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9
- 7
- 3
- 2
- 1
- 11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甜甜 张焱梅 等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44卷1期 102-1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关怀理论视角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在十七病区,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伦平 令狐昌会 《饮食科学》 2025年4期 94-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问卷(r-ACQ)评分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住院的82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病房划分,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关怀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师宏 余慧青 等 《中国医学人文》 2025年11卷2期 37-4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反向临终关怀照护的效果.方法 抽选 2023 年 5 月—2024 年 4 月在本院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 60 人.以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 30 人,对照组 30 人.两组均给予常规诊疗和照护,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静怡 许钦雯 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6卷1期 24-30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探讨ICU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情感支持的体验和期望,为制订ICU患者心理及情感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描述性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15日—11月15日在南通市某三级甲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彬 黄海燕 等 《全科护理》 2025年23卷11期 2104-2107页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硕士研究生人文关怀感知的真实体验,为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联合运用目的抽样与便利抽样选取武汉市2所高等院校在读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云 邵艳 等 《护理学杂志》 2024年39卷5期 48-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患者视角的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为评估和量化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27例接受过预检分诊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用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邈 李栋 等 《现代医院》 2024年24卷10期 1504-1507页
【摘要】 叙事医学作为人文教育和医学教育的交叉学科,是辅助医学人文落地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促进医患之间更深程度的共情与沟通,在临床实践和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叙事医学融入医患关系研究的核心内涵出发,关注叙事医学赋能人文关怀研究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小兵 胡馨婷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7期 32-36页ISTICPKU
【摘要】 分析了临终患儿多层面的特殊性,包括在生理层面对于疾病、疼痛以及药物的感知与反应;心理层面对死亡认知的差异性以及濒死时心理状态的改变;家庭支持网络的特殊性与学校支持网络的重要性;以及身为儿童对于发展与学习的特殊需要.并基于对重庆市FS儿童医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怡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6期 765-768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的需求,从患者和医务人员视角对医疗暴力行为进行分析,在伦理学的视角下,从树立法律权威、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重视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塑造,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三个方面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懿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0期 1294-1297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的器官捐献事业正处于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器官捐献结束后,一些捐献者的家庭陷入危机亟需救助.中国器官捐献救助体系的建设总体滞后,社工与志愿者成为介入器官捐献家庭救助的重要力量.试图通过将上海市某大型公立医院的器官捐献社工介入情况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福玉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1期 25-29页ISTICPKU
【摘要】 安乐死作为一种非自然结束生命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备受争议.西方宗教是安乐死的主要反对力量.依据《圣经》信仰,安乐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严重错误.生命是上帝的恩赐,痛苦有积极的意义,死亡是生命的转变,真正的临终关怀之道是信仰与爱.在今天看来,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静 张武丽 等 《医学与哲学》 2017年38卷5期 60-61,65页ISTICPKU
【摘要】 诺丁斯关怀伦理是论述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伦理理论.通过论述诺丁斯关怀伦理基本特点与医患关系的关系,说明诺丁斯关怀伦理在医患关系中有较强的适用性.为缓解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医患之间需要更多彼此间的关怀.从关怀视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6期 1097-1098页ISTICPKU
【摘要】 《疾病的价值》是一部研究疾病的创新之作。该作品的作者凭借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别具一格地对疾病从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该作品突出的几大特点主要表现为:研究视角新颖,创新性较为显著;疾病价值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平 郭玉芳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1期 71-72页ISTICPKU
【摘要】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的优点、价值,目的在于促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性格,提高个体、群体、社会的幸福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总结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认识存在差异、医疗中的人文关怀减少、医患双方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丹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1期 119-121页ISTICPKU
【摘要】 在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融入生命伦理关怀教育的初步探索,以此教学新视角试图唤起医科院校学生对生命的真正尊敬与热爱,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身,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体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现代意义,从而更好地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忠强 李淼晶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3期 388-389页ISTICPKU
【摘要】 简述了生活质量(QOL)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生活质量评价及方法,时国内外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评价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从人文关怀视角对我国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评价研究进行了思考,建议向国外借鉴和学习相关研究理论的同时,形成适合我国大学生本土化的生活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齐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6期 112-113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善与美的统一理论和现实对伦理与医学审美的呼唤,提出在医学伦理教育中引入审美情感教育,实现医学道德与医学审美的统一,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使之在未来对人的关怀医学实践中达到由道德人格向审美人格的超越与升华,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美娟 《医学与哲学》 2005年26卷4期 26-28页ISTICPKU
【摘要】 从生命本体论立意出发,在对我国当下的医学人文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以问题意识为线索,对医学人文关怀的哲学命题给予了反思,在重新界定医学人文关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系统地阐述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应然"、"是然"和"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美娟 《医学与哲学》 2004年25卷8期 25-27页ISTICPKU
