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
- 4
- 4
- 4
- 35
- 19
- 12
- 7
- 7
- 16
- 11
- 10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方贞 全睿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1期 4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29蛋白是低毒病毒基因组编码的一个木瓜蛋白酶样蛋白.前人研究发现,在宿主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体内表达p29,会引起真菌毒力降低,色素产生减少,丧失产生无性孢子的能力.除已知p29与源于高尔基体的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巾杰 陈保善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年28卷5期 835-8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毒病毒是一类存在于板栗疫病菌细胞质中自主复制的无衣壳正链RNA病毒.感染低毒病毒后,板栗疫病菌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色素分泌减少,菌丝体由感染病毒前的桔黄色变为白色,产孢量降低或不产孢,漆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低毒病毒侵染性克隆的获得以及高效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贞 全睿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1期 45-50页
【摘要】 p29蛋白是低毒病毒基因组编码的一个木瓜蛋白酶样蛋白。前人研究发现,在宿主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体内表达p29,会引起真菌毒力降低,色素产生减少,丧失产生无性孢子的能力。除已知p29与源于高尔基体的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茹 李洋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4期 420-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是引起板栗疫病的病原真菌。在实验室前期研究中,获得了一个不支持病毒复制且丧失致病力的板栗疫病菌紫外诱变突变株UV57。与野生型菌株EP155相比,UV57中检测不到蛋白100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子 施涯邻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年29卷3期 441-4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丝状真菌自身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板栗疫病菌蛋白质组分析的总蛋白质提取方法,并使用二维液相系统对野生强毒株EP155和受低毒病毒感染的弱毒株EP713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的比较.用Proteo Vue和Delta Vue软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秀万 蓝瑛 等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7年26卷2期 106-109,174页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组合是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模式系统之一.通过构建含板栗疫病菌低毒病毒CHV1-EP713的全长cDNA和苯菌灵抗性基因的表达质粒pXB3F2,并用于转化野生型无毒株EP155,获得了以苯菌灵抗性为筛选标记、具有dsR...
【关键词】 板栗疫病菌;低毒病毒;低毒力遗传转化株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松 商巾杰 等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5年24卷4期 275-282页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是一个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优良的实验系统.为了更好的了解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我们建立了一个野生型无病毒板栗疫病菌菌株EP155和受低毒病毒感染的菌株EP713的cDNA混和文库,以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测定....
【关键词】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cDNA文库;高丰度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子 卢立丹 等 《微生物学报》 2014年54卷7期 803-8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解析低毒病毒调控板栗疫病菌生理性状和致病性的机制,在总蛋白质组水平上寻找受病毒侵染调控的宿主蛋白及其编码基因.[方法]使用双向电泳方法对野生型菌株EP155和受低毒病毒感染的菌株EP713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磊 李茹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年33卷5期 975-9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是引起板栗疫病的病原真菌.低毒病毒是一类侵染板栗疫病菌的无衣壳正链RNA病毒.无病毒栗疫病菌野生型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形成桔黄色菌落,而带毒株在则形成白色菌落.本研究利用己知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梅 廖虹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年30卷4期 379-3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是研究植物病原菌致病机理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优秀模式系统.本研究克隆了板栗疫病菌转录水平最高的cryparin基因的启动子,并构建了由该启动子控制的表达载体.构建的载体能成功表达GFP蛋白.利用该载体表达积累量较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峰 施李鸣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年30卷3期 308-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组合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优秀的模式系统.我们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载体pCPXHY2GFP与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的载体pCPXG418RFP,并用于转化野生型菌株EP155,获得了以潮霉素为筛选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峰 施李鸣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年30卷3期 308-315页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组合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优秀的模式系统。我们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载体pCPXHY2GFP与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的载体pCPXG418RFP,并用于转化野生型菌株EP155,获得了以潮霉素为筛选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南新 徐小雯 等 《当代化工》 2024年53卷4期 774-777页
【摘要】 使用液氮冷冻研磨破碎真菌菌丝细胞,结合醋酸钠沉淀和超速离心纯化,获得的囊泡样品进一步使用超滤法浓缩和过滤,扫描电镜观察和蛋白电泳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真菌囊泡完整性好,蛋白纯度高,未见明显杂质污染,符合后续实验要求.进一步使用串联质谱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聂建华 导师:陈伟 郭立华 山西师范大学 其他 理学;生物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禾谷镰孢菌低毒病毒 1 (Fusarium graminearum hypovirus 1, FgHV1) 是本实验室从禾谷镰孢菌HN10菌株中分离到的一种真菌病毒,属于低毒病毒科。FgHV1编码两个开放阅读框 (Open Reading ...
