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2
- 3
- 6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佩玥 吴立东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985-70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商业造林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缓解战略,对碳中和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林产品立地经营阶段详细的碳排放清单及碳足迹仍未见报道.通过对广西的国有林场桉树人工林立地经营原始数据进行调查,本研究创建了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桉树生命周期清单,涵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冠明 李万年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4卷3期 376-38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分析6种林分密度和2种林分起源下1~7 a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每hm2蓄积量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探索一定密度范围内巨尾桉的最适林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岗岗 刘伟霞 等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35卷3期 185-192页
【摘要】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嘉雯 林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6932-69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影响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桉树人工林生产力以及经营水平和合理利用树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收集我国3个桉树人工林种植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关于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对海拔、林分密度、林龄、年均温和年降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林 刘效东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3期 213-2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数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 其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回顾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背景、历史、现状及其进展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大伦 沈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7期 5025-5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0期 2308-23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杨树人工林总面积达700万hm2,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杨树人工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是世界杨树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中国杨树栽培区区划、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无性系及其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杨树在立地质量评价、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文化 田大伦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4期 695-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撂荒是传统杉木经营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植被的自然演替来恢复土壤肥力,从而实现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通过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撂荒后1~5a 内的植被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定位观测,重点分析撂荒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对策和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忠升 邵明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640-1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多年生林草地,出现了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现象.退化土壤反过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将导致植物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林草植被的长期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这已成为当前林草植被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李雅素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3期 444-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普遍采用的短轮伐期萌生复壮的经营方式会使刺槐人工林在多代萌生以后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树种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导致土壤养分平衡失调.根据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地的研究表明,刺槐从土壤中年吸收养分量以Ca最多,N次之,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教君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2期 1689-16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次生林是中国森林的主体, 在结构组成、林木生长、生产力、林分环境等诸多方面与原始林和人工林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经营好次生林对中国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实施及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次生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全 徐德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5期 609-6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充分考虑坡地人工林冠层结构特征和叶面积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分别相邻树冠遮荫和目的树冠遮荫对树冠内辐射场的影响,建立的人工林冠层辐射场模型,可模拟树冠内任意点,在一年内任一时刻内的辐射及其直接和散射分量,以及以1 h为步长的日总辐射等,为人工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辉 周广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4期 420-4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丰富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是了解各类森林材积准确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将这些资源用于估算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不仅对于科学地指导森林的经营管理,而且对于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是区域尺度的生产力模型验证,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落叶松(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梅 潘辉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5卷2期 159-161页ISTICCA
【摘要】 地位指数是立地质量相对于具体树种的数量化反映,也是森林经营和收获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编制福建省火炬松多形地位指数,根据收集的火炬松人工林优势木树干解析资料,采用Sloboda树高生长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拟合出火炬松优势高生长模型.精度检验...
【关键词】 火炬松;Sloboda树高生长模型;多形地位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东 刘桂荣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4卷2期 166-169,177页ISTICCA
【摘要】 根据生态环境学和现代森林病理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死的难题,搞清了樟子松枯死的起因与机理.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技术对策,为经营樟子松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颖 刘万丽 等 《科技视界》 2013年15期 181页
【摘要】 杨树人工造林在林业建设特别是防护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广先进实用的杨树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技术,把杨树人工造林技术的重点从扩大面积转到提高单产和质量上来,变粗放式生产为集约经营方式,把杨树病虫害治理转变到预防上来,以提高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晨 闫文德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5期 161-166页
【摘要】 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喀斯特城市贵阳市的亮叶桦+意杨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生物量、林分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生亮叶桦和意杨单株生物量分别为9.54kg和7.03 kg;林分中乔木层生物量为4.03t·hm-2,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福科 黄新会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17卷2期 393-398页
【摘要】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桉树的化感作用是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咏祀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9卷4期 348-351页
【摘要】 为了研制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对恩施州的8个县市进行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利用调查资料拟合的树高--年龄导向曲线回归方程为:H=101.39-7.32/A,其离回归标准误SH/A=1.0m,相关系数r=-0.996.由拟合的树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奕清 刘长春 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5卷5期 37-39页
【摘要】 针对重庆林业发展战略和桉树引种生产现状,提出了重庆西部发展速生桉树人工林的有利自然资源、引种培育与规划设计、分类经营与定向培育等可持续性战略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林红 《西藏科技》 2004年11期 11-15页
【摘要】 人工林业是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森林.随着人口增加,对物质需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使天然林数量锐减,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最大限度地从自然中获得森林资源,人工林的营建得以迅速发展,人工林已由林农的自发经营行为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701071739 四川 S791.270.6 基础研究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2006年
【成果简介】 杉木人工林经营技术过去多侧重某些单项技术的探索与试验,对大范围生产经营技术缺乏系统性与配套性。该研究以四川杉木分布区为范围,应用现代多种最新技术和方法,从理论与生产的结合上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以地位指数为尺度的新的经营数表体系,使经营数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701071216 四川 S758.62 S753.7 基础研究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06年
【成果简介】 根据树木生态学和测树学原理、树木胸径与立木密度相关规律,按林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营养面积确定每亩保留株数。据此而编制了杉木、柳杉林系列经营数表,同国内外相比,编表数量多、方法独特,样地样木多,建立不同间伐强度试验样地200多个,用于检验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荣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690-7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索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可为森林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基础.本研究以广西4个地区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功能优势值,运用相关分析、自动线性建模和方差划分等方法,分析了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郑路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3期 854-8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和养分贮量分配特征,可为其地力维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广西南部马尾松人工林皆伐林地采用样方收获法获取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测定其养分含量并计算养分贮量.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秀雪 高国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5期 1198-12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林下植被去除处理对2015年生长季土壤呼吸、土壤5 cm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动态以及细根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同清 彭晚霞 等 《生物多样性》 2010年18卷4期 355-3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不同退化程度石漠化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恢复植被,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类森林的物种组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