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20
- 10
- 10
- 6
- 4
- 5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雪景 管泱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22期 2777-277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除菌吸氧管在氧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持续低流量吸氧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除菌吸氧管,对照组使用传统吸氧装置,比较两组湿化液中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以及两组病人湿化噪音及吸氧异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萍 吴伟元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9期 808-80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风扇形活塞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与使用后放置时间与细菌污染的相关性,探讨一种既省力、省时、省材又更适合于临床大量配制输液的非传统吸药法的安全性.[方法]用20 mL风扇形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和传统吸药法连续配制相同液体A、B、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8卷24期 174-175页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使用PCR方法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人员中选择116例,收集参与本次实验人员的肛拭子,根据最终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PCR组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连 谢春雷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21卷4期 99-10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吸氧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吸氧,对照组予传统吸氧装置吸氧,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口鼻...
【关键词】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传统吸氧装置;细菌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煜琳 《现代养生B》 2015年9期 1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扶舒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需要氧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00名,分为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YYX型一次性湿化瓶吸氧,对照组采用消毒后湿化瓶吸氧,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秀贞 姚军梅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年27卷15期 3594-3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传统细菌培养计数方法监测医院电脑和鼠标的清洁度情况,观察75%酒精、500 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键盘鼠标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16年5月28日-2016年6月11日医院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等科室的60台电脑的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玉霞 张士杰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4年31卷3期 10-11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扶舒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需要氧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00名,分为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对照组采用传统湿化瓶吸氧,观察...
【关键词】 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传统湿化瓶吸氧;细菌培养阳性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胜刚 胡新安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44卷2期 120-122页
【摘要】 随着规模化舍饲奶山羊养殖场户的增多,群体隐性乳房炎发生不断增加,严重危害羊群健康,造成产奶量下降、养殖场户经济效益下滑.作者结合临床养殖经验和基层实践,采取细菌培养、CMT等传统检测方法诊断检测,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1)通过挤奶前后乳头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 张群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5期 41-44页
【摘要】 目的:为探讨纳米金标记免疫层析法在检测牛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传统检测方法与纳米金标记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结果,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选取某地区养殖场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的牛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检测方法(细菌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卫国 吴海湘 等 《现代医院》 2025年25卷2期 230-233页
【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并强化医院地面及保洁工具的清洁程度,大幅压缩易造成医院感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影响,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因保洁卫生问题引发医院感染性事件.方法 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手工洗消和集中机械式洗消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泳言 黄玉英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22卷20期 99-10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咽喉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9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收治的 83 例咽喉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气道管理,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传 顾晓静 等 《河北医药》 2022年44卷8期 1176-11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在肺部感染中获取病原学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送检的89例肺部感染患者,比较不同量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获取病原学的阳性率;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与传统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小英 严秋红 等 《空军航空医学》 2022年39卷5期 255-2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海分枝杆菌所致感染性肉芽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1年1—6月已经确诊的海分枝杆菌所致感染性肉芽肿患者采取回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良 李伯庭 等 《医学信息》 2022年35卷17期 37-4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万古霉素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骶尾部难愈性压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创面的方式分为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雯雯 沈继录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1卷5期 712-716,7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PCR( RT-PCR)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PDAP)致病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0例患者的腹透液标本,分别行传统细菌培养与荧光染料法细菌通用引物RT-PCR检测。根据70例样本培养结果及相关参考文献,选取最常见的...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实时荧光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涛 赵赢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年18期 4312-4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手卫生口诀培训对实习护士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和2014年100名实习护士进行手卫生培训,2013年的50人为对照组,2014年的50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入选护理人员,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秋实 师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年43卷11期 1171-1177页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的新型可视化交叉等温扩增(CPA)检测技术,本研究针对鸡肠炎沙门氏菌sefA保守基因设计CPA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和主要组分优化后建立检测S.enteritidis的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亚春 周红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21卷9期 1822-18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皮肤科治疗车及换药容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同时随机采集自制治疗车使用的14组换药容器(试验组)与传统治疗车使用的14组换药弯盘(对照组),于每天14∶00、17∶00进行连续14 d采样,做细菌培养,比较两种菌落数差异.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菊 魏玲 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26卷21期 68-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改良干细胞移植患者进入层流病房前的皮肤消毒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洁净效果.方法 将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氯己定浸泡法进行体表无菌处理;观察组在醋酸氯己定浸泡后,进行一次全身0.05%碘伏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永梅 胡云香 等 《护理研究》 2011年25卷34期 3144-314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连接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备用在吸痰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吸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引连接管连续使用,每次吸痰后更换吸痰管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对照组采用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玉洁 周文娟 等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20期 1840-184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需要吸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两组氧气湿化效果、湿化噪声、湿化瓶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湿化效果相似;观察组无一例病人...
