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4
- 2
- 2
- 1
- 1
- 6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喆 陆清岚 等 《心理科学》 2025年48卷1期 118-128页
【摘要】 音乐活动是引发自发社会影响的人类活动之一,伴随音乐的人际同步活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能够对个体之间的社会联结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在人际同步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上,探讨范围较为单一狭窄.社会联结是包括了亲社会行为在内范围更大的涵盖...
【中文期刊】 术鑫迪 刘菡茵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5年33卷3期 439-451页
【摘要】 通过同时记录社会互动中多名个体的脑信号,超扫描研究普遍观测到个体间脑活动信号的同步性(inter-brain synchronization,IBS).通过共同表征和相互预测机制,个体间相似的感觉输入、运动输出和注意唤醒等间接因素以及个体间...
【中文期刊】 李俊朋 周临舒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4年32卷7期 1179-1194页
【摘要】 音乐在人类进化中的价值可能与其社会功能有关.研究表明,音乐聆听和联合音乐活动促进了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技能的发展.为了解释这些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认为音乐通过情绪感染提升了个体的共情和积极情绪体验,其节奏产生的夹带作用促进了人际同...
【中文期刊】 韩逸雪 卢克龙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12卷4期 239-256页
【摘要】 同步性是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特征,人际同步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个体发展、群体合作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人际同步中不同的社会机制、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循环式人际同步综合模型,以揭示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人际同步...
【中文期刊】 马昕玥 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30卷6期 1317-1326页
【摘要】 同步作为集体仪式的核心要素,对群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同步是一种特殊的协调行为,具有锁时锁相的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步能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具体的促进机制包括神经生理的激活、社会联结感的增强、认知灵敏度的提高和积极情绪的唤起,学...
【中文期刊】 戴晓妍 胡谊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30卷9期 2078-2087页
【摘要】 人际同步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言语特点、行为表现、生理指标以及神经生理活动在时间上出现重合的现象,得益于近10年内技术上的突破,研究者开始对心理咨询领域的人际同步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索,试图从该视角揭示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访双方的互动模式和同盟...
【中文期刊】 成晓君 刘美焕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1年29卷11期 1993-2001页
【摘要】 如何从神经生理层面刻画教育活动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动态性是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人际神经科学视角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这一新兴的视角通过记录和分析进行同一认知活动时两人或多人大脑活动之间的关联,来揭示大脑活动的群体模式.目前,人际...
【中文期刊】 张如倩 刘洁琼 等 《心理学报》 2019年51卷9期 1007-1017页
【摘要】 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被广泛用以探究公平行为,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博弈中某一方决策行为和神经机制的探讨,但是人际公平可能是互动双方重复博弈的结果.因此只考察单个大脑活动,并不足以揭示由互动双方共同完成的社会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因此,本研究结合修改版...
【中文期刊】 赵丽华 李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3年31卷3期 274-2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际同步在个体构建社会交流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回顾文献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认知和情感不同层面都表现出人际同步减少或中断.进一步的神经影像证据发现,ASD儿童与同伴之间大脑同步性协调反应降低或中断,...
【中文期刊】 王丹 付雨佳 等 《心理学报》 2024年56卷8期 1047-1060页
【摘要】 情绪感染是社会凝聚力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催化剂,它能够促进个体间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同步.传统研究多从个体角度出发,考察社会情境对情绪模仿的影响,但人际情感交流远不止单向模仿.本研究首次采用EMG超扫描技术,结合双人互动范式,模拟真实社会互动,...
【中文期刊】 刘蕾 李亚楠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3年21卷5期 600-607页
【摘要】 动作同步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的动作同步研究大多涉及单个肢体/物体,本研究设置需要双侧肢体协调的踏步任务,使用近红外超扫描技术同步采集互动双方的大脑活动,探究单人协调与动作同步(同相和反相)的大脑激活方式以及行为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动作同步; 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 超扫描;
【中文期刊】 张定富 吴秋芳 等 《癌症进展》 2017年15卷2期 166-16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同步放疗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n=42)和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
【中文期刊】 蒋文君 周维玲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15期 1-3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中文期刊】 包爱娥 陈玉梅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41卷4期 393-394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近年来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人际沟通则是社区护士工作目标的桥梁[1],如何提高社区护士的沟通能力、增进社区护士对患者的了解、进而提高社...
【中文期刊】 石寿森 刘志敏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年4卷3期 175-176页 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用艾森克(EPQ)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肢体残疾的临床医学系本科二、三年级大学生和同期入校、同步学习的肢体健康的临床医学系本科学生进行测试,将所得材料统计分析....
【中文期刊】 柳璐 张红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8卷1期 59-62页
【摘要】 通用能力是在各种情境下可迁移使用的能力,它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借鉴英国BTEC通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通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
【中文期刊】 王如利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18期 53-54页
【摘要】 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从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着重强调医疗人员思想素质的提升,使医院的改革建设能实现技术与政治思想层面的同步提升.创新政治思想工作建设也是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发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优...
【中文期刊】 陈北秀 骆爱萍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年24卷5期 1177-1179页 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 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应用自行设计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在入院和出院时评定病人情绪...
【中文期刊】 胡玉琴 李惠娇 等 《现代医院》 2010年10卷z1期 145-146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60例患者心理状况的测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同步进行的方法.结果 除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阳性项目均高于常模(p<0.01或0.05),其中...
【中文期刊】 焦文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2期 41页
【摘要】 <篇首> 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繁重的课业压力,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复杂的人际交往等因素,导致一些中学生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解决往往显得不太现实.在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经历中,我深感图书馆...
【中文期刊】 苏淑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30卷11期 1289-129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中文期刊】 王传永 李文 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24期 157-1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方法:将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邀请家属同步参与.干预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