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1
- 50
- 8
- 1
- 1
- 14
- 13
- 12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和琪 陈继鑫 等 《河北中医》 2024年46卷8期 1374-1377页ISTIC
【摘要】 阴阳学说是《内经》中的经典理论,其承《易经》思想,崇尚"阳主阴从"观,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强调临证之时扶阳,反对寒凉伤阳,谋求阴阳交会平衡.《内经》重阳思想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影响颇深,蔺道人认为,气滞血瘀为伤科发病病机,责在阴阳失衡,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奇 俞欣伟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47卷8期 552页ISTIC
【摘要】 《仙授理伤秘方》(以下称《秘方》)是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所著,成书于公元841~846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科学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三节,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它以气血理论为立论依据,详细论述了骨折、内伤、伤筋等骨伤科疾病的分类和治疗.《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培荣 江蓉星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3期 78-79页ISTIC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多处提到填疮用的“风流散”已佚.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用药思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去探讨佚方“风流散”的药物组成.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风流散;药物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国星 桂珣 等 《江西中医药》 2018年49卷5期 12-16页CA
【摘要】 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序言透露的历史及蔺氏轶事,查阅相关时期历史文献,并对宜春当地历史、人文、地理及宗教初步考察研究,分析序言中涉及人物,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发生的历史事件,并简略分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部分用药特色.序言中所说的蔺道人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圣超 李红旗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18年27卷14期 2497-2498页CA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唐代蔺道人所著.据考证,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著作[1-2] ,确立了骨折治疗总的原则和方法 ,初步确定了骨折的诊断方法 ;创立了骨折整复最重要的手法,即拔伸与捺正;创立了骨折的内外用药原则、方法 和宜忌;创立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锦华 曹惠英 等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10期 1385-138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外用药的理法方药经验.方法 建立外用方数据库.结果 外用方12首,其中有名有药的外用方只有11首,共用到药物68种,热性药35味,寒性药17味,平性药14味.解表药使用最多,以生葱、荆芥使用最频繁,各使用4次,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锦华 曹惠英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14卷9期 80-8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外用药的理法方药经验.方法:建立外用方数据库,分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外用药的特点.结果:书中外用方共12首,其中有名有药的外用方只有11首;用药68种,其中热性药35味,寒性药17味,平性药14味.解表药...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外用药;用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光 唐勇 等 《四川中医》 2009年27卷1期 40-41页ISTIC
【摘要】 本文探究并发掘蔺氏伤科中"气血"学术思想,认为蔺氏奠定了中医伤科学的"气血"理论框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惠英 杨锦华 等 《河北中医》 2004年26卷4期 271-2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由唐代骨伤科医家蔺道人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对后世骨伤科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创伤骨科之奠基石".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剂;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丽红 温玲 《江西中医药》 2017年48卷9期 16-17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疗痹证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研读及相关文献的查阅研究,笔者在他人总结此书学术特色基础上,发挥已见.结果:笔者发现后人对此书多从理伤正骨、内治伤损、分期治疗、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探讨,但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蔚雯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12卷2期 57-5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下称<理伤续断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作者为唐朝的蔺道人.全书共分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理伤续断方及治伤损方论3个部分[1].书中载方50首,用药139味.在这部著作中,蔺氏创造性地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洪波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4期 4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该书介绍的牵引、复位、夹缚、扩创、填塞、止血、缝合诸术和有效验方,合理实用.本文就该书与现代治疗观的联系,浅谈体会如下.1 逆次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嘉欣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24期 329-329页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全书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记载了骨伤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其中骨折的治疗最为详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该书对骨折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伟 《湖北中医杂志》 2015年4期 36-37页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是由唐朝蔺道人所著,是中医骨伤科历史上第一本专著。该书虽然篇幅不长,仅约两万字;但内容丰富,建树颇多。其中对正骨外治法的贡献尤其突出。该书虽然历时久远,但这一部分内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该书中的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思全 《医药前沿》 2012年02卷14期 328-328页
【摘要】 <篇首>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理伤续断秘方>.作者蔺氏在<序>中说:有人问某姓名,曰:"蔺道者".据<序>中记载,蔺氏唐代僧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本书为唐武宗会昌1 - 6 年间,即公元841 -846 年间作著,由于道人"闭门不通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天喜 李响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11期 8-9页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唐代蔺道人所著,全书三章,收方剂45首,用药160余种.总结了理伤正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记载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药,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与用药的基础,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侠 闫方杰 《湖南中医杂志》 2009年25卷5期 96-97页
【摘要】 <篇首> 撰于公元841~846年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唐代的蔺道人所著.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以下简称"口诀"),在这一部分中有43段条文;第二部分为"方论";第三部分为"又治伤损方论".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医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卿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23卷2期 21-23页
【摘要】 本文从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重点介绍了蔺氏治疗骨折、脱位、筋伤、内伤等骨伤科常见疾病的经验.并用现代中医骨伤科的理论观点发掘了蔺氏的学术思想,客观地评价了该书对骨伤科的贡献.将其治疗骨折、脱位的方法概括为麻...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骨伤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纪鸣 《中医文献杂志》 2003年21卷4期 30-31页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所附的无名氏序言,首次提到了"蔺道者"这个人物.当代医史界写成"蔺道人",并对无名氏序言中所说的蔺道人是该书的作者,是唐会昌间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从医序的写作体例和此书内容两方面,认为"蔺道人"极可能是北宋中...
