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2
- 28
- 26
- 4
- 3
- 1
- 19
- 15
- 10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文乐雷 王彦聪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5期 1281-128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在多次交配的动物中,雄性为获得最大生殖潜力,必须依据配偶的质量策略性地调整每次交配的生殖投入.雄性策略性的生殖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子竞争(sperm competition...
【中文期刊】 罗礼智 曹卫菊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4期 494-49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27±1)℃,光周期L14∶D10的条件下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虫在羽化当晚即可进行交配,交配率以羽化后头三个晚上的较高(>82%),但从第4天起则显著下降.成虫一天中的...
【中文期刊】 甘炳春 林一鸣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25卷13期 202-205页
【摘要】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了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成虫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成虫大部分羽化于晚上20:00-次日5:00,高峰时段为20:00~22:00;雌雄成虫在1~5日龄均可交配,羽化后次晚为高峰期;成虫一...
【中文期刊】 冯波 刘天伟 等 《昆虫学报》 2020年63卷6期 759-76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利用性诱防控和监测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有效性在田间已经得到认可.但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致使性诱防治二化螟的应用策略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二化螟雄蛾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繁殖力的影响,认识性诱防控...
【中文期刊】 周睿琦 谈倩倩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39卷1期 167-17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lay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以成虫越冬和越夏.明确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生殖力下降的现象是否与交配行为的改变相关,将促进该非滞育品系在滞育遗传、滞育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在2...
【中文期刊】 王冬梅 于冰洁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6年38卷5期 918-92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昆虫行为观测仪与室外饲养观察,分析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交配行为,阐明交配经历和温度对意大利蝗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意大利蝗的交配行为包括相遇和交配两个阶段.相遇行为包括避让、打斗和交配3种类型...

【中文期刊】 匡先钜 刘兴平 等 《昆虫知识》 2010年47卷4期 740-74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上的重要害虫,一生能多次交配.本试验在25℃,光周期L:D=12:12条件下观察了大猿叶虫成虫连续7 d的交配行为.结果表明:(1)每日平均交配(5.67±0.26)次,最...
【中文期刊】 刘兴平 何海敏 等 《昆虫学报》 2010年53卷5期 549-5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明影响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交配持续时间的因素,在室内系统观察了一天中的交配起始时间、日龄、交配经历、体重、雄虫密度和温度对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不同时间交配的成虫,其交配持续时间有显...
【中文期刊】 施乾芮 董义霞 等 《昆虫学报》 2024年67卷3期 393-40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测报和防控,深入研究其运动、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方法]针对番茄潜叶蛾成虫,采用视频记录和二维轨迹分析其运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
【中文期刊】 郭前爽 卓富彦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7期 877-88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索大螟Sesamia inferens性信息素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和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的合成和释放及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及其与田间性信息素诱捕的关系.[方法]通过溶剂浸提和固相微...
【中文期刊】 张罗燕 汪分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44卷3期 509-52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当前跨国迁飞性重大害虫,云南是其重要虫源地及其向内地迁移的重要通道.生殖行为是性选择和物种进化的重要基础,基于生殖行为的害虫监测和防治策略也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择偶...
【中文期刊】 哈里布努尔 热依拉穆·麦麦提吐尔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6期 1042-105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被子植物的花回馈、雌雄蕊时空分离特征和花粉呈现式样等花部特征及传粉者效率会影响雄性适合度和有性繁殖过程.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是中国宁夏、新疆、内蒙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布的特有种.该研究对新疆喀什地区宁夏枸杞自然种群的花...
【中文期刊】 刘志涛 丁建华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3期 417-42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5年2-5月间,在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的养鹿场内对7只半野生雄性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泥浴和沙浴行为、进行泥浴和沙浴行为的雄性个体的年龄、等级序位和交配成功次数进行了观察记录,以确定雄性...
【中文期刊】 孟秀祥 杨奇森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2期 149-15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繁育中心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马麝爬胯结果,将样本动物区分为爬胯成功雄麝和爬胯失败雄麝,并对两类群雄麝在非交配季...
【中文期刊】 Sergey NAIDENKO Mariya EROFEEVA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3期 408-416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研究了笼养猞猁多雄交配的结果以及雄性的成功繁殖. 雄兽与发情雌兽随机配对,其繁殖成功(所产生的后代数量)不取决于与雌兽的交配顺序、交配次数与持续时间、遗传关系或雄兽的行为特征,但似乎取决于精子质量,特别是取决于形态正常精子的百分率. 繁殖成...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2004年50卷4期 566-575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雌性稻绿蝽的鸣唱开始了在基质中产生的通讯并引起雄性不同的特定反应.在两种自然情况下,我们检验了雄性稻绿蝽对N.viridula,Thyanta pallidovirens和Thyanta custator accerra个体鸣唱刺激反应的物...
【中文期刊】 任宝平 夏述忠 等 《动物学报》 2002年48卷5期 577-58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焦点动物观察取样法对上海野生动物园半散放的一群川金丝猴(7 ♂,4♀)交配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发现该物种在交配过程中无锁结现象,通常在一次爬跨及数次(2±1.58, n=782)抽动后出现射精;在1 h之内出现两次射精的比例约占总...
【中文期刊】 曾治高 宋延龄 等 《动物学报》 2001年47卷5期 481-487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1998年3~5月期间,于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养鹿场内共记录到7只半野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雄鹿发情期46次吼叫,但未见到雌鹿发出吼叫的现象.记录到的所有吼叫均由年龄大于4.5岁的雄鹿发出,其中1只雄...
