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5
- 91
- 7
- 1
- 1
- 30
- 26
- 11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露萍 方文秀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10期 3370-3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杂体系中药效物质的识别及与作用靶标相互作用的表征确证,是困扰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难题.近年来,多种分子互作表征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用来识别和表征中药的关键药效物质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伟 巩仔鹏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3期 753-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实践的关键载体,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在传统水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在弱键的驱动下能够发生自组装,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超分子复合物.这一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霞 刘杰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4期 8613-8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普遍影响育龄女性的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尽管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是常用的一线用药,但不良反应大.中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和低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然而,中药复杂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特点导致其作用机制尚不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姣 肖美凤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8期 2659-2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成分是实现其功效的物质基础,受遗传、环境、人为加工等因素的影响,是随时随域随法变化的.中药超分子化学理论可为揭示多种中药成分中"变与不变"的规律提供依据.首先进行成分簇整合,根据中药成分在色谱柱上的印迹行为划分出"物质单元",并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春晓 叶泰玮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17期 5550-5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红花-桃仁药对汤液中相态差异为基础,探究煎煮过程对该药对药效物质的传递作用.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红花-桃仁药对汤液进行相态拆分,使用马尔文粒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各相态的粒径、ζ电位、微观形态进行表征,选用气相色谱法、紫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南菊 赖长江生 等 《中草药》 2022年53卷20期 6611-6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高效保质是保障下游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缺乏系统性的中药原料保质期研究.以贮藏过程中的中药原料为对象,归纳中药保质期评价方法(经验分类法、长期稳定性实验、恒温加速实验和电子感官技术)和保质期变质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潇 王贵阳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5期 1471-1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恶化,造成脑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琦 魏旭超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5期 1383-1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良姜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干姜Zingiberis Rhizoma、肉桂Cinnamomi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燕 王淼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17期 5369-5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对中药材进行有效炮制,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疗效,保证用药安全.但中药成分复杂,其在炮制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这正是导致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博鸿 詹淑玉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20期 5360-5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脉注射液(Shengmai Injection,SMI)是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除了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外,还用于抗肺病、癌症化疗等的辅助治疗.近年来,SMI的临床前基础研究日渐广泛,主要包括S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跃峰 王云雨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19期 4837-4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色和复杂性,使得中药现代化研究任务艰巨,许多医药研究工作者为此而不懈努力.系统生物学和组学的发展,为中药与现代科学融合迎来了契机.特别是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长松 《中草药》 2020年51卷11期 3090-30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性四气为中药的基本属性,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自身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客观要求.由于各单味药药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归纳、总结、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明确各单味药的药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中药药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霁 李睿旻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9期 4529-4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是中医药应用、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保障.长期以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的中药,特别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限制了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质量标志物主要依据中药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 龚莉虹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4期 6125-6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与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在药物药效筛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受到医药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对斑马鱼的探索已延伸和扩展到中药领域,特别是对我国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作用的传统单味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等药效物质的筛选.作为一种完整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肖林 马世堂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2期 5591-5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多以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的生物膜(如细胞膜等)通透性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能力,采用适当的药物渗透模型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膜渗透性评价,对明确中药活性成分吸收转运机制,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的剂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了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小莉 刘晓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4期 941-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对于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具有关键的作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血清药物化学、谱效相关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等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为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广利 孙晖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6期 3729-37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复方应用的特殊性,现今的中药质量标准存在难以保障临床疗效的问题.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和基本属性,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整合了中药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肖林 马世堂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229-5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及其复方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药理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综述并归纳了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的思路及进展,指出应建立多学科交叉...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凤 许浚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5期 993-10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现代仿生技术阐释中药性味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子舌、电子鼻等仿生技术是判定滋味、气味等的客观方法,基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内涵,对电子鼻、电子舌等仿生技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铁军 许浚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3期 2199-2211,23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军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期 13-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中含有的能够表达药物临床疗效的化学成分总称.而中医临床使用的是方剂,中药饮片是原料,方剂才是药物.同一中药在不同配伍环境下在体内表达不同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从而实现药效的配伍取向.所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应该从方剂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孙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4期 569-5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证候和方剂是中医学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医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是中医药科学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方剂的效应评价及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广利 孙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7期 3406-34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从中药/方剂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中筛选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设计,其理念及方法符合中药整体作用模式,并体现了人体对药物的代谢、转化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现已成为公认并被普遍应用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方式.该文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7期 3429-34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冉冉 王萌 等 《中草药》 2015年46卷20期 3117-3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及其制剂成分复杂,经过吸收分布后机体内成分的量较低,由于传统的生物样品取样方法存在多种不足,影响中药成分体内过程研究,从而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造成影响.微透析技术作为一种简便、灵敏的取样技术,在线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美 杜智敏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9期 1644-16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是揭示中药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而中药及其复方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使其药效物质基础不明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之一.近年来,随着各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红军 李邦东 等 《中草药》 2014年45卷13期 1966-19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转化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光合细菌对中药进行生物转化处理已成为微生物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搜集光合细菌生物转化中药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光合细菌转化中药的药理药效学、药效物质基础和转化机制,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红 刘慧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21期 4149-41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饮片位居中药产业链的核心,它直接影响中成药和临床配方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体内有效成分的变化,进而阐明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及其饮片炮制原理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炮制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药饮片研究主要集中在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孙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1期 3786-37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然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其深入研究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这需要整合中医药理论、现代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贾晓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12期 1856-18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发现当前药学工作者对“中药组分”的概念出现各家各说的现象.那么中药组分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中药组分”应该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相对清楚,具有一定纯度含量且内部结构明确的中药优化组分.该试验通过对银杏内酯组分中4个报道成分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华 顾俊菲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1期 3608-36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其防治疾病是多种组分/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多以单一的指标衡量,无法体现中药整体性特点.中药组分/成分经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病治病的功效,因...
【关键词】 中药;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琰 屈会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17期 2906-29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将小分子单克隆抗体技术引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利用中药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相应的免疫亲和色谱柱,实现从药材或复方中特异性地“敲除”该化合物,而“原样”保留其他成分在量和比例关系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翠 王欣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期 289-2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借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了透血脑屏障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在单味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并对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研究前景和科研价值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药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宇 万德光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9期 1665-16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莉 张铁军 《药物评价研究》 2011年34卷2期 110-114页ISTICPKUCA
【摘要】 细胞膜色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色谱技术,将药物效应成分的分离和活性筛选结合在一起,因此特别适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研究.对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修平 寻克丽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for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formula)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中药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界定,学术界尚有分歧.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现代化;系统药理学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立玮 朱华旭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4期 505-5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与"中药复方是天然组合化学库"两种学说,指出中药药效物质化学组成多元化,而又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是一个具有大量非线性、多变量、变量相关数据特征的复杂体系.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筛选"研究的新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元锋 张宁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9期 1489-14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探究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及研究模式,综述近10年来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晶晶 王晶娟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年28卷2期 258-260页ISTICCA
【摘要】 中药作为特殊商品,质量标准关系到其传承发展的前途和在国际药品市场中的战略地位.中药一直缺少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众所周知,中药是治疗疾病的有形物质并客观存在,那么建立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就不是一个难题.问题的存在不是学术观点不同而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贵君 杨晶凡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09年24卷2期 71-72页ISTICCA
【摘要】 根据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结合我国中药标准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论述中药标准物质即是中药的药效组分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并建立了中药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标准物质研究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