【关键词】 禾谷镰孢菌低毒病毒1 ; p20蛋白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爱芝 林朝展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6期 862-8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苯乙醇苷类成分在药用植物中广泛存在,生物活性明显且低毒安全,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本文首次以构效关系为主线,综述了近二十年来该类成分在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抗肿瘤、神经元保护、肝脏保护、止痛、抗病毒、抗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综述为今后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江平 徐强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年37卷2期 81-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含苯并咪唑片段结构的化合物在抗微生物领域研究开发较为活跃.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简述了含苯并咪唑片段结构的化合物在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疟、抗结核等方面研究进展状况,着重强调了含苯并咪唑片段结构的抗微生物药物及其构效关系(SAR)的研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爱存 陈兆霓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10期 128-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乙肝转阴散(YGZYS)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YGZYS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翔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2010年30卷4期 386-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眼内感染性疾病对视功能危害极大,常规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缓释给药系统具有高效、低毒以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载抗感染药物的眼内缓释给药系统有可能成为治疗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眼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佩珍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年34卷z1期 60-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病毒性传染病居传染病之首,占60%以上.其发病率高、传播快,对人类健康形成莫大的威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抗病毒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抗艾滋病毒药物,其发展速度居抗病毒药物之首,也带动了其它抗病毒药物的开发.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佳利 卢一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年34卷8期 454-462,4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含哌嗪类化合物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的研究开发较为活跃.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简述了在抗疟、抗菌、抗结核、抗真菌、抗病毒等方面已经上市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含哌嗪类抗微生物药物,着重强调了含哌嗪的抗微生物药物及其构效关系的研发近况.随着研究的深入,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鹏 仇佩虹 等 《医药导报》 2008年27卷9期 1086-1089页ISTICPKUCA
【摘要】 有机硒药物是一类新型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治疗神经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新报道的有机硒药物药理活性有抗炎作用、抗衰老作用、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及预防肝病作用等.利用硒独特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来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焕芳 谢蓝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10期 997-1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DCK是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得到的一个高活性抗HIV化合物,其作用机制独特,不同于现有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高效低毒,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类新的抗HIV药物.近年来以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修饰,以期得到药用性质更好的化...
【关键词】 DCK;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艾滋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敬波 《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7卷11期 2114-2115,21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综述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使得医务人员对核苷类药物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 通过收集文献,对已上市和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的核苷类药物的成分和临床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近年来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抗乙肝病毒的核苷类药物有很强的抗乙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霞 李文益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年23卷6期 1053-10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选择性抗白血病药物,研究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短发夹RNA(shRNA)对肿瘤细胞株HL6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并筛选VEGFR2基因的最有效siRNA,并据此设计shRN...
