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14
- 10
- 7
- 3
- 3
- 17
- 8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士华 邱豫伟 等 《现代护理》 2008年14卷3期 360-36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其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通过术前准备,抗凝药物调整等措施;术后心功能的维持及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术后抗凝药物调整的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结果...
【关键词】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嘉渝 张洪伟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9卷3期 481-4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人工瓣膜类型(人工生物瓣和人工机械瓣)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瓣膜毁损患者围术期及术后远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人工生物瓣置换的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欣 张卫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39卷3期 217-2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堵闭器封堵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周围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瓣膜置换术后诊断为PVL的5例患者,其中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PVL 2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PVL 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
【关键词】 心脏导管插入术;心脏外科手术;Heart catheteriz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茂华 潘峰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15期 1651-16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中华法林浓度的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便于华法林临床药物浓度监测,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法 收集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达稳态的患者100例的血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良建 徐志云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0年48卷16期 1214-12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再次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再次直视心脏瓣膜置换术104例,占同期瓣膜置换手术的2.92%(104/3557).男性53例,女性51例,年龄13~72岁,平均(46±14)岁.心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杨烽 宋智钢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1卷2期 186-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慢性梗阻基础上合并急性功能障碍的早期外科诊断及治疗,提高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机械瓣膜慢性梗阻的认识.方法 回顾和总结诊治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慢性梗阻合并急性功能障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5例患者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辉立 张健群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年28卷7期 374-3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儿童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及中长期疗效,探讨儿童瓣膜置换术适应证,分析术后抗凝特点及避免或减缓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2月至2006年8月,113例患儿128枚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住院死亡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寄梅 张镜芳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年28卷4期 181-1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6例儿童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瓣环扩大的经验,探讨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时主动脉瓣环细小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中进行瓣环扩大术6例,年龄7~14岁,平均(11.2±3.3)岁;体重20~41.5 kg,平均(2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友民 潘铁成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6年27卷2期 69-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儿童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处理,原则上应尽可能的采用修复技术进行治疗,但对瓣膜病变严重的患儿,则需行瓣膜置换术.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人工瓣膜的选择以及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等问题.方法总结43例16岁以下儿童瓣膜替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聪 朱平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6年44卷2期 138-1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尽早再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有效方法.我院自1993年6月至2004年7月共为34例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治疗,现将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超众 周新民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85卷26期 1849-18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旭 李金钟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7期 618-6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标准并分别确定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双瓣置换(DVR)的抗凝强度标准.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658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随访,分析随访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富皓白 朱洪生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21卷2期 147-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1989年1月~1998年12月双瓣置换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10年中207例患者施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机械瓣双瓣置换术。强调对重症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是围术期成功的关键之一。心肌保护运用仁济医院心肌保护液加山莨菪碱,心脏停搏后切开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力 石应康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年36卷8期 465-4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抗凝治疗的方法,以及抗凝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随访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整个妊娠期均采用口服抗凝药治疗(除1例曾停服半月外).国产华法林平均用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云飞 张宁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19年26卷9期 1074-10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酸米力农对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因风湿性心脏瓣膜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征 王莹 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7年19卷5期 364-367页ISTICCSCD
【摘要】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抗凝治疗.口服抗凝药物用于瓣膜病抗栓治疗疗效确切,但该类药物可透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尤其是华法林日剂量过大或在妊娠期6~12周使用该药时致畸风险更大;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不透过胎盘,但用于瓣膜病的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以席 黄方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10期 598-600,607页ISTICCSCD
【摘要】 资料和方法机械性溶血性贫血(mechanical hemolytic anemia,MHA)是心脏瓣膜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其产生的机制已有文献报道[1-3].既往MHA的发生率较高,随着瓣膜制作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杰 李斌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2年27卷15期 2364-23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的抗凝治疗方案及其对妊娠、分娩、胎儿的影响.方法:对17例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行抗凝治疗,采用低强度抗凝策略( INR 1.5~2.0),妊娠期全程口服小剂量华法林.调整分娩前后抗凝方案并观察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耀光 胡建国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1年19卷8期 680-6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术后不同药物治疗组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对瓣膜置换术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名患者随机分为A、B、C三个药物治疗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测定患者血浆血管紧张...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神经内分泌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夫川 窦友莲 等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年20卷11期 913-914页ISTIC
