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1
- 2
- 2
- 36
- 15
- 10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启菊 乌兰巴特尔 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2卷6期 38-41页
【摘要】 对来自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农场病死骆驼的脓肿病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诊断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脓肿病,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意义,仅供同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作勇 李和贤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33卷12期 1115-1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兽共患病原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干酪样淋巴结炎杆菌(Caseous lymphadenitis,CLA)呈全世界流行,极难防制.该病原感染致病的机理与其毒力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斯旂 刀筱芳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9年46卷3期 949-956页
【摘要】 为了解引起山羊皮下脓肿的主要病原,本研究从四川乐至县、金堂县和蓬溪县3个山羊养殖场无菌采集患皮下脓肿病羊脓液样本19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特异性PCR方法对其病原进行检测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分离病原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泽 韦雷飞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4年3期 131-133页
【摘要】 2013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某羊场发生淋巴结脓肿,从发病羊脓肿脓汁中无菌采集5份病料,病料接种于含血清的TSA平板上可长成扁平、不透明、干燥、松脆、瓷白色、易推动的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小杆菌。经过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确定分离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红虎 王志芳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07年28卷10期 116-118页
【摘要】 用从临床病羊病料中分离鉴定并纯化的几株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伪结核棒状杆菌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加入佐剂,制成二联灭活油苗.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田间试验,证明该苗稳定,安全,保护率高,可有效预防羊大肠埃希菌和伪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芳 杨增岐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年26卷5期 365-367页
【摘要】 从不同羊场的山羊颈部淋巴结脓肿处分离到5株革兰氏阳性、无荚膜、无芽胞的多型性球杆菌,其对青霉素等药物有很强的抗药性,对强力霉素高敏.根据其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结果,判定所分离的5株菌为伪结核棒状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龙华 许秋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5年47卷1期 23-30页
【摘要】 为鉴定引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山羊养殖场山羊体表脓肿的病原,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无菌采集40份体表患有脓肿的山羊脓液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革兰氏染色;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RNA基因并测序,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泽武 樊月圆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5年52卷3期 1405-1415页
【摘要】 [目的]确定云南宜良地区某养殖场疑似患伪结核病病羊的病原,并探究其耐药性及致病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患病羊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病因,无菌采集病料,分离纯化病原菌后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利用PCR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艳 袁永丰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4年55卷2期 680-687页
【摘要】 为明确重庆和贵州部分羊场发生体表淋巴结脓肿病料中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感染情况及其生物学特征,对山羊体表脓肿样本进行Cp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耐药基因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少飞 刘明杰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45卷1期 12-17页
【摘要】 为获得有效抗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的生物制剂,根据NCBI登录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菌株及棒状杆菌属噬菌体序列信息分别对其时间和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并以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为宿主菌,从陕西有山羊伪结核患病史羊场的环境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采用双层平板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雪珍 李鑫灿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4年55卷3期 1217-1227页
【摘要】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感染可影响家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羊的生产性能,本文旨在筛选对Cp有抑杀活性的植物精油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为Cp感染防控提供参考.通过纸片扩散法从4种植物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关雄 李双洪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6期 5-9页
【摘要】 为准确诊断圭山山羊颌下、颈部等部位出现皮下脓肿的病原,无菌采集了圭山山羊皮下脓肿的脓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引起圭山山羊颌下、颈部等部位皮下脓肿的病原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可选用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文明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46卷2期 73页
【摘要】 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某养殖户饲养的山羊中有 1 只出现干酪样淋巴结炎、脓肿等特征病变,结合显微镜检查初步诊断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笔者通过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等治疗,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同群山羊接触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义旺 李晓霞 等 《微生物学报》 2018年58卷8期 1349-13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胞内寄生病原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不仅对全球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可感染人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Cp致病性的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72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启航 姜悦才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2年43卷7期 74-78页
【摘要】 伪结核棒状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和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的病原菌,该病原可在机体内增殖,尤其在山羊中多发,可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器官肿大、出现腹泻甚至死亡.由于其耐受性强、难以根除,严重危害我国山羊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论文从病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志锋 李常挺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28卷7期 54-55,59页
【摘要】 2010年9月从一起以皮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后期呈脓性干酪样坏死的山羊病例的脓汁中,分得一株多形态、无荚膜和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的球杆菌,该菌在马丁汤和马丁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但在鲜血琼脂或犊牛血清琼脂上生长良好,48h可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刚 尹峥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1年42卷7期 1-6页
【摘要】 为建立伪结核棒状杆菌(Cp)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热灭活处理的不同的浓度Cp菌株作为固相抗原包被酶标板,用不同封闭液封闭,设置不同的封闭时间,再用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和不同稀释度的酶标二抗与之反应,以此优化间接ELISA反应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丽 林裕胜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20年35卷1期 44-50页
【摘要】 [目的]为实现临床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和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pseudotuberculosis,CP)两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同时检测,建立Mo和CP的双重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峥 刘刚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0年41卷10期 25-29页