【关键词】 siRNA;HL60细胞;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宝剑 金丽琴 等 《中药材》 2007年30卷2期 200-20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细脚拟青霉多糖(PtPs)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PtPs对HepG2.2.15的细胞毒性.以无或低毒浓度的PtPs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的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龚泰石 《中国公共卫生》 2006年22卷3期 368-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病源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因此,为了保障人体健康,迫切需要一种安全、简便、高效、快速且无残留毒性的灭菌消毒方法.而现有的灭菌消毒方法,无论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还难以完全满足以上要求.酸性氧化电位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红明 王灵台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11期 1478-14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槐果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果碱,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9天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
【关键词】 槐果碱;HepG2.2.15细胞;HB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习强 黄洪章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26卷3期 285-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多种非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舌鳞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评价各载体的转染效率及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EGFP-N1评估阳离子脂质体、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PAMAM-D)以及Super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卫中 吴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4年17卷4期 355-357页ISTICPKU
【摘要】 由于阳离子聚合物等非病毒纳米基因导入载体安全、低毒、装载容量大、制备容易等优点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提高其转导效率的研究也较多.该文作者对PLL和PEI等阳离子聚合物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茏 益敏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3年10卷1期 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首要的技术问题就是实现外源基因的输送.在基因输送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直在探寻一种安全、高效的基因运输载体.许多种合成的载体被研究作为可能的基因传输工具.这些合成的载体包括带正电的多肽,阳离子脂质体和阳离...
【关键词】 PAMAM dendrimer;基因治疗;基因输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士奇 牛俊奇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3年19卷4期 385-3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存活率及其分泌HBeAg和HBsAg的影响, 并与干扰素和肝炎灵相比较.方法: 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HepG2.2.15细胞的存活率.采用ELISA检测3种药物作用后HepG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栋 许付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2年37卷11期 806-8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综述了莪术油的研究进展,为莪术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有关文献,从植物栽培、莪术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化学合成、鉴别、含量测定、药理学、药动学、毒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莪术油来源较稳定,质量可控,高效低毒,临床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六保 谭汝虹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年22卷1期 63-6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穿琥宁(kallii dehydrographolidi suocinus)注射液是从穿心莲叶中提取的一种纯中药复方针剂,属于一种低毒高效的抗病毒药.它有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穿心莲中的有效成份API0134可通过促进抗凝纤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玉梅 周玉风 等 《护理研究》 2002年16卷3期 166-16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阿昔洛韦为含嘌呤核的抗病毒药,对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及带状水痘病毒高度有效,并与其他抗病毒药无交叉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有协同加强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2000年9月-2001年9月在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期间,用阿昔洛韦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海燕 导师:陈保善 广西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低毒病毒(hypovims)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无衣壳双链RNA病毒,因可以降低宿主板栗疫病菌的致病力而得名。根据遗传结构的不同,目前发现的低毒病毒可以归为四个种:CHV1、CHV2、CHV3和CHV4。迄今为止有六个低毒病毒分离株的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美佳 导师:陈保善 广西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系统是一个具有独特优点的、崭新的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模型系统。在前期的cDNA芯片杂交试验中,本实验室发现2个受低毒病毒调控,可能与分生孢子形成相关的基因cpsr1与cphyma。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克隆了这2个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康宁 导师:陈保善 广西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是现代病毒学研究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该文采用具有独特优点的一个崭新的病毒/宿主模型系统一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系统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板栗疫病菌的原生质体再生脱毒方法,该方法可望应用到其他具有工农业重要使用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 范轶鑫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年36卷5期 498-501页ISTICCA
【摘要】 干扰RNA和微小RNA均由约20个碱基对组成,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组织再生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利用可逆性的RNA干扰技术调控体内基因的表达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但干扰RNA和微小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 容蓉 等 《中南药学》 2018年16卷2期 192-194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中药抗病毒作用以其低毒、高效等优势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中药所用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分别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两方面对解表类中药抗病毒研究现状进行整理阐述,以期为后期进一步研究解表类中药抗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平平 黄利鸣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5期 1220-122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天然天花粉蛋白(TCS)是一种拥有抗肿瘤、抗病毒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但在临床应用时有细胞毒性强和诱导严重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化学修饰的方法对天然TCS进行改造和修饰,以期获得高效、低毒和低免疫原性的TCS供临床和研究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