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9
- 35
- 4
- 1
- 1
- 12
- 8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众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9期 788-7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们针对肥胖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痰湿内盛的病机特点,使用中药,从痰论治46例,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杰 陆语迪 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7期 989-992页ISTIC
【摘要】 从痰论治的中风证型有风痰阻络证、痰湿蒙窍证、痰热(痰火)闭窍证、痰瘀互结证、痰热腑实证、气郁痰阻证、风痰瘀阻证,分别应用导痰汤、涤痰汤、黄连温胆汤、四物温胆汤、硝黄温胆汤、十味温胆汤、桑钩温胆汤治疗.风痰盛者,加半夏、白术化痰熄风;湿痰盛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兆峰 齐元富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1期 2053-2056页ISTICCA
【摘要】 痰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肿瘤疾病过程中的痰应为广义之痰;痰浊为癥瘕积聚形成的必然因素,与肿瘤发生存在必然联系.各种原因引起的痰气交阻、痰瘀互结、脉道不通、积聚内生,是肿瘤产生的重要机制.肿瘤形成后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及气血津液的运行,更易生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梅 范玉强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1期 24-25页
【摘要】 总结栗锦迁教授从痰论治眩晕的临床经验.栗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多与痰湿有关,临床采用辨证论治,用苓桂术甘合泽泻汤加减治疗痰湿上蒙型眩晕,用当归芍药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上扰型眩晕,皆获良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应珉 刘明 等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2期 205-20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恶性肿瘤与痰有密切关系,痰浊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病因和重要机制.在恶性肿瘤及转移的治疗中,以扶正为基础,重用生半夏、生南星、生牡蛎;擅用全虫、蜈蚣配服胶囊通络散结,控制癌瘤;辨证使用活血化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耿圳 徐慧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22期 24-25页
【摘要】 从痰的概念、诊断标准等切入痰证简要,并从痰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从痰论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常见病症依据,论述如何选用常见化痰药物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平 孙扶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8期 1546-15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庞国明从痰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提出“痰病致消”论,认为“肥壅”是2型糖尿病的萌发土壤;痰浊、痰热蕴化酿成的过程是2型糖尿病病程中的始动因素;痰遏中土、土壅木郁、津精布运失常、谷精滞壅血中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环节;痰热耗津损气、气阴受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矫健鹏 康宁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5期 1696-1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在痰证理论和胃癌痰浊污染学说的基础上,将其与胃癌前病变的诊治相联系,阐述了痰为胃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提出了胃癌前病变的促癌微环境假说,论证了痰浊是构成促癌微环境的物质基础,列举了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消痰和胃八法及其具体方药.文章为胃癌前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晶钰 张璇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9期 2076-20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胃癌原发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及短期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更早期更及时防治胃癌侵袭转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研究证实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前提.根据前期研究中运用金龙蛇制剂从痰论治胃癌结果,从细胞上皮-间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厚睿 孔明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年26卷7期 1564-1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治疗对老年痴呆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从痰论治本病具有鲜明的特色.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用方药、体质特征及化痰药物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应将痰邪作为本病的研究专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可以痰邪为中心进行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医杂志》 2009年50卷9期 784-7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文泉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研究多年,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治在遵循中医传统认识基础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宪锐 商建伟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2期 211-214页ISTIC
【摘要】 傅山(又名傅青主)在治疗不育症方面,一是从脏腑出发:以肾为中心,兼顾他脏;二是从气血精出发:注重调气,兼以补血固精.另外注重辨证论治,不拘泥以一脏,并提出了男子不能生育的六种病因:精寒,气衰,痰多,相火盛,精少,气郁.注重从痰论治,使男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慎洋 周良柱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11期 1934-1936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从痰论治对冠心病抑郁状态患者的症状及HAMD评分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本院60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药物口服,加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每片含二盐酸氟哌噻吨0.5 mg和盐酸美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倩倩 贺三美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2期 25-26页
【摘要】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 邢淑丽 等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7期 1318-1319页ISTIC
【摘要】 邢淑丽教授认为咳、痰、喘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中痰又是其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产物和关键致病因素,其将痰分为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强调痰瘀同治,认为祛痰以治气为先,同时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痰湿隐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索真真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7期 1273页ISTIC
【摘要】 慢性心功能不全多因年迈体虚、劳倦内伤、情志失调、饮食失节等引起痰浊阻络所致.从痰论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法包括行气祛痰法、温通除湿法、活血祛癖化痰法、补肾固本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俊英 徐立然 等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1期 81-82页ISTICCA
【摘要】 根据临床经验,探讨女性痰湿型压力性尿失禁的辨证论治.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立法选方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痰湿内蕴、痰热蕴结、痰浊壅肺、气郁痰阻四个证型,并阐述相关施治方法以及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珠 《新中医》 2010年42卷9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朱丹溪是金元时代四大家之一,其学术上溯经旨,下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诸家学说,汇集百家精要自成一家.丹溪学术倡养阴大法,亦长于治气、血、痰、郁等杂病,治痰尤具特色.其"从痰辨治"理论应用广泛,验之临证,颇有实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铮 孙宏新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3期 396-398页ISTICCA
