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1
- 4
- 6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慧梅 占志 等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34卷3期 252-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选修心理学的本科医学生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于2017年6月通过横断面调查法,以67名选修心理学课程的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将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莉 罗羽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5卷1期 110-112页
【摘要】 在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健全人格对帮助医学生学习成长,提高医疗卫生行业水平质量愈发重要.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与健全人格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通过分析当前医学生人格特点以及问题倾向,利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开设指导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尚睿娴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2011年
【摘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静敏 谢波 等 《现代医学》 2022年50卷6期 755-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策略与实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院临床实践的3个年级377名专硕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霞 《校园心理》 2018年16卷4期 291-292页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各高校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保健相关技巧,塑造健全人格品质.但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注重心理的负面信息,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一种误导,“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课程的开设是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17卷2期 149-1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讲授<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并且在课前与课后两次使用16PF量表对选课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测查.结果 学生主观报告该课程对于有效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在16PF测试结果上,除一项因子有显著性变化外...
【关键词】 人格教育;心理健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四妹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35卷23期 150-1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中职生人格优势、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乐观态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中职生进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课程干预,授课前后采用美国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著作中的"24项人格优势测验""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年11卷1期 44-48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通过采用卡特尔16PF、SCL-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济连 江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7卷2期 5-9页
【摘要】 大学生心理处于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一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阳 臧晓莉 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89-90页
【摘要】 意象对话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本土发展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它以意象为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下对下”深层次的交流,以达到化解消极情绪、消除情结、深入探索自我、整合人格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在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尝试开设意象对话技术课程的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斌 邱致燕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1期 20-21页
【摘要】 分析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医学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明确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整体观念和素质教育,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体系,以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茜 林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7期 7-9页
【摘要】 创生教育是指教师将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与智慧和人格的创生过程相融合,在让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得到创生的同时,自身的智慧和人格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创互生,形成和谐共进的教育生态环境。本文立足于创生教育理念,追溯了创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丹 纪忠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2期 24-25页
【摘要】 一、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的内涵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确定一个辅导主题,学生以自身期望达成的目标为先导,以寻找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为焦点,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活动课课程类型.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基于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和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胜琴 邵翠萍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26卷12期 1670-1672页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心理>课程与教材建设,为编写临床护理心理教材提供依据.方法:调研医疗卫生单位护士对心理护理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近5年护理心理学教材编写现状,找出问题所在.结果:普遍认为<护理心理>课程开设十分重要,患者心理护理需求率高达9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桂花 谢博 等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3年4期 60-64页CA
【摘要】 目的探究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的特点与关系。方法从某医学院校随机抽取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各150名,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结果(1)非医学专业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高于医学生(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4期 24-26页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需要更深刻地思考自我与社会,更理性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学会面对生活。高中心理活动课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高中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既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大庆 都三强 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136-137页
【摘要】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身心发展保障的课程,已成为人文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尊重人格主体性与差异性的前提下,运用心理学理论、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方式将心理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与人文素质的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24卷12期 1516,1529页
【摘要】 <篇首> 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帮助患者和心理障碍患者纠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人格,以便使之有效地适应环境并且更加具有创造力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以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传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14期 43页
【摘要】 语言学家说: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社会学家说: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及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伦理学家说: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的感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22期 45-46页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依托特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芬 《教育与职业》 2011年2期 86-88页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海波 王瑜萍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年01卷1期 56-58页
【摘要】 创业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个体的创业心理品质对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作用.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创业教育应该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作为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向实践水平的转化,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晓霞 《医学信息》 2009年22卷8期 1431-1433页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呈指数增长,信息检索课进入了全新的教学环境.成功地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本文从学生心理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医药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枫 王娟 等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17卷5期 997-999页
【摘要】 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医学心理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路,根据学科目标的要求,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琪安 王富珍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25卷1期 135-136页
【摘要】 <篇首> 中等职业教育中护理专业开设心理学基础课程已多年,该课程主要是以心理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知识框架,辅以部分护理专业特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同时,能够运用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荣婷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18卷16期 649-649页
【摘要】 <篇首> 近两年来,国家教委发布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本院自2001年开始开设了心理学课,所用的教材是师范院校普通课通用教材,它将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加强了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但是,教材有一个明显不足,即只注重认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鹏 《心理月刊》 2019年14卷11期 40-41页
【摘要】 形成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新方向.本文以积极心理品质理论为指导,提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即从学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19期 19-21页
【摘要】 <篇首>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不以学生掌握了多少心理学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它是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困惑和心理发展需求组织课程内容.每一堂课围绕某一主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辉杰 《心理科学》 2003年26卷2期 362-363页
【摘要】 <篇首> 1 引言综合有关报导,德、法、意、以等国50%-80%的公司企业采用笔迹分析进行人员选拔;美、英也有8%的公司企业在人员选拔中采用笔迹分析.在Nevo看来,笔迹心理分析是一个有效的预测职业成功的工具.Satow等人的研究证实了格式塔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