【摘要】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背景,以哲学和生态审美理论为起点,提出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医学人文回归的内容及其与医学审美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术性和现实性两个层面,针对我国存在的医学人文缺失的现状,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书敏 杜渐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8年25卷1期 19-22页ISTIC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剧,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叙事医学践行"医学乃人学"的理念,核心是共情与反思.将叙事医学引入心身疾病的防治,从心身疾病与叙事医学的理论、叙事医学在心身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运用叙事医学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树程 张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22卷11期 661-663页PKU
【摘要】 对人工流产的道德争论一直是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话题,论辩双方基本上是围绕着胎儿的生存权和妇女的选择权而展开的,这两种权利处于对立状态,且都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论证,使得对人工流产的道德争论处于僵持状态,一直悬而未决.作者认为传统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李垚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5年43卷1期 69-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多方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服务的体验感受及需求,为医疗护理员人文关怀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4所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护理员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根据Colaiz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荣 杜渐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23卷5期 27-29页ISTIC
【摘要】 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论述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生死观的内涵,并基于不同观点,论述叙事医学理论内涵及其视角下的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中医学思想出发论述生死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注重养生与临终关怀,倡导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死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灵情 王河宝 等 《江西中医药》 2018年49卷5期 8-9,16页CA
【摘要】 慢性乙肝因其强传染性、难治愈性、高医疗费用、高进展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慢性乙肝进行健康管理和风险评估是预防其发展、传变的主要措施.本文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尽显人文关怀,采用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运动按摩、针灸药膳、电话随访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玲 《医学信息》 2017年30卷5期 243-2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访多视角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是将18名手术室新护士,分成两组,2012年1月进入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进入9名作为观察组.培训期均为1年.年龄20~24岁,均为高中毕业后进入护理院校的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洵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0期 15-17页
【摘要】 智力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学校教育发展史的早期,人们就开始意识到智力与人的自由的关系.本文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视角审视目前的智力观,剖析了目前教育中的学生智力异化的现象:"智力=分数"的理念、应试教育方式为主、"优异成绩"与脆弱的内心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子辉 王兆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372-379页
【摘要】 当前的医学人文关怀实践并未有效缓解国内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以及医学所面临的现代性危机。作为缓解医患矛盾、化解医患冲突理论基础的医学人文关怀,因其实践无力应当被重新审视。传统视域下的医学人文关怀理论注重医护人员对病患群体的关怀研究,研究视域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斌 刘中强 等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5年1期 125-125页
【摘要】 虽然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但是在教育上,每个受教育者机会都是平等的。本文将从生命关怀的内涵入手,从其视角对高校调试型体育教学理论进行解析,对其实践进行策略探讨,以形成对相关教育研究的借鉴与支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菊芳 《科技信息》 2013年26期 122-123页
【摘要】 当前,用人文关怀的视角开展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用,对于应对社会现实环境与矛盾,推动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娅玲 匡思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12卷6期 68-71页
【摘要】 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倡导教育必须培养会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被学术界称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国内外关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从诺丁斯的“关心性”关系这个新的视角入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关心性”关系,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芬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160-164页
【摘要】 "以人为本"是我们当前时代的核心主题,把"以人为本"理念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当前的社会研究中还是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而"生态德育"的提出,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哲学视角下,提出的一个德育新模式的建构理念。"生态德育"的新模式就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碧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0卷1期 4-9页
【摘要】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关怀伦理"在女性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与目的、志愿服务所遭遇的道德冲突与抉择、志愿服务的困难与坚持、志愿服务对其个人及社会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了解当前社会女性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与公民道德体现的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年2期 120-121页
【摘要】 爱情是简.奥斯丁小说永恒的主题, <爱玛>亦不例外.作为她文学才华的巅峰之作, <爱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的艺术魅力,更在于它从中体现的道德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正是简‘奥斯丁独特生活意趣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湘梅 阮积晨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7卷7期 142-144页
【摘要】 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进行伦理审视,揭示其伦理关怀缺失的现实,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需要伦理的考虑,借鉴我国古典"人性论"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确立道德准则、健全人格、优化环境等伦理关怀措施,以期利于高校青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爱华 薛雅卓 等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4卷23期 64-66页CA
【摘要】 <篇首> 关怀伦理学是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构于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芬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5卷11期 1024-1025,1078页ISTIC
【摘要】 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大都属"奖惩性评价",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淡化,评价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以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为指导,将360度反馈评价工具运用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以期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