【摘要】 痰邪乃正气不足,津液输布失司,水湿凝聚而成.由此而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气滞血瘀,痰气交搏,痰瘀互结,络脉不畅,癌症则生.痰在癌症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癌应从痰而治.本文试从由痰致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进展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子葵 李岩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年3卷12期 363-364页
【摘要】 列举古代医家对痴呆病处方用药,分析方中的辨治思路和用药,认为痰湿存在痴呆病的各阶段,即是标又是本,处方用药时多加用化痰药,值得临床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海杲 李美萍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12期 90-91页
【摘要】 痰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内容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如肥胖病、癫痫、瘰疬、痰核、瘿瘤等.其病机主要是湿、痰、水、瘀结聚所致.在治疗妇科病、小儿杂病(摆头运动症、哭笑无常)皮肤病、眼病等病证方面,还有"从痰论治"的治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瑞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22期 185页MEDLINE
【摘要】 本文运用丹溪学说中“阳有余阴不足”及“百病兼痰”的重要学术思想,从“养阴安神治失眠”、“从痰论治医卒中”、“泻南补北治痿病”、“滋阴潜阳疗头痛”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自己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36期 191页
【摘要】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且长期服用苯二氮类已产生耐受的老年失眠症患者42例,采用数字表法设观察组,服用涤痰汤加减,每日一剂.采用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于治疗前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靖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5期 111-111页
【摘要】 目的:提高中医治疗神志类疾病的疗效.方法:化痰为主,配合调理脏腑,开窍醒神,安神定志之法.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轻症基本痊愈.结论:抓住痰浊产生的原因,灵活遣方用药治疗神志类疾病明显提高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玲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26期 163-164页
【摘要】 从方剂和临床学的角度,探求二陈汤类方的发展规律,旨在发掘历代医家治疗痰证之二陈汤及类方的应用,为各种疑难病证的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海玉 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14年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中医药在脂肪肝的证候规律、辨证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从痰论治方面进行了不少临床、实验研究.本文探讨整理从痰论治脂肪肝的机制.首先就历代医家从痰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安立辉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难治型的银屑病(如斑块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脓疱型的银屑病)在逐渐增多,恩师王玉玺教授在从血论治基础上发展从风论治,从毒论治银屑病,笔者回顾恩师既往病案,结合近5年临床实践,观察并总结了从痰论治银屑病的辩证思路,在从血论治基础上加用化痰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春杰 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洵 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痰浊为导致咽喉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以无形之痰、皮里膜外的结节和败津腐液三种形式上扰咽喉为病.热盛痰壅、气郁痰凝、阴虚痰扰、气虚痰阻为痰浊的病机.痰浊作为病理产物,可附气血、循经脉上达咽喉,结为痰浊之患.局部症状表现为咽喉哽哽不利、异物感、痰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西俭 2010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正>疑难重症是两个概念的合一疑难病:诊断、治疗困难的病证.重症:病情严重的病证.二者常合一,而且不论中西医学,处理疑难重症的能力历来是评价医师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上世纪90年代曾召开过几届全国中医疑难重症诊治经验研讨会.中医书刊上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士敬 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目前肝病的一些疑难杂症(例如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慢性肝炎残留黄疸、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肝源性糖尿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使用常规辨证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我们按照中医"异病同治"治疗原则,用中医痰湿学说理论为基础,把这些疾病穿在在一起,通盘考虑...
【关键词】 肝脏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品康 2009年
【摘要】 胃癌术后高复发转移率是目前胃癌治疗的瓶颈,笔者在从痰论治胃癌多年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痰污染理论",阐释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并从临床及实践进行验证该理论的科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品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 2007年
【摘要】 本文就胃癌与抑郁症相关理论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①胃癌伴发抑郁症研究现状.②从痰论治胃癌伴发抑郁症依据.③痰论治胃癌伴发抑郁症的作用.④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对从痰治疗胃癌伴发抑郁症是胃癌-痰证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痰解释胃癌的生物学进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学杰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病因病机我们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痰浊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是饮食因素.饮食失常,常常损伤脾胃而壅热生痰,古人认为胸痹者(冠心病)多因"聚津生痰"、"痰浊阻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祖辉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习班 2006年
【摘要】 老年痴呆系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 (VD)、混合性痴呆等.该病为神经退行性和血管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证.属中医:"呆证"、"痴证"、"喜忘"、"郁证"、"痴呆"等范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戴芹 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温肾化痰方结合科素亚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6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共治疗6个月.2个月为一疗程.2月后和6月后分别检测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桂娟 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中医学认为,心藏神而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司血液运行.临床上与中医学之"心"相关的神志病变和血脉病变,又多见痰浊或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古今临床上结合运用化痰法治疗心病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品康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 2002年
【摘要】 痰在胃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癌为有形之邪,朱丹溪云:"人上中下有块者,多属痰",因此研究消痰散结治疗胃癌是直接针对病因的重要手段.1.胃癌从痰论治理论论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宗歧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 2002年
【摘要】 一、癌症从"痰"论治中医认为"百病多由痰作崇","怪病从痰论治".在这里中医所谓的"痰"既是病理的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系.同时中医又把痰分为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也即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有形之痰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孟德玉 全国中医药心脑病中药用药临床评价研讨会 1998年
【摘要】 对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症的住院病人82例,均从痰论治,全部用"蠲痹Ⅰ号"方观察治疗.结果:显效66例.有效16例.提示"痰浊"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产物,辨证与辨病的结合对开发现代中成药制剂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