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3
- 10
- 3
- 3
- 3
- 1
- 7
- 6
- 5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映涛 刘瑶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39卷3期 160-169,180页ISTIC
【摘要】 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主要功能是替代或者辅助心脏向主动脉供血,用于心力衰竭或者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随着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升高,且心脏移植的不确定性较高,VAD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张斌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8期 699-70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以超声为数据源,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MCS制作动态的狭窄二尖瓣模型,并于体外再现二尖瓣狭窄时瓣膜口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二尖瓣狭窄患者12例,收集患者在体状态下瓣口峰值流速(Emax)、峰值压差(Emax)、平均流速(Eme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格喻 党维国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7年32卷2期 174-1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我国自主研发的第3代完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CH-VAD)对于心衰患者的循环辅助效果.方法 建立一套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MCS).该系统能够模拟人体健康休息状态以及心力衰竭状态,并与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实 李澍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33卷9期 10-14,18页ISTIC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用于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标准化体外性能测试的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ion System,MCS).通过统计临床文献大数据,以涵盖文献中95%心力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运东 韩露 《医学信息》 2013年22期 641-642页
【摘要】 利用人体模拟循环系统进行体外性能测试是改进和完善心室辅助装置设计,实现设计最优化的重要步骤。该文综述了血泵体外性能测试的技术和方法,即液压测试、流可视化研究、功能测试、溶血测试、耐力测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鹏辉 黄柊喻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8年33卷4期 365-3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s,MCS)是一个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试验平台,被广泛用于心室辅助装置和人工瓣膜等心血管人工器官的体外性能评价和生机电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响应研究.通过调整模拟心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周青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年26卷1期 87-92页ISTICCA
【摘要】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体外模拟循环系统是模拟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试验装置。3D打印功能性心血管模型,并将其置于体外模拟循环系统中测试其功能特性,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本文对3D打印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恒 导师:李特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体外模拟循环系统是体外研究心血管疾病病理特征的重要手段,为心血管患者病理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心血管设备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体外平台。本文针对当前体外模拟循环系统存在的模拟精度低、模拟耗时长、模拟范围小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若辰 导师:王义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植入心室辅助装置是代替心脏移植、挽救心衰患者生命的有效医疗手段之一。心室辅助装置在研发完成后,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测试从而达到优化改进的目的。体外模拟循环系统是一种模拟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实验平台,可应用于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前的体外性能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艳 导师:吴效明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建立血液循环系统的数字仿真模型,利用模型仿真方法深入研究和考察各种新型辅助治疗装置的作用机理,定量分析辅助装置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对研制新型辅助循环装置、优化控制参数、评价装置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姝洁 楼松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1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研究离心泵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比较MAQUETROTAFLOW和SORIN Revolution 5离心泵的工作效率.方法: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凯云 高斌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26卷4期 367-3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研究主动脉内血泵出入口的压力差和血液流率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预测血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建立主动脉内血泵非线性集中参数模型.方法 该模型依靠血泵本体参数,不包含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模型包括:电流源,与血泵转速相关,表示被血泵叶轮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杰 罗渝昆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2年18卷2期 99-10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含氟碳气体的表面活性剂类声学造影剂的基本特性.方法将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司班-80和吐温-80按一定的体积比配制,加入6%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至10ml,并将混合液充分搅拌;用声振仪振荡混合液40s,同时从注射器的底部匀速注入10ml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胜 吴明晖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38卷2期 237-241页ISTIC
【摘要】 人工心脏瓣膜血流动力学性能测试是瓣膜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必要过程,瓣膜体外测试系统是瓣膜研究和性能评价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分析人体心血管结构和瓣膜测试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可满足瓣膜功能测试需求的体外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模拟循环系统和测控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葛斌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38卷4期 455-460页ISTIC
【摘要】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MCS)中使用的活塞阀、鸭嘴阀和蝶阀三种单向阀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重点分析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顺捷 杨明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1年35卷6期 398-401页MEDLINEISTIC
【摘要】 介绍了一种非血液接触式气动心室辅助装置,它包含一个双腔室心脏辅助杯,一个可与电脑连接的心脏辅助控制器及真空泵、空压机等装置.将其接入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进行测试,得到与人体正常血压相接近的输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雪烽 杨明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9年33卷5期 313-316页MEDLINEISTIC
【摘要】 提出了一种可模拟心脏的不同状态和可对不同的心室辅助装置进行评测的体外模拟循环系统,并对实验室自制的一种搏动式血泵样机进行了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小波 曾莹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7卷1期 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首次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焦虑问卷进行焦虑状况测定,直观模拟量表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钰楠 高云华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9卷7期 388-39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携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显影效果.方法 健康人体新鲜血块10块,大小2 cm×1 cm×1 cm,以蠕动泵为循环动力,以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为循环液,输液器为材料建立一密闭式体外循环系统,模拟人体体循环,血块置于容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秀梅 姜澜 等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11卷4期 3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微血管网内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自行设计制做的体外循环模拟系统,由搏动泵、阻尼器、液容器(Windkessel腔)及各种不同口径的弹性管组成。根据不同器官微血管特点,用不同口径的弹性管制作了发夹状、树枝状及网囊状的微血管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洪岱 王亚伟 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29卷2期 95-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一种膜式顺应性腔,改进加速度环境下人体循环系统的体外模拟.方法 在人体循环系统体外模拟装置中装备了一种膜式顺应腔,通过硅胶膜(厚度分别为0.2 mm和0.4 mm)来分隔气体和液体,防止加速度引起的气-液界面倾斜造成空气进入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