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2
- 1
- 31
- 3
- 1
- 1
- 1
- 5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跃 导师:黄玮 南昌大学医学部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南昌市东湖区4-7岁牙周健康良好的儿童口腔中下颌恒切牙初萌情况,了解儿童替牙阶段的开始时间,为儿童混合牙列期的口腔保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资料;观察替牙期下颌中切牙牙龈沟液中OPG、RANKL的表达情况,证明两者在儿童替牙期牙龈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瑞香 导师:胡燕 重庆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儿童保健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乳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全面评估儿童体格生长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581名0~40月龄健康儿童的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华芳 江苏省第九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利用皮下注射双磷酸帕米磷酸盐,建立小鼠牙齿萌出延迟的动物模型。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小鼠下领第一磨牙和切牙的周围牙槽骨在出生后各天的破骨细胞活动情况,以确定牙齿萌出延迟是否与破骨细胞的变化相关;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静 田云峰 《中外医疗》 2024年43卷16期 21-2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及青少年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儿接受翻瓣导萌术联合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9月—2022年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接受治疗的73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8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凌威 刘丝灵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9年35卷10期 1005-10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可导致牙列不齐、恒牙萌出异常等疾病,常见于恒牙列,而乳牙列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左侧上颌乳牙多生牙伴恒牙多生牙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韵 黄山娟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2卷5期 599-6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先天缺牙是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是发生在牙胚发育的早期及牙蕾形成期的异常.临床上表现为牙未萌出至口腔,而且X线片上领骨内无相应牙或牙胚.先天缺牙可伴有其他牙齿畸形、异位、萌出迟缓、拥挤等.早在1961年,Gam等学者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玲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3期 431-4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龋病、牙外伤、牙发育畸形的最直接并发症是牙髓、尖周炎症,牙髓病治疗成为当前儿童牙病治疗的主要内容.年轻恒牙是指恒牙萌出不久在形态和结构上都未成熟的恒牙,或萌出不久,根尖未发育完全的恒牙.牙齿萌出后还需3~5 年继续发育,所依赖的组织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香 葛立宏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5期 663-6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变形链球菌群细菌(Mutans streptococci,MS)在婴幼儿牙面定植的因素.方法:调查北京市123 名7~42 个月婴幼儿牙面MS定植的情况;同时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儿童喂养习惯、饮食习...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群细菌;定植;Logistic回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玲 耿凤珍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22卷1期 43-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MS)在儿童口腔内的定居时间与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取6~24个月的儿童180例,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各30例.记录儿童牙齿萌出数目,采集儿童口腔内的菌斑或唾液,在实验室作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玲 林琳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2期 127-1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变形链球菌(SM)在儿童口腔内最早定居时间.方法:对180例6~24个月的小儿,采用TYCSB培养基检测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口腔内定居的时间.结果:180例儿童中,99 例口腔内检查出SM(8~13 个月的儿童SM检测阳性25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潇 高昊辰 《重庆医学》 2017年46卷32期 4604-460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疼痛,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炎症,进而造成咀嚼功能受损及远隔器官病变,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第一恒磨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牙齿,而其窝沟是牙齿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光泰 靳秋晨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年9卷9期 528-531页ISTICCSCDCA
【摘要】 牙齿发育异常包括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以及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是儿童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牙齿发育异常的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准确诊断、适时干预、多学科联合综合治疗.文章就牙齿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杰 陈向飒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26卷7期 873-87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MRC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早期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MRC矫正器治疗,分析矫正前后骨骼及牙齿变化情况.结果 矫治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玲 杨钦 等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1期 80-8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肌功能训练在儿童替牙期早期不良习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年龄在7~9周岁的患者40例 (男9例, 女31例) 11人有咬唇习惯, 5人有吮指习惯, 11人有吐舌习惯和吞咽异常, 3人有咀嚼异常.错畸形包括反3人、牙列排列不齐18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红霞 《健康之友》 2019年7期 242-243页
【摘要】 目的:了解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儿童就诊原因和发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12岁儿童牙齿萌出及患龋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资料作以分析.结果:1)男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治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年15卷9期 1309-1311页ISTICCA
【摘要】 幼儿在其乳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重要的咀嚼器官就是乳牙.乳牙对于恒牙的正常萌出有重要影响,而乳牙的丧失会造成恒牙的排列不齐,甚至导致错 畸形.因此,要对儿童的乳牙进行积极的治疗,这样才会去除引起儿童牙齿早失的各种隐患.本文对126颗乳磨牙早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守银 张博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年13卷11期 1472-1473页ISTICCA
【摘要】 文献[1]报道含牙囊肿国内发生率约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28.8%.对于处于牙萌出期儿童患者,采用传统的含牙囊肿手术摘除,将埋伏牙拔除,使患儿失去建立正常牙列牙(牙合)的机会,2004-2008年对7例患者的11颗含牙囊肿以外科开窗囊肿刮除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典福 陈燕芳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22卷34期 4810-4812页
【摘要】 目的 对儿童口腔门诊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到厦门市儿童医院口腔科0岁~18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年龄、性别、居住地、主要诊断、医疗费用等资料.结果患者总人数为27169例,其中男15286例(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贺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31期 323页
【摘要】 龋病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轻者导致牙齿发黑、牙齿疼痛,严重者会影响其下面恒牙萌出导致恒牙列异常、引起口腔粘膜病、影响儿童身心发育.笔者结合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儿童龋病的文献,总结归纳影响儿童龋病的两个重要因素即家庭因素和宿主因素,并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倩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32期 83页