【关键词】 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传统吸氧装置;湿化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 王靖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年19卷2期 177-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供应室运送车便捷、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喷雾消毒法和传统消毒法对使用后的运送车进行消毒,对运送车消毒前、后主要的4个部位进行采样并做细菌培养.结果 两种方法消毒前、后运送车4个部位的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素霞 李小丽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年3卷10期 735-7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细菌培养法比较,明确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能否提高沙门氏菌检出率. 方法 分别应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含生化、血清学鉴定)及普通PCR方法,对30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测,将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30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璐璐 《中国急救医学》 2018年38卷z1期 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实施持续气管内滴药与传统雾化吸入处理,对比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2例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2~2018-1,观察组26例患者行持续气管内滴药处理,对照组26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峰 李晓林 等 《海南医学》 2016年27卷10期 1681-16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手型VSD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伤的疗效,试图探索一个疗效性相对较好的方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共43例,分别采用传统VSD(A组)和手型V...
【关键词】 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部软组织缺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永强 邵洪波 等 《海南医学》 2016年27卷10期 1672-1674,16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换药术),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 徐文举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1期 122-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VSD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对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VSD技术组)58例与对照组(传统换药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然 郭春梅 等 《检验医学》 2015年7期 766-767页ISTICCA
【摘要】 在防治肺结核的工作中,由于患者不规范治疗的原因,造成耐药肺结核的问题非常严重。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耐药性结核病的产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结核病治疗的疗效,尤其耐多药结核病( multidrug resistance tuber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虹 谭丽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z2期 121-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戴手套法即传统戴手套法、半封闭式戴手套法、全封闭式(非接触式)戴手套法的无菌效果。方法选3名手术室护士,先按外科手消毒规范洗手,穿无菌衣,用碘伏擦手消毒,然后分别用三种方法各戴手套10双,戴手套时发现有向内卷边者或戴手套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源淋 张绍衡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17卷1期 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改变,探讨传统培养法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纳入73名肝硬化患者及55名健康人,对其粪便细菌进行传统培养及定量PCR,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肖红 刘晓辉 等 《全科护理》 2018年16卷24期 2994-29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零感一次性吸氧装置临床应用成本效益情况.[方法]将66例需要吸氧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零感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吸氧,对照组采用传统吸氧管吸氧,每组33例,观察两组氧气湿化效果、湿化噪声、湿化瓶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吸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丹花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25卷3期 56-5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疗法联合湿润烧伤膏在治疗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伤口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2例采用负压封闭疗法联合湿润烧伤膏对创面进行护理;对照组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秋菊 王端祥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24期 2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翻身床套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翻身床垫对照组和新型翻身床套治疗组各20例,比较两组包裹床单片耗时、材料损耗、翻身床片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新型翻身床套治疗组在包裹床单片耗时、材料损耗、翻身床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小容 陈新民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3卷5期 476-4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孔数和孔径的可卸式托盘(添加了金属底层)与传统托盘的消毒、清洁效果及材料溢出情况.方法 将40个同样型号(2号)的托盘分为8组,每组5个.1组为44孔,孔径2.60mm的传统式托盘.另7组为不同孔数和孔径的可卸式托盘:44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杏坤 薛会茹 《中国基层医药》 2009年16卷z1期 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腹部切口裂开12例病人采用二次缝合促进伤口愈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发生腹部切口裂开12例,均为剖宫产术纵切口,术后无发热,均为拆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泽明 陈家一 等 《医学综述》 2006年12卷13期 821-823页ISTICCA
【摘要】 传统结核杆菌细菌培养法,培养生长繁殖速度过于缓慢,初次培养需4~8周,次代培养仍需2~4周,培养时间长,难以得到理想的检出速度,这是传统结核杆菌细菌培养在技术上一直不能攻克的最主要的难题,引致结核病的病原诊断慢、治疗周期长;结核病误诊、漏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仕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28卷12期 1429-1431页
【摘要】 目的 清创水刀对开放性骨折创面清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使用清创水刀的患者24例,传统清创的患者26例,所有患者在行急诊清创手术均不超过入院后2~6h.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准备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方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7年17卷36期 93-94页
【摘要】 目的 对VSD技术以及传统换药技术在深度烧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传统换药技术,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VSD技术,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巧妮 《中医正骨》 2003年15卷3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药熏洗疗法在中国传统医学上属外治法之一,多用于皮肤完整的骨关节损伤残症和筋伤.在临床上,大面积皮肤肌肉坏死、骨骼外露、严重的感染性骨皮缺损的患者,由于病程长、创面大、伤口长期不愈合,常规的换药和抗生素应用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耐药.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