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2
- 1
- 1
- 82
- 80
- 20
- 9
- 9
- 43
- 41
- 12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少燕 孟维朋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25卷5期 393-395页ISTIC
【摘要】 对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需机械循环辅助的成人危重患者,经股动静脉置管可快速建立循环通路,迅速启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VA-EC-MO)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3].股静脉引流插管的型号(如尺寸、长度、引流侧孔数目)、置管方式(经皮穿刺/切...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双腔股静脉引流管;血栓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绍霞 张晓锐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28卷22期 52-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3M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术后体外引流管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传统橡皮膏胶带和3M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体外引流管.结果 对于行腰大池引流术患者,穿刺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甜甜 王维铁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23卷2期 131-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中左侧胸膜破裂患者留置胸腔引流管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选取肋膈角处留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华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4期 61-6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86例回顾性分析,总结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要点.结果 186例患者无心包填塞发生,术后发生脑梗塞2例,死亡4例(2.2%),均无因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芳 张毅 等 《现代科学仪器》 2020年5期 74-76,9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球拍式"粘贴法结合自制腹带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腰大池引流管固定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夏柳勤 等 《护理学报》 2012年19卷4期 51-5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管理在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工作能力、责任心、临床经验等成立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小组,总结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缝隙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分析,针对护理中存在的缝隙进行整改,建立无缝隙质量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红 王芳 等 《医药前沿》 2025年15卷23期 109-112,1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方案在腰大池持续引流(L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LCD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方楠 《心理医生》 2016年22卷26期 168-169页
【摘要】 目的:探讨3M敷料加腹带固定腰大池引流管的效果分析.方法:78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和3M透明敷料腹带固定腰大池体外引流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敷料有无卷边、部分脱落、因烦躁致脱管、引流接头处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221-22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3M透明敷料用于腰大池穿刺置管术后固定的效果。方法100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传统宽橡皮膏胶布和3M 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体外引流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敷料脱落、局部皮肤过敏症状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惠文 丘宇茹 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18卷5期 389-390页
【摘要】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管的效果分析.方法:以2008年1月-2010年6月行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应用3M舒柔胶带固定的221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0年7月-2012年12月行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应用3M加压固定胶带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惠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2年5期 65页
【摘要】 电视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方法,是外科医生借助微创内镜、高清晰电视屏幕、微创器械,通过胸壁3个2公分左右的皮肤切口对胸内病变进行外科手术操作,达到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切口符合美容要求,促进术后恢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敏洁 段海霞 等 《生殖医学杂志》 2025年34卷9期 1170-11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伴腹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妇科收治的437例胚胎移植后发生中重度OHSS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37个周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林莉 张冰 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23卷3期 243-250,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CABG)与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开展观察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种术式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评估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纳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云兰 涂惠琼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39卷5期 482-486,49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构建简单型先心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CMERAS)临床护理路径(CNP)并应用,探讨其对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手术的90例简单型先心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关键词】 简单型先心病;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鑫 闫杰立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5卷3期 406-411页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3 年 8 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婧怡 潘燕军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50卷5期 313-31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ERAS)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 136 例简单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将 3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灿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27卷12期 219-2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躁动患者腰大池置管体外引流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治疗的腰大池体外引流并伴躁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1例,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常规护理);观察组(n=41,2022年1月至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饶庄婷 导师:林峰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胸心外)(硕士) 2022年
【摘要】 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我国长期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与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仍然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胸腔积液为冠脉搭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目前关于非...
