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1
- 1
- 36
- 8
- 1
- 15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旭晖 尹健 等 《特产研究》 2024年46卷6期 165-172,177页
【摘要】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鹏 李春雨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4期 5938-59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性质差异大、分离困难等特点,药学工作者尝试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解析中药中的成分.随着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药的深入研究.对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其在中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果德安 第三届中国天然药物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3年
【摘要】 综合应用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药理学及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针对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的特点,以丹参和灵芝等常用中药为研究对象,创新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构建了贯穿“化学分析-体内代谢-生物机制”三位一体的中药系统分析方法学体系.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蕊 导师:王巧 河北医科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集HPLC的高效分离能力和MS的高灵敏度、强结构定性功能于一体,成为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的有力分析工具。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多种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其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特别是抗HIV活性而受到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帅 《品牌与标准化》 2025年5期 133-135页
【摘要】 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分析领域的技术,尤其在复杂混合物的成分分离和定量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制剂因其成分复杂,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往往难以全面评估其质量.因此,采用液相色谱技术对中药制剂进行标准化质量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分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梦晨 范庆 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48卷2期 314-321页
【摘要】 活性物质的筛选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方法在复杂疾病药物筛选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网络医学的发展,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虚拟筛选技术为活性物质的发现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网络医学框架的网络邻近度计算方法表现尤为突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伟 张欣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1030-10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影响中药产品质量的关键,但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给过程质量的精准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首先提出了以功效物质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化控制理念,系统阐释了中药质量的科学内涵,为中药复杂成分体系"控什么""怎么控"提供了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涵 陈玮钰 等 《广西医学》 2024年46卷7期 1039-10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广西名中医在临床中应用中药、壮药治疗疾病的共性规律.方法 检索《广西百名名中医百首验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各广西名中医的临床验方,构建方剂数据库.对检索到的方剂药物数据进行涉及病种分布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分析、关联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呈林 李彩红 等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37卷2期 240-248页
【摘要】 采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结合分子网络,全面快速地分析和鉴定吴茱萸汤中的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型色谱柱(150 mm×2.1 mm,1.8 μm)进行色谱分离,离子源为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松柏 尹健 等 《特产研究》 2024年46卷6期 178-185,190页
【摘要】 中药复杂体系是由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组成的,这些成分在体内外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着治疗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组学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中药复杂体系的重要工具.多组学分析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能够全面地揭示中药成分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晓燕 周利 等 《化学工程师》 2024年38卷7期 64-68页
【摘要】 2D-LC/MS技术具有强大的分离能力和分辨率,且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够提供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及碎片结构信息,可有效解决中药复杂体系中共洗脱及微量成分无法表征鉴定的问题,在中药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综述了 2D-LC/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莹莹 范盾聪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年23卷10期 624-630,前插2-前插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药物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归纳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雅欣 杜争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年23卷12期 4995-5004页
【摘要】 基于数据挖掘及整合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TCM)复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用药规律,探讨核心中药治疗VM的作用机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VM);数据挖掘;整合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涛 陈国宁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3卷18期 40-43页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高效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进行复杂样品分离分析的色谱方法.离子色谱法是近年新发展的高效液相色谱之一,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它能够实现对许多正、负离子的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容容 高雯 等 《色谱》 2022年40卷9期 782-787页
【摘要】 离子淌度质谱(IM-MS)是一种将离子淌度分离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分析技术.IM-MS的主要优势不仅是在质谱检测前提供了基于气相离子形状、大小、电荷数等因素的多一维分离,而且能够提供碰撞截面积、漂移时间等质谱信息进而辅助化合物鉴定.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鹏飞 《中国天然药物》 2006年4卷6期 411-41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生药学为一门传统而又充满生机的学科,本文围绕着生药学科的三大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中药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 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当前生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会 阮玲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8期 1471-14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代动力学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长期以来都是中药学研究的瓶颈问题.考虑到中药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及其复杂性带来的困难,以及内源性功能小分子对人类代谢影响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整合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以代谢组为桥梁,从机体对中药产生的内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艳芳 徐志伟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23卷1期 2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分子对接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治疗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属于无尺度网络模型,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 刘吉华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4期 363-3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菝葜皂苷元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其检测线性范围为20~1311ng/mL,最低检出浓度为20 ng/mL.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2.2%~7.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4.3%.以所建立的方法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耘 王刚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12卷5期 764-7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目前大多数中药成分作用靶点不明,难以分析中药功效作用机理的问题,以活血化瘀功效为例,提出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功效模块网络构建方法,建立了活血化瘀功效网络.