝鲜王朝政府组织编撰的一部大型医书,该书引用了153部医学著作,其中包括152部中国医书和一部朝鲜医书.原书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具有巨大的临床指导和文献史料价值.文章从朝鲜医学发展、中朝医药交流及原书编撰时期的朝鲜政...
【中文期刊】 阮氏李 杜尹心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6卷3期 82-84页 ISTIC
【摘要】 <海上医宗心领>是越南黎朝(中国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黎有卓所编撰,它即吸收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学术思想,又体现了越南本国传统医药的特色,以致成为越南医生研习医药的必读医书之一.本文就<海上医宗心领>的成书、流传、内容、学术特点等相关知识进行...
【中文期刊】 侯酉娟 万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8年42卷6期 59-61页
【摘要】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编撰的医书《传信方》是唐代颇具疗效和实用性的中医方剂类著作.惜之宋以后该书即亡佚不全,佚文散见于中国及日本的本草及方书类著作中.本文通过考察《传信方》一书的作者、成书,搜集整理散见于各类医籍中的佚文,考证和分析佚...
【中文期刊】 唐佳韵 姚敏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2期 342-344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美容一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而具备了理论基础深厚、方法多样的特点.中医学对美容的介入和历代医书中大量美容药方,说明我国医家早已把对人体美的维护作为医学的任务之一[1].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
【中文期刊】 沈学根 汪涛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0年12卷3期 28-29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杭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所收载[1],也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自古以来就作为治病保健的良药,历代医书和现代医药学对其都有极高评价.
【中文期刊】 杨晶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1期 149-150页 ISTIC
【摘要】 镰仓时代,中国南宋版医书大规模传入日本,原有的唐医书和新渡来的宋版医书共存,导致日本镰仓时代唐代医学和宋元医学并行,成为当时日本医学的特点.此外,日本医家在吸收、学习中医学理论与医疗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努力结合日本实际,总结和发展富有日本...
【中文期刊】 邵丹 《中国性科学》 2009年18卷1期 46-48页 ISTIC
【摘要】 电影<色·戒>在大陆火爆上演,其与两千年来中国人在性行为与性文化上的长久压抑不无关系;再想到我国房中医书在历史上的不幸遭遇,导致国人长久性教育与文化素质的缺失和压抑,非常耐人寻味.
【中文期刊】 朱建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1期 11-12页 ISTICCSCDCA
【摘要】 1610年许浚撰<东医宝鉴>,引用中国历代医书古籍190多种,1613年初刻本现藏于韩国首尔大学图书馆.<东医宝鉴>主要依据中国医书,然而经过编纂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东医宝鉴>的编纂及流传,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