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1
- 8
- 5
- 4
- 2
- 2
- 8
- 6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霆 高志勇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2期 111-117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寻找新型抗结核药物靶标,采用体内诱导抗原技术筛选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诱导基因.首先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质粒表达文库,库容量为1.02×105CFU.再用经过结核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裂解产物吸附过的结核病人血清,通过原位免疫印迹来筛选基因...
【中文期刊】 杨艳玲 程悦宁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8年49卷9期 1979-1986页
【摘要】 本研究利用体内诱导表达抗原技术(IVIAT)来筛选和鉴定羊布鲁菌特异的体内诱导抗原,为筛选新的毒力分子,诊断靶标、疫苗候选抗原和药物靶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临床上羊布鲁菌阳性血清,吸附后作为探针,构建羊布鲁菌16M基因组表达文库,进行体内...
【中文期刊】 单晓枫 康元环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年37卷11期 842-845页
【摘要】 为筛选黄颡鱼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体内诱导基因,本研究将A.veronii人工感染黄颡鱼,取不同感染时间的血清并混合,分别利用体外培养的A.veronii和宿主菌BL21 (DE3)全菌体、两者菌体裂解物以及其热变性裂解物与血清...
【中文期刊】 刘慧芳 刘思国 等 《中国兽医科学》 2008年38卷10期 847-850页
【摘要】 利用体内诱导抗原技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体内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初步筛选.将收集到的5份感染了APP1型的猪血清混合,分别用体外培养的APP1和大肠杆菌BL21(DE3)的全菌及全菌裂解物进行吸附,用ELISA方法检测吸附效果,经吸附后...
【中文期刊】 黎庶 胡福泉 《免疫学杂志》 2011年27卷4期 350-354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宿主体内环境,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后常会调整自身基因表达,启动一系列在体外环境生存时非必需蛋白质的表达以确保其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增殖甚至致病.这类仅在病原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后才被诱导表达而在体外生长时不表达的独特基因称为体内诱...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年27卷20期 1571-15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以黄晓军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临床和试验研究"项目采用较长疗程及较强免疫抑制的预处理联合细胞因子诱导体内免疫耐受的方案,成功跨越了HSCT领域的最大屏障--HLA不合,极大地拓展了H...
【中文期刊】 蒋铁建 周智广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年20卷2期 125-1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Ⅰ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报告的胰岛候选自身抗原已逾20种,其中谷氨酸脱羧酶(GAD65)认为是最重要的自身抗原,并极可能是Ⅰ型糖尿病的始动靶抗原[1-3].利用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能有效预防Ⅰ型糖尿病....
【中文期刊】 陈钰 彭虹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2期 101-10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体内诱导的免疫耐受性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MHC不同的两种小鼠进行淋巴细胞移植.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受体鼠T 细胞亚群的变化,供体鼠H-2Kd分子在受体鼠体内表达的阳性率与免疫应答性...
【中文期刊】 黄波 冯作化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9期 614-6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及Hsp70-肿瘤抗原肽复合物修饰后的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方法:采用一定的生化技术,从H22肝癌细胞中提取肿瘤抗原肽,并在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rmGM-CSF、rmIL-4诱导的小鼠...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热休克蛋白70-H22肽复合物; 修饰;
【中文期刊】 刘利 胡勇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12期 1786-1788页 ISTICCA
【摘要】 细菌感染宿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对于细菌的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毒力因子的鉴定上,主要通过筛选细菌感染宿主过程中特异表达的毒力基因,探讨其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来达到识别和确定细菌毒力因子的目的.近年来建立的标记突变技术、体内表达技...
【中文期刊】 曾晓明 陈君敏 《医学综述》 2007年13卷15期 1128-1130页 ISTICCA
【摘要】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实验技术方法、诱导分化的机制及其在抗白血病免疫方面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中文期刊】 胡勇 丛延广 等 《生命的化学》 2006年26卷3期 261-264页 ISTICCA
【摘要】 体外不表达而只在体内才表达的基因称为体内诱导基因.研究表明,体内诱导基因涉及病原菌在体内的生存和致病过程,因此有重要意义.最近提出的体内诱生抗原鉴定技术(in vivo-induced antigen technology,IVIAT)就是...
【中文期刊】 郝新保 范清宇 《肿瘤防治研究》 2006年33卷1期 39-4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骨肉瘤融合细胞瘤苗并检测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电融合技术制备UMR-106细胞与大鼠巨噬细胞的融合细胞,经过磁性分选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细胞的DNA含量和表面抗原的表达.细胞培养检测融合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体外测定...
【中文期刊】 李书光 张娜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2年39卷7期 87-89页
【摘要】 病原菌体内诱导基因与其在体内的生存和致病过程密切相关,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VIAT)已广泛应用于筛选体内诱导基因的研究.IVIAT不使用动物模型,采用经病原菌体外培养抗原吸附处理的感染动物血清来检测病原菌的原核表达文库,对体内诱导基因进行筛...
【中文期刊】 吴苗苗 黄明明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1年32卷4期 90-94页
【摘要】 只在进入宿主体内后表达而在体外不表达的基因称为体内诱生基因.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对病原菌进入体内的生存和致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体内诱生基因的筛选可为抗菌药物的开发、临床诊断试剂的研究、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准确靶标,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中文期刊】 赵力 曹建波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09年45卷5期 78-80页
【摘要】 <篇首> 病原菌入侵宿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要求病原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的协调一致,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
【中文期刊】 郑冲 胡东建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07年43卷10期 46-48页
【摘要】 <篇首> 细菌的致病过程是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它涉及病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即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1].目前对很多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毒力因子的具体数量、本质和细菌如何逃逸宿...
【中文期刊】 叶尔那扎尔·努尔吐热 邱丽芬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2期 204-2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免疫是将编码特异性抗原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动物体内,特异性基因序列在动物体内得以表达并诱导产生其特异性抗体的一系列免疫应答过程.目前,DNA免疫已成为多种保护性以及诊断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和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尤其对于在体外难以表达和纯化的...
【中文期刊】 苏舒 薛萌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年26卷6期 515-517,52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输注Fh3-L和GM-CSF真核表达质粒体内诱导小鼠DC的方法并检测其抗原提呈功能.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输注Flt3-L及GM-CSF质粒,15 d后收获小鼠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CD11c、CD11b、B2...
【中文期刊】 王永权 彭毅志 《中华烧伤杂志》 2006年22卷2期 147-15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虽然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是其强大的抗原呈递和处理功能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DC的发育分化过程伴随着其由未成熟的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的转变,未成熟的D...
【中文期刊】 杜庆锋 郑维扬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2期 142-1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表达获得多表位BCR.ABL融合蛋白的基础上,对该融合抗原在体外诱导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进行检测,探索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树突细胞(DC),以BCR-AB...
【中文期刊】 胡勇 丛延广 等 《免疫学杂志》 2008年24卷5期 500-502,506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体内诱生抗原筛选技术初步筛选伤寒沙门菌的体内诱导基因.方法 首先将3个伤寒病人恢复期的血清等体积混合,用体外培养的伤寒沙门菌全菌体、超声裂解产物及加热变性裂解产物充分吸收处理.然后采用pET-30a/b/c表达载体系统构建伤寒沙门...
【关键词】 体内诱生抗原筛选技术; 伤寒沙门菌; 表达文库;
【中文期刊】 王宁 姜凤良 等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15期 53-56页
【摘要】 <篇首> 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T细胞承担,且依赖于有效的抗原提呈.树突状细胞(D 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大、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 P C)[1].作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和调控者,D C能够诱导患者机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