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解释中药功效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冠华 王月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11卷4期 480-4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11卷2期 214-2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临床治疗学主要是基于整体"证候"诊断的中药复方治疗学.其"证候"病理基础是多样的,复方化学成分是多样的,药物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也是多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的复杂体,故有人称中医为"复杂科学".很显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弘扬 胡坪 等 《中成药》 2009年31卷1期 6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结合两种LC/MS的方法,对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等)中的多成分进行鉴定.方法: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组成分别为0.2%甲酸水溶液和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义芳 《中草药》 2008年39卷8期 1259-1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是近几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液相色谱技术,峰容量、分析效率、灵敏度和分辨率较常规HPLC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用于中药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中药及其复方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超快速液相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佳 陶佳林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3期 60-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抗病能力的量化结果的数学方法--分层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中药药效多因素的评价决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用此方法综合比较9种不同配比的银杏叶(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伽伯 李会芳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6期 36-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现行的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而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疗效的药物,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孟民 《中草药》 2006年37卷7期 961-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体系,质量监控因多方面因素较难实现,虽已有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析方法,但仍不十分理想,因此,有不少学者针对中药特性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力求开发一种既简便,又快捷,且能反映中药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采用电化学手段和振荡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荣 宓穗卿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8卷5期 70-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芯片质谱技术有完整成型的仪器,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面临着许多研究的难点,如中医诊断技术的客观化、中药复方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的研究等.引入各种新的技术,对解决这些研究难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蛋白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方 黄泰康 《中草药》 2005年36卷6期 951-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政策的有力保障下,我国中药现代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药的影响,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药现代化的实践也经历了"技术改良"→"药品创新"→"系统工程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美莲 程小卫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年16卷6期 457-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中药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方法.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已近40种,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及中文译者未按照结构特点和统一的命名原则命名,给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桔梗皂苷类成分以及后续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混乱.现依据皂苷元母核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将桔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力军 邢东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6卷6期 26-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代动力学用分析的方法,对中药多成分的复杂体系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进行综合表征.探究一个或若干成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或表征总成分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将是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所做的工作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以葛根素与葛根黄酮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年8卷2期 55-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拆方围绕君臣佐使的PK实验研究尚属空白.从方剂化学物质基础,从方剂体内活性成分分析及其药动学等角度,阐明君臣佐使组成原理与科学内涵,对开辟创制科学新方的新途径,对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与成熟,对方剂复杂体系,走向国际复杂系统研究领域,均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晓妮 马晶 等 《药学研究》 2016年35卷10期 607-609页ISTICCA
【摘要】 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如何整体、全面的控制中药质量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难点.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探索,本文对近年谱-效关系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国际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岚 王志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6期 9-10页
【摘要】 目的:在药品监管政策较大变动的背景下,转变中药分析学教学思路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方法:在“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这一章进行教学内容完善与实践,围绕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等关键问题,开展多元化教学.结果:通过课堂内案例分析、讨论课、提问以及课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淑敏 韩茹 等 《河北医药》 2015年37卷5期 725-728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制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成的一定剂型[1].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多变,专属、灵敏和准确的分析方法成为中药制剂分析的有力工具.液质联用技术(HPLC-MS)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好,不仅能对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洪英 柳文媛 等 《药学进展》 2011年35卷8期 337-344页ISTICCA
【摘要】 介绍近年来从中药藤黄中分离得到的笼状呫 吨酮类化合物及其分析测定方法,为中药藤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笼状呫 吨酮类化合物为中药藤黄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分子稳定性较差,需要借助于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方能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纪兴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年27卷6期 653-657页ISTICCA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型的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系统中的数据,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模式、规律,归纳隐含在信息单元之间的关联规则的有效方法.本文就人工神经网络近10年来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中药属性特征与其药性的相关性判别、组分含量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亚军 王淑萍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13卷5期 54-58页
【摘要】 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全扫描范围灵敏度高、可提供碎片离子精确分子质量信息、质量范围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复杂成分的筛选和鉴定.综述近几年UPLC-QTOF/MS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亚莉 李蓉 《动物医学进展》 2010年31卷9期 105-107页
【摘要】 中药成分复杂,为了提高疗效、减小使用剂量、便于制剂,需要经过提取、纯化处理.中药的提取纯化是一个复杂过程,传统方法包括溶剂分离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及结晶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提取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提取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海强 聂磊 等 《化学分析计量》 2010年19卷4期 35-37页
【摘要】 根据临床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标准,选择典型病例,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齐、匹配色谱峰,采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以MS检测标记物分子量.两...
【关键词】 代谢组学;血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