【摘要】 为了解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陕西分离株的pld和cp 40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制备检测抗原,利用GenBank收录CP的pld(CP001829.1)和cp 40(KY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丽 林裕胜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19年34卷8期 925-932页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福建省某养殖场病死山羊的病原,明确山羊病死原因,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菌采集的病羊肺脏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提取菌株DNA,利用特异性引物和16S r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基棕 李文良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4期 158-162页
【摘要】 从疑似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肩前淋巴结脓肿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为无芽孢的阳性棒状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表明,该细菌的序列与伪结核棒状杆菌同源性达99.0%以上,确定其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用15种常用抗生素纸片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馨 李文贵 等 《畜牧与兽医》 2018年50卷10期 82-87页
【摘要】 为了快速检测无临床症状的山羊是否感染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根据GenBank中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基因(PLD);实时荧光定量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浩阳 许信刚 等 《畜牧与兽医》 2018年50卷9期 74-77页
【摘要】 近年来陕西省规模化羊场中病羊躯干出现脓包的情况不断出现.为了获得引起陕西某山羊场病羊脓包的病原菌,无菌采集病羊脓包液,进行细菌分离、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获得1株具有β溶血特性、菌落直径大小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国洋 付利芝 等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11期 9-13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建立伪结核棒状杆菌的活菌检测方法,为临床检测及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MA可选择性穿透死菌细胞膜,在强光作用下与死菌DNA共价交联,阻止以其DNA为模板的PCR扩增这一原理,将PMA与PCR鉴定相结合,并对PMA最佳曝光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现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8年6期 121-122页
【摘要】 针对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临床表现症状、简述病羊的病理变化、总结诊断、治疗以及防治的措施,以此为同行提供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防治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伟英 猴银行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7年38卷5期 127-132页
【摘要】 为获得陕西某羊场病羊脓包中的病原菌,以无菌采集的病羊颈部脓汁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挑取分离菌株进行协同溶血试验(cAMP)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并对序列进行分析,NJ法构建系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国洋 付利芝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7年48卷2期 324-330页
【摘要】 旨在对重庆地区山羊体表型淋巴结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无菌采集山羊患病部位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依据菌株16S 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同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从病料中主要分离到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俊波 王爱玲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37卷7期 49-52页
【摘要】 羊干酪性淋巴结炎又称羊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山羊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陕西省石泉县陕南白山羊饲养量较大,羊群也存在伪结核棒状杆菌的感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筛选对当地伪结核棒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宁宁 朱伟英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4卷10期 12-17页
【摘要】 [目的]建立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菌体抗原和培养上清可溶性抗原包被酶标板,用脱脂奶粉封闭酶标板,设置封闭时间分别为1.0,1.5和2h,再用不同稀释度的血清(1∶100,1∶20...
【关键词】 羊干酪性淋巴结炎;伪结核棒状杆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杨 刘远 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5期 49-50,51页
【摘要】 从福建省不同羊场的山羊颈肩部淋巴结脓肿处分离到5株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该菌在含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成直径1~2 mm、干燥、中央凸起、不透明、边缘不整齐、伴有β溶血环的菌落,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康凯琼脂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敏 胡杰 等 《广西农业科学》 2010年41卷10期 1128-1130页
【摘要】 从广西某养殖户发病黑山羊的脓肿脓汁中分离获得1株无英膜、不形成芽抱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该菌在含血液或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成直径1 mm左右、干燥、中央凸起、不透明呈灰白色、边缘不整齐、伴有β溶血环的菌落,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璇 潘淑惠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5期 121-122页
【摘要】 贵州某羊场山羊群患有以淋巴结肿大、化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从10只患病羊的淋巴结脓肿中分离得到10株病原菌,经对该病原菌进行病原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等鉴定,结果该病菌为致病性伪结核棒状杆菌,该病确诊为山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韦华) 张彦明 等 《中国兽医学报》 2005年25卷1期 34-36页
【摘要】 从疑似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羊的肩前淋巴结脓肿内分离到2株菌,经鉴定均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利用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标准菌株(ATCC19410株)制成外毒素作为检测抗原,通过酶标抗体、阳性血清、外毒素抗原最适浓度的选择试验,确定适当的抗原、抗体和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平 陈家祥 等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25卷5期 1-2页
【摘要】 我省某波尔山羊养殖场发生了几乎波及全群的体表淋巴结脓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病原为伪结核棒状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红 李鑫灿 等 《微生物学报》 2024年64卷7期 2453-24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建立更高效的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靶基因敲除方法,敲除丝氨酸蛋白酶编码基因(cp40),并评价其在Cp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方法]以pECXK99E为载体,Cp宣汉...
【关键词】 CRISPR/Cas9;伪结核棒状杆菌;丝氨酸蛋白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夏薇 李晓霞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9期 3387-33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伪结核棒状杆菌是一种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的兼性胞内寄生病原,主要引起被感染动物慢性化脓性炎症反应.[目的]为进一步评价磷脂酶D基因(pld)在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在不引入外源基因情况下,构建伪结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涵 田尚全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10期 3947-39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Cp)感染动物常引起内脏和体表淋巴结脓肿,以被感染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增加为特征.研究Cp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对IL-1α成熟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锐鸿 林昶 等 《中国兽医学报》 2021年41卷12期 2411-2420页
【摘要】 旨在明确福建某羊场引起山羊皮肤脓肿的病原,无菌采集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镜检、生化试验及16S rRNA进化树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确定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命名LY20株.毒力因子检测显示,分离菌携带PL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明杰导师:陈德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pseudotuberculosis,CP)是山羊和绵羊干酪样淋巴结炎(caseouslymphadenitis,CLA)的病原菌,它可以引起患病羊产肉量、产奶量、产毛量的下降。CLA是一种慢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皓同 马永杰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5年46卷3期 17-22页
【摘要】 为了建立山羊星状病毒(Caprine astrovirus)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从经RT-PCR检测星状病毒阳性的腹泻羊粪便中克隆山羊星状病毒ORF2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用原核表达技术制备重组ORF2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作为包被抗原,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