【关键词】 冠心病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峥 杨振会 《医疗装备》 2022年35卷12期 118-12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结合吹气球呼吸训练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叩背排痰联合吹气球呼吸训练,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宇婧 刘巍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12期 1181-11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停药5d内对CABG术后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G)术患者共2012例(男性1506例,平均年龄61.92岁),所有患者既往均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铭月 李勇男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术后长期存活的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HCA)模型,为研究 DHCA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共 13 只 SD 雄性大鼠,分为两组:DHCA 组(18℃, n=7),假手术组(n=6).七氟烷诱导麻醉,颈静脉置入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玲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185-1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5例早产儿新生儿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手术临床资料,探讨其围术期护理措施并总结经验。
方法:2014-05至2015-05,我中心一期根治新生儿早产儿法洛四联症5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2例;年龄10~26 d;体重2.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谌绚 谢霆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183-1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7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护理。
方法:全组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视心脏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48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22例。术后心外ICU行心肺功能支持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艳红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应用日趋完善,广泛应用于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等疾病,持续带管期间可因固定不当、保护不够、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引起脱管或管道断裂,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影响治疗的延续性.现介绍一种借助美国巴德公司PICC连接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红兵 王志维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z1期 213-2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经升主动脉插动脉灌注管的临床经验。
方法:4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根据术前CTA、MRI及术中探查情况,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选取升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波 申少卿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3年48卷11期 1017-101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报告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合并心脏异物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在于体外循环后心包及纵膈引流管的护理,留置针的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支持.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儿安全渡过监护期,术后20d康复出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11卷5期 380-382,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是常见出生缺陷,发病率约7%o,以房间隔缺损(ASD)最常见,约占全部先心病的10%~15%,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1:4,其中75%为卵圆孔型[1-2].镶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底会娟 尹维宁 等 《护理研究》 2011年25卷26期 244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体外循环手术要求术中严密观察尿量及尿液滴速,循环开放后根据尿液滴速来控制进液滴速.且体外循环手术时要求手术床升至最高,利于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循环机,这样就要求接尿管的引流管要足够长.以前我院接尿管的引流管都是用足够长的带玻璃接头的橡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海 谷天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25期 4735-473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多应用创面涂抹方式发挥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止血作用,但骨腔内注射应用报道少见.目的:观察胸骨内注射生物蛋白胶对老年严重骨质疏松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正中开胸出血的效果.方法:将48例体外循环下行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75岁以上的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 谷天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25期 4739-474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胸骨出血较多,尤其是体外循环下手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术中及术后出血.目的:与常规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在减少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胸骨出血和预防胸骨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8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玲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13期 63-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安全、无创,它采用细长的胆管引流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置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等从口腔或鼻腔引出,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径,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解除梗阻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艳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14期 52-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1例膝部损伤后金属异物游离至心脏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异物取出术,结果 手术顺利,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住院15 d康复出院.提出术前精心的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后循环系统的监测、呼吸道管理、引流管的护理及感染的防治是确保患者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燕 曾俊 《护理学杂志》 2009年24卷16期 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放置胸腔引流管是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压塞和便于病情观察的重要措施.只有选择管壁较硬、不易被压扁的引流管才能保证引流通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立军 任军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40卷5期 486-4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经引流管回输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我们采用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CSF方案动员采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燕 曾俊 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22卷12期 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体外循环手术中,手术护士需要管理、固定各种管道,如动、静脉插管,左心房引流管,心内吸引管,普通吸引管等.如未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轻者使管道混淆,难以辨别,重者导致管道脱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我院手术室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利用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进 吴清玉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年14卷6期 468-4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介绍使用右腋下直切口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及治疗体会,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 使用右腋下直切口对2 058例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施行手术,其中先心病1 466例,心脏瓣膜疾病592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或吸入麻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磊 谷天祥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6卷1期 84-85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抑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出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58例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胸骨创面骨髓腔内喷涂及注射生物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义 王武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21期 4097-410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二尖瓣置换绵羊动物模型制作的外科技术.方法:实验于2006-01/04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绵羊6只,制作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动物模型;另外取6只羊每只采血1 500 mL后处死.②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由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庆国 白胜良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年5卷8期 649-6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代替术后T形管引流的可行性. 方法对1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不伴有完全性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王军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5卷4期 386-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技术对建立山羊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模型的影响.方法:12只雄性山羊右侧开胸,升主动脉插主动脉供血管,上、下腔静脉插腔静脉引流管,建立CPB,阻断升主动脉(ACC)、肺动脉5 min,开放恢复灌注5 min,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