【摘要】 前言龋病是我国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1].乳牙发生龋病会导致牙体缺损,进而影响儿童咀嚼功能.若龋病导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产生疼痛感,则影响儿童进食的量及种类,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失衡,影响身体发育[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忽丽莎 仇赛云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20卷1期 1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4个贫困县儿童牙齿萌出和乳牙龋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对云南省4个贫困县60月龄以下儿童乳牙萌出时间及龋患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资料作以分析.结果 ①男、女童乳牙萌出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小儿乳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鑫 刘进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2期 761-76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拔牙矫治或减数前磨牙矫治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调查,探讨在正畸患者中保留28颗牙齿的可行性.方法:297个样本均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男132例,女165例,其中18岁以下组(少年组)201例,18岁以上组(成人组)9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璐 邵金陵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年17卷4期 236-239页ISTICCA
【摘要】 牙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时间性、顺序性.在萌出时间上,乳牙的滞留或早失都会对恒牙咬合关系产生影响.特别是由于乳牙早失发生的时间、恒牙胚在颌骨内的位置不同可使继承恒牙的萌出时间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具体个体的牙齿萌出时间还会受到种族、地域等多种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胜菲 齐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2卷5期 297-298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在牙齿表面的定植与婴幼儿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齿表面定植的时间,选取8~36个月的婴幼儿124名,并对其中16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变形链球菌可在1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12个月以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慧 王小山 等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49卷2期 94-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方式、频率对乳牙萌出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及容桂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24月龄儿童107例进行生长发育、体格监测、口腔常规检查及记录辅食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文彦 李哲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15卷4期 279-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的定植时间。方法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定植的时间,选取8~30个月的婴幼儿116名,并对其中11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变形链球菌可在1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12个月以内的婴儿定植率为16.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琨 田霞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76-78页
【摘要】 乳牙的萌出作为牙齿预防保护措施的起点,对评价维护儿童口腔健康、了解儿童的发育成熟程度都有着重要意义,婴幼儿常规不进行放射线检查,主要依靠临床观察牙齿萌出时间。乳牙迟萌的研究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国内也开始有人在此方面进行研究,现就近几年的研究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祺 刘双云 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534-53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恒前牙萌出异常的原因及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对150例上颌前牙萌出异常患儿作 X 线摄片检查及病因分类,其中上颌多生牙29例,牙龈增厚致恒牙迟萌48例,上唇系带过短致恒前牙间隙过大15例和乳牙疾病导致萌出异常58例。全部患儿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雪 万梓明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25卷16期 113-114页
【摘要】 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喂养方式,是能够保证婴儿健康的喂养方式.许多学者认为,婴幼儿龋与喂养方式有关.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母乳的致龋性甚至高于牛乳,但此观点仍缺乏流行病学的依据.也有人指出母乳喂养及其持续时间与婴幼儿龋无关[1].现将国内母乳喂养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继培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7期 25-26页
【摘要】
一些家长片面认为:儿童第一副牙齿早晚要换掉,即便患了龋齿也不必治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儿童乳牙龋也应及时治疗。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通常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以后逐个按一定的顺序萌出,3岁左右出齐。6岁左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正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09卷8期 204-205页
【摘要】 目的 对社区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对本社区4~7岁的160名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乳牙期的龋患率为51.2%,替矛期的龋患率为为54.4%,同时对儿童第1恒磨牙萌出情况以及儿童牙颌发育情况有较为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革英 米振林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40卷3期 29-29页CA
【摘要】 <篇首> 乳牙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儿童牙齿常见多发病.这些牙齿可因龋坏自然减径、残冠、残根、早失等.致使邻牙向缺隙侧移位,乳牙原所占间隙变小,从而使继承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位置异常,最终导致错畸形的发生[1].其中,乳牙早失所占的比例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珂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14卷2期 107-109页
【摘要】 随机抽取500名蒙古族6~12岁儿童,进行牙齿萌出情况调查.收集乳牙滞留病例94例(共126个牙位),结果显示,(1)儿童乳牙滞留率为19.4%,男女无差异;乳牙滞留在与其地区与民族之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差异(x2>3.84,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秀云 《中国校医》 2005年19卷4期 439-440页
【摘要】 <篇首> 从目前国内调查统计资料来看,儿童的龋齿发病率相当高.它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危害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不分种族、性别和地区,只要牙齿萌出到口腔就开始受到龋蚀的危害,一般以4~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最高.1994年,我们对幼儿园儿童体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18卷5期 604-605页
【摘要】 <篇首> 儿童期牙齿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完毕时期,是混合牙列阶段.一般年龄在6~13岁之间,为儿童颌骨和牙弓主要发育成长期.为了进一步保证儿童牙齿正常健康生长,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需求及喜欢接受何种教育方式进行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霞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11卷9期 667-668页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儿童牙病主要有:①牙齿结构异常,如: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②牙齿萌出异常,如:早萌、萌出困难.③龈病.④外伤.⑤咬合紊乱.就以上情况,现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香 胡燕 《中华儿科杂志》 2017年55卷1期 37-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体检人群乳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全面评估儿童体格生长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581名0~40月龄健康儿童的乳牙萌出情况。由儿童保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立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43卷9期 531-5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遗传、全身或局部原因均可造成牙齿萌出异常.牙齿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较强的个体差异,部分医师由于缺乏经验,常常轻率地告诉患者"进行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呼春 胡德渝 等 《口腔医学纵横》 1999年15卷3期 131-1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氟化物片剂对儿童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饮水氟含量为1.578×10-5mol/L低氟区2所小学一年级530名7~8岁学生,使用氟化物片剂,进行群体防龋试验5年.结果:氟片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5年患龋率、龋均、龋面均的降低率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