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6
- 4
- 3
- 1
- 1
- 6
- 6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唐浩 李晨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年27卷11期 1020-10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人格特质及其与心理渴求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复吸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方法 以315例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施测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和药物渴求问卷,来了解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人格特质因子、脱毒期对毒品的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昆宏 崔展宇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年35卷12期 936-9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某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的人格特点及其与离职意愿的关系.方法 于2013年5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传染病医院不同科室的366名医护人员,收集医护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基本信息,对其进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和离职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先 《中国学校卫生》 2011年32卷5期 615-6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近些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和家庭与生活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萍 张晓东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0年26卷4期 396-3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解障碍者人格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西省太原市选取9个社区的老年人群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MCI)232例,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周荻然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29卷3期 299-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新生675名(男生306人,女生369人)和研究生新生155名(男生76人,女生79人)应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人格状况评估,并与全国大学生常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雪红 吴枝兵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30卷4期 362-3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优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未来的时代精英.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于帮助更多有志青年的成才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学习成绩优秀是成为优秀大学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2].大量研究表明,包括人格特征在内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是造成学习成绩优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宏 肖泽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年16卷8期 767-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从DSM-Ⅲ(《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诊断体系建立以来,将人格障碍作为独立的一轴发展成全新的诊断思路,与此同时开始了对人格障碍共病问题的关注和对轴Ⅱ各型人格障碍诊断的独立性的重新审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雁 梁虹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年14卷8期 747-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以及与临床医学系女大学生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潍坊医学院护理系女生272名,临床医学系女生29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16PF)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太生 肖琳琳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年12卷1期 91-92,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韦 朱云霞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年11卷1期 7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个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轻骑 周建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年10卷3期 232-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98例应届生为对象,应用16PF人格测验,气质测量工具(STI、TT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考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文理科学生的16PF的人格特质有明显的差别;判别分析和多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晓梅 谭崇阳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年32卷6期 504-5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航天发射参试官兵的人格特点,为航天发射参试官兵的心理选拔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某卫星发射中心在位的324位官兵进行测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航天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盛霖 程敏锋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0年23卷8期 681-6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与焦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人格特征的异同.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分别对4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和6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组与焦虑症组躯体化因子评分分别为(2.71±0.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许毅 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1年8卷3期 180-18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16PF在潜艇人员选拔中的应用价值及潜艇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的Cattell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244名潜艇人员进行测量,并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结果潜艇人员的乐群性(A)、恃强性(E)、兴奋性(F)、幻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俐 任辉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16卷2期 5-6页ISTIC
【摘要】 采用卡氏16项个性因素对78名优秀护士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护士比较,她们具有低敏感性、安详、机警、果断的人格特征;同一般女性相比,她们具有高敢为性、高实验性、高独立性、高自律性、低恃强性、低怀疑性和低世故性的人格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历晓洁 《工企医刊》 2014年27卷1期 626-627页
【摘要】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加强护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医院需求的差距,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护理实践课有助于学生获得和提高直接经验,学会关心、参与,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正华 孙楠 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年22卷12期 5342-534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两组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个体施测与团体施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的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均未达平均水平,其中,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得分分别为20.2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异凡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4期 1575-157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因素对高职生人格特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对照分析单亲大学生和非单亲大学生16个人格因素的差异.结果:单亲大学生和非单亲大学生在忧郁性(O)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世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4期 40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24岁.小时候不愿上幼儿园,父母送她去时,每每哭闹.后来直到上大学,仍恋家严重而无法住读.生活中她凡是都依赖家人,缺乏独立性.去年报考研究生时,因找不到具体考位,而慌张着急,乘车向远离学校十余里的父母求救,而延误考试时间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