【摘要】 近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综合发展,许多患有心脏瓣膜病变的妇女得到了及时治疗并生存至育龄,因此妊娠不可避免.置换心脏机械瓣膜的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义须考虑抗凝药物对胎儿发育及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因此抗凝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涌 曹善云 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22卷2期 121-1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民航飞行员1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例及文献回顾,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鉴定水平.方法 介绍1例飞行员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该病的医学鉴定方法.结果 该飞行员2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脉压差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杰 张凯伦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1年13卷5期 668-6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妊娠期抗凝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38例次换瓣术后妇女妊娠期行华法林(<5 mg/d)口服抗凝.结果 38例次妊娠中,26例意愿性妊娠,12例非意愿性妊娠选择人工流产.意愿性妊娠中,3例自然流产,孕20周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占平 杨晓刚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34卷32期 35-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3个月以上的214例患者,在门诊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及D-二聚体检测,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同分为三组,INR< 1.5为Ⅰ组(65例);INR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地力江·阿不都热苏力 孙寒松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0年26卷2期 90-9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41例人工心脏瓣膜功能障碍(PHVD)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 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例采取股动脉插管左侧开胸,40例均经原切口,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38例行瓣膜置换术,使用机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盛 刘邕波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0年26卷2期 93-94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广泛开展,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导致的再次置换手术也日益增多.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行瓣膜置换手术987例,其中17例因机械瓣失功行再次手术,有8例为心内膜过度增生长入机械瓣口导致瓣叶开关障碍.现总结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晨俊 陈海涛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9年26卷6期 80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机械瓣膜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人工心脏瓣膜,但因其为机械异物,易产生血栓,故需终生抗凝治疗,并且由此产生抗凝的相关并发症(如血栓,出血等)也较多[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勇 陈恩碧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12卷7期 1042-10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5例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后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辨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其中生物瓣置换2例,机械瓣置换2例,1例辨膜成形.术前术后均给予强心,利尿,护肝,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伟 于洪涛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7年24卷5期 602-6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 85例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为A、B两组,定时分别检测其INR、D-二聚体浓度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并定时监测术后出血及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莹 刘雅玲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23卷27期 34-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1].此类患者病情危急,做好围术期护理尤其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伟 姬商义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6年13卷4期 594-5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对120例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抗凝监测,其范围控制在1.5~1.8.并对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旭霞 陈连带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25期 2409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变,须采用人工高级合成材料制成的机械瓣膜替换的手术称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本文介绍我院于2005年4月16日,成功地在全麻下行子宫下腹剖宫产后子宫切除以及在体外循环下行再次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一鸣 李任远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年21卷1期 26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病人女,40岁.1994年6月行双瓣膜置换术,置入27号CarboMedics二尖瓣及23号Medtronic Hall主动脉碟瓣,大孔对无冠窦.术后心功能逐渐恢复到I级.2年后病人开始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突发晕厥,伴胸骨后剧烈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伟 徐明星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年22卷4期 484-4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地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 75例置换人工机械瓣膜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为A、B、C 3组.术后定时分别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D-二聚体浓度、抗凝血酶Ⅲ活性(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月平 罗德源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年21卷5期 263-26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报道一种双瓣膜置换术中扩大细小主动脉根部的手术方法和结果.方法 7例双瓣膜置换术中细小主动脉根部(瓣环直径17~20 mm)者,将斜行的主动脉切口经左、无冠窦交界呈倒"Y"形向二尖瓣前叶切开,切除二尖瓣叶时保留3~5 mm宽的前瓣叶组织...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主动脉瓣;心脏瓣膜,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国奇 朱晓东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4年20卷3期 145-14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4 505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病人的远期临床结果随访,全面评价国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远期疗效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抗凝治疗现状,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1976年5月至1997年5月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4 505例,共置换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奇 王蕊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z1期 130页ISTIC
【摘要】 <篇首> 目的本文报告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伴发左侧隐性旁路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国奇 朱晓东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3年19卷4期 193-19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随访5 506例次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远期临床结果,全面评价远期疗效.方法 1976年5月至1997年5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手术5 506例次,共5 279例病人,其中男2 768例,女2 511例;平均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新 吴若彬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3年19卷4期 208-21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期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941例病人进行瓣膜置换术,其中24例同期进行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占瓣膜置换病人的2.55%.24例病人中女17例,男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英 李英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9期 22-23页ISTIC
【摘要】 <篇首>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方式.在心脏不停跳下瓣膜置换术,能更好地保护心肌,减少术后并发症.我科于2000年8月~2001年4月对1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力 石应康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5期 260-26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及华法林浓度等指标,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病人血浆凝血酶原、华法林血药浓度、凝血因子VII活性、国际标准比值(INR)、口服华法林剂量及临床并发症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