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3
- 4
- 373
- 84
- 33
- 13
- 4
- 104
- 81
- 47
- 42
- 4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良芬 陈英 《护理学杂志》 2015年30卷11期 66-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1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1人)采取多情景模拟教学法,由学生根据不同的实训情景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和演示实训项目,以临床工作为背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黎 李菲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0卷13期 101-10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模式,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方法:根据临床工作实况,模拟工作场景,将儿科护理技术中的婴儿沐浴法、体重测量法、婴儿抚触等8项操作,按新生儿科病房护理流程为新生儿做晨间护理先后顺序进行编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珍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25卷13期 113-114页
【摘要】 <篇首>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是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章节,是培养、巩固、检验护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绝大多数护生感兴趣、热情高、爱操作、态度认真、完成规范,效果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瑛 2013(深圳)全国护理新理论、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全国护理绩效考核与护士岗位管理实践专题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各方面因素。包括医院感染、意外事故、用药失误、护理病历书写、静脉穿刺、护理操作技术、护患关系这几方面因素。方法:对2010年10—2011年8月所有住院患儿通过家属填写住院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质量安全控制检查、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倪连芳 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03年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对住院病人已常规使用静脉留置针.通过几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患儿及家长的欢迎,本文现将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对策予以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戚虹 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03年
【摘要】 用头皮针输液由于患儿不能配合,好动,在一天的治疗中经常反复穿刺,使血管破坏,造成治疗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几年来作者不断摸索、比较、逐渐掌握了头皮细小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逐步达到95%以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兰娇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2002年
【摘要】 本文对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影响护士的自主行为,缺乏患儿配合,血管因素,护理水平较低等.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华 苏丽端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25年51卷3期 205-20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鼻负压置换在儿科护理中的有效性和面临的挑战.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24 年3-6 月泉州市某医院呼吸科符合条件的16 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主题.结果:护士的体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芬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3卷24期 156-159,19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12 月至2023 年12 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 60 例患儿及 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静 梁丽丽 等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41卷5期 84-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儿科输液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7 月至 2022年 6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 80例患儿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发生输液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现血管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蓓蓓 顾莺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23年58卷22期 2693-2702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本土化的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方法 通过证据总结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实践方案.遴选国内12所医院的31名专家,于2022年5月—7月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陈 潘晓琤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30卷8期 13-15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在临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该院2022年1—5月10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蔚 《大家健康(下半月)》 2009年1期 116-11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读书报告会形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及素质教育,提高儿科护士观察病情及独立处理各种突发事情的能力,在护理团队中提倡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方法: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了"儿科病人的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10期 112-113页
【摘要】 目的:研究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进行带教的90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实验组采用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将两组带教后的考核成绩及教学...
【关键词】 预习—主题—案例教学法;新生儿科;护理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婷 毛智慧 《护理研究》 2014年28卷2期 245-24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变序式教学对提高护生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同一学期授课且内容相同的2010级英护1班、3班61名护生为观察组,英护2班、4班59名护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变序反思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晶 杜伟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6期 526页ISTICPKU
【摘要】 静脉穿刺是一种侵袭性的护理操作.随着护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人们对儿科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而静脉穿刺往往是患儿家长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引发护患纠纷的导火索.一次穿刺成功也给儿科护士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11期 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新生儿采集静脉血标本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为达到快速有效采集静脉血标本,减少患儿痛苦,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采集静脉血标本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理想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谈俊 《护理研究》 2012年26卷18期 1684-1685页ISTICPKU