【关键词】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作者考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维维 刘小敏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4期 523-526页ISTIC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为两大章节,第一章节为"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主要论述治伤14个步骤及各种整骨方法,方药应用等;第二章节为"又治伤损方论",叙述了扑打伤损的用药次序.该书建立了骨折基本...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骨伤科;骨折整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天骄 王育林 《中医学报》 2022年37卷2期 231-235页ISTICCA
【摘要】 四物汤的源头很可能与《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有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四物汤首次正式成方,用于治疗外伤瘀血.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则用之于妇产科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收录是四物汤得以流传的标志性事件.金元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道情 欧梁 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年28卷11期 26-29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治伤组方规律.方法:整理《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内服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构建组方数据库,并利用该平台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葛馨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4期 591-593页ISTIC
【摘要】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所载10首外用方(外用药63味)和36首内服方(内服药107味),分析其用药特点,可归纳为: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重视损伤早期清创及后续治疗中的局部用药;外用处方中多选用味辛,性温,归肺、肝、胃经,功效为祛风,散...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骨伤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葛馨 王红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34卷5期 395-397页ISTIC
【摘要】 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书中记载了10首外用方(使用中药63味)和36首内服方(使用中药107味).近年来,内服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蔺道人对于损伤“内治法”的运用规律和辨治特色,如分期辨治规律和用药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周丹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0年01卷7期 6-7页
【摘要】 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骨伤科专著.书中总结了唐代以前的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其成就.奠定了中医骨伤科病证的诊治原则和具体方法,如四大经典治疗方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同时还包括有手术疗法,...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医骨伤;手术学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一林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 2007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蔺道人的关系,探讨其学术特点及实用价值,并详细地论述了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蔺道人 ; 学术思想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建民 孙卫东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10期 877-8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骨离缝、筋出槽"是中医骨伤科学中所特有的名词,它既属于中医筋伤学的病名,又是对骨关节及其附属组织损伤一类伤筋病病机的高度概括[1~3].骨离缝又称错骨缝、骨错缝.骨缝即骨骼结合部缝隙.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包贝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15卷7期 438-44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弄清荆芥历代炮制演变情况.方法:查阅从汉代至清代医学和本草文献及现代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荆芥的炮制要求初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剉",从宋至今均要求"净制",现今主流方法为生用及炒炭法.结论:荆芥古今均炮制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海东 沈忠伟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3期 376-378页ISTICCA
【摘要】 四物汤方由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4味药各等分组成,为补血剂的代表方剂,出自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外科疾病,“伤重,肠内有瘀血者”[1];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先记载了四物汤治疗妇产科疾病.笔者临床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吟 王欢欢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52卷3期 216页ISTIC
【摘要】 四物汤方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用于外伤瘀血作痛.后被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次记载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本方古今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心得[1].清代陈治所著《济阴近编》中善用此方加减治疗月经病,简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桃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1期 73-76页ISTIC
【摘要】 四物汤,原出自唐·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主治跌打损伤、肠肚中瘀血,认为凡是重伤、肠内有瘀血者都可用该方;清·张秉成认为其他补血方都是从四物汤演化而来;其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则首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妇人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胎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水奇 华全科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47卷7期 496-497页ISTIC
【摘要】 浙江省慈溪市劳氏伤科历史悠久,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所著《劳氏家宝科》是一部明末伤科学专著,其学术思想源自《黄帝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力平 马笃军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69-71页ISTICCA
【摘要】 小夹板外固定术是我国临床使用最多的肢体固定方法之一,早已得到世界的认可.晋·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创用竹板固定治疗骨折,开拓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凡由转脚凹之类不可夹缚,恐后伸不得”、“将绢片包之,后时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春 王人彦 等 《中医正骨》 2010年22卷1期 63-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浙江富阳张氏骨伤科始传于清代,医武结合,故溯其源流,当属异远真人、赵廷海一派的武伤科;根据其以杉树皮小夹板固定为特色,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为学术特点,故上溯其渊源,又似属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秀珍 孙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5卷5期 379-381页ISTIC
【摘要】 四物汤是中医治疗妇人病的良方,原方出自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可能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有收载,遂造成"张冠李戴",皆云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该方的主治症状上确有拓展,跳出了原书仅用于"跌损,肠肚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一林 《中国骨伤》 2008年21卷8期 639-64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蔺道人[1]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成书于公元846年.作者姓蔺,名无从考证,因其出家为僧.故称谓之蔺道人,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世明 罗志毅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17卷1期 28-2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中国药典》将其分为何首乌和制何首乌2种.未经炮制的即为何首乌,生品内含蒽醌苷类成分,具有解毒消痛、润肠通便作用.临床使用最多的为制何首乌,制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大鹏 石关桐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年41卷2期 55-56页ISTICCSCDCA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系统总结了骨关节损伤的诊治经验,对骨折、脱位等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治疗,并结合外科清创消毒、缝合手术等,体现了中医骨伤科的卓越成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继华 王宏 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34卷2期 29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疗效独特.虽然古代医籍浩如烟海,但伤科专著极少,市面上仅能见到的有:唐朝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金元三代阙如,明朝<跌损妙方>,清朝开始增多,如<伤科补要>、<伤科大成>、<救伤秘旨>等十余本.因此,历代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