【中文期刊】 贾志云 蒋志刚 《动物学报》 1999年45卷1期 49-56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研究了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模式及迷卡斗蟋鸣叫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迷卡斗蟋雄虫单独存在时,在一昼夜内其鸣叫的持续时间为668.38±109.86分钟(5),引入雌虫后鸣叫累计时间减少为17.3±6.7分钟(5),并产生音调低沉的求偶声.在...
【中文期刊】 张立 房继明 《动物学报》 1999年45卷3期 294-301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雌性布氏田鼠对其配偶和陌生雄鼠气味的辨别实验,以及无交配经历的成年雌鼠对社会等级不同的陌生雄鼠气味的辨别实验发现:有生育经历的雌鼠对陌生雄鼠气味的探究行为明显多于对配偶气味的探究,但雌鼠在配偶雄鼠气味周围的停留时间、自身修饰行为和休息行...
【中文期刊】 陈博 文乐雷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1期 3932-39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雄性产生精子(精液)也需付出代价.雄性除了依据配偶质量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适应性调整生殖投入外,雄性在求偶和交配行为上也相应产生适应性反应,求偶和交配行为具有可塑性.目前雄性求偶和交配行为可塑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雌性多次交配...
【中文期刊】 王甦 郭晓军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4期 7428-74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光照条件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及生理行为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以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为研究对象,借助动物行为自动观察系统对其在不同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波长下的交配行为及繁殖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异色瓢虫的各交配行为和繁殖能力在...
【中文期刊】 连仲民 夏参军 等 《四川动物》 2014年33卷4期 505-510页 ISTICPKU
【摘要】 于2009 ~2010年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求偶交配行为.共记录4大类17种求偶交配行为.鹅喉羚的发情期分为2个阶段:发情准备期和高峰期.从发情准备期开始,雄羚开始沿雌羚每日移动路...
【中文期刊】 匡先钜 徐婧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0年32卷3期 307-31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温度对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的交配行为的影响,在光周期LD 12:12,温度22℃,25℃和28℃下,观察了该虫的交配节律、日交配频率、交配持续时间和每日总交配时间.结果表明,该虫的交配节律受温度...
【中文期刊】 徐正强 袁耀华 等 《四川动物》 2010年29卷1期 70-72页 ISTICPKU
【摘要】 2005~2006年对8条孟加拉巨蜥的体重、体长、繁殖行为、卵径等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雄性巨蜥体重为3390 g±139 g,体长(SVL)为52.9 cm±2.5 cm,雌性巨蜥体重为3320 g,体长(SVL)约49.5 cm.巨蜥...
【中文期刊】 何海敏 黄芳 等 《昆虫知识》 2009年46卷3期 411-414,封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
【中文期刊】 宋波 彭艳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3期 588-59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西双版纳广泛分布的鸡嗉果榕(Ficus semicordata)雄树上寄生的一种非传粉榕小蜂Apocryptophagus sp.进行控制梯度放蜂实验,结合产卵行为、交配行为观察,定量研究了该种非传粉榕小蜂的性比率.结果表明: Apocr...
【中文期刊】 吴俊 焦晓国 等 《动物学杂志》 2008年43卷2期 9-1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其求偶和交配行为进行了描述.雄蛛"俯卧撑"式动作(push-up)在求偶中具重要作用.交配初期,两侧触肢交替插入;随交配进行,单侧触肢连续插入3~5次后才换另一侧触肢插入,触...
【中文期刊】 杨贵军 雍惠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1期 65-6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vier)是臭椿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宁夏银川地区该虫1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幼虫越冬.卵期7~10 d,幼虫共有6龄,化蛹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中文期刊】 ZHANG Honghai 乔征磊 等 《兽类学报》 2008年28卷3期 274-27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2006~2007年,采用行为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3雌,4雄)半散养状态下(园区占地面积20 000 m2)的东北虎的交配活动进行了为期22 d的观察,旨在了解无人干扰下东北虎的交配过程及其交配模式.结果显示:东北虎在交配过程中无锁...
【中文期刊】 陈海霞 张蕾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12期 1313-131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双翅目:寄蝇科)是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和其他鳞翅类昆虫的重要寄生天敌,但国内外对其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为了揭示双斑截尾寄蝇的生物学特性,在22℃,光...
【中文期刊】 孟秀祥 杨奇森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3期 349-35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非交配季节(8~10月)行为特征的性别间差异,并探讨了行为模式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由于雌麝在非交配季节正处于哺乳期,育幼投资相对增加,警戒性增强,其静卧、...
【中文期刊】 焦晓国 宣维健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4期 1110-11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二化螟雌蛾一生只交配一次,平均0.92次;而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最多达4次,平均2.72次.二化螟雌蛾的日龄影响其交配率、交配起始时...
【中文期刊】 孟秀祥 杨奇森 等 《四川动物》 2006年25卷1期 45-51页 ISTICPKU
【摘要】 在1997~2000年间,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发情交配的时间节律保持相对年间恒定,1996年麝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圈群间动物调整,导致该年的马麝圈群进入发情较迟,发情持续时间也较其他年份长.总体上,圈养马麝的发情持续时间达3个月,而66%的...
【关键词】 马麝(Moschu sifanicus); 发情; 定时;
【中文期刊】 张永慧 郝德君 等 《昆虫知识》 2006年43卷1期 47-4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观察了养虫笼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描述了雌、雄虫在交配过程中的多种行为,雌、雄虫间的交配时间可持续23~540 min,平均约200min;有重复交配现象,重复交配次数可达2~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