【摘要】 在儿科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然而人们对于打针、输液等医疗护理操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儿童,具有耐受力低、反应性强的心理特点[1],对自身情感的控制及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蕾莉 左玲 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26卷21期 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静脉穿刺是每个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穿刺成功与患儿胖瘦、肤色、脱水循环障碍、水肿影响、操作技巧等有关[1].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每个儿科护士普遍遇到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通过总结经验,设计了一种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莲 郝彦斌 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23期 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洗胃及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此2项操作均涉及到胃管置入长度的问题.<实用新生儿学>[1]对鼻饲(经鼻留置胃管)的体表测量方法进行了说明,但迄今为止经口置入胃管的体表测量方法仍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将3种经体表测量的胃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瑞荣 李伟 《护理研究》 2009年23卷30期 2800-280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静脉穿刺是一种侵袭性的护理操作.随着护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人们对儿科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而头皮静脉穿刺往往是病儿家长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引发护患纠纷的导火索[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荣华 张胜芝 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24卷20期 57-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二线值班人员规范化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14名符合二线值班条件的护理骨干,按24 h上班制每天安排1人二线值班,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与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技术操作、护理理论、患者满意度及二线值班人员考核成绩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霞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2期 17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股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传统股静脉穿刺法是以股动脉搏动最明显点内侧0.2 cm~0.5 cm处为穿刺点,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易哭闹、股动脉搏动不明显,穿刺成功率低,且容易污染.我科于2006年10月-2007年8月采用改良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平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33期 306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洗胃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之一.传统的漏斗洗胃法和注射器洗胃法费时、费力,运用改良小儿洗胃法可以更有效地吸出胃内有害物质,节省时间和人力,为患儿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苗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28期 2599-2599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于<32周早产儿或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以及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上的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者,危重和手术后患儿的胃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洗胃、胃肠钡餐检查等.以往常规插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群英 王冉 等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6期 503-50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最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聪玲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6期 509-510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明 《护理研究》 2006年20卷33期 3054-305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的难点,若穿刺成功率高,不仅能降低患儿痛苦,更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国内对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持针手法的研究报道甚多,但主要是针对持针柄的上下面还是前后端,对于几指持针的研究报道甚少,再加上<基础护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秋燕 张灵雅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15期 1361-1362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1].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消除了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我院自2003年10月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给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观芝 吴李敏 《护理研究》 2004年18卷19期 1781-178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儿科无论是基础护理还是治疗护理其专科特点均较突出.实习护生初到儿科对儿科护理技术操作感到非常陌生,护理操作从不敢尝试到敢于操作直至熟练所需时间较长.为了使儿科实习护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掌握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笔者对2000年-2002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振吉 申子路 等 《护理研究》 2003年17卷4期 228-229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1].穿刺时体位舒适,不影响其他诊疗和护理,便于保暖,最适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输液[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素芬 王英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9期 1364-136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失败,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有否过硬的操作技术,而且取决于患儿情绪稳定及患儿血管本身的特点.脑性瘫痪的病儿由于早产、窒息、黄疸等原因,多数造成头部皮下组织较正常儿在进行皮下穿刺时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传英 毛素英 等 《护理研究》 2001年15卷5期 284-28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肥胖及水肿患儿因皮下组织增厚致血管较深;皮肤黝黑患儿因肤色较深掩盖了静脉血管走向;长期或频繁腹泻、呕吐患儿可因脱水而致静脉充盈不良;长期输液者血管有时判断不清.因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秋香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22期 4019-4020页ISTICCA
【摘要】 门诊是广大患者进行就医时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急诊部门作为医院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急诊部门治疗效率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急诊部门的优劣也是体现出医院的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准[1].儿科输液室作为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科室,随着人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蕾 顾竹筠 等 《上海护理》 2019年19卷10期 55-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Kano模型的护理流程改进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基于Kano模型自行设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于2017年7月对收治于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的222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合Kano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芝 董洁景 等 《河北医药》 2019年41卷7期 1110-1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不同层级护士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方法 自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6480份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500份,统计问卷中满意条目所对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3期 232页
【摘要】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的常见方法,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因为小儿不谙世事,易动、易哭,又缺乏表达能力 , 所以增加了小儿静脉输液的难度.因此,应根据小儿患者的特点,采用合适的静脉穿刺技术,做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建荣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2期 497-49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构建PBL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200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1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8名.实验组采用PBL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以学生考核成绩、问卷调查作为评估依据.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竑 郑雅宁 《山西医药杂志》 2018年47卷3期 357-359页ISTICCA
【摘要】 伴随二胎政策开放,分娩量逐渐增加,我院产科为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高危产妇及高危新生儿的比例均明显增加.相关研究报告显示[1],有10% ~21.2%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早产、窒息、血糖异常、新生儿黄疸等高危因素需转至新生儿科监护治疗.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仙 徐红贞 等 《护理与康复》 2018年17卷9期 88-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开发儿科护理健康教育APP,提升儿科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儿科护理健康教育APP,建立APP监控四级网络结构,培训推送健康教育内容的责任护士并将APP实施应用.结果 健康教育APP应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率由76.0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