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7
- 49
- 6
- 1
- 1
- 1
- 18
- 16
- 11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锴 蒋宏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5年12卷3期 39-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0~46岁,平均(32.8±6.7)岁.其中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下段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峰 王江泽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5期 470-47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低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对15例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质、钢板外露者,应用低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治疗,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4~50岁,平均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鹏 梁杰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10卷6期 550-55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球拍状"的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感觉恢复.结论 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可设计为交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敏 唐举玉 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6卷10期 731-73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像技术在设计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8例拟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手术病人,术前均采CDFI探测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于主干发出的部位、动静脉内径、穿皮瓣位置、数量,并予体表标记和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高峰 谢钦此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14期 211-211页
【摘要】 目的是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选择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4例,进行VSD封闭负压吸引、冲洗、引流,二期内踝上皮支皮瓣转位修复肌腱、骨外露。结果21例术后足切口I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存活不良,1例因患者术后禁烟不止,部分坏死,经再次植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翔 《中外医疗》 2010年29卷22期 7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帝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 自2002~2009年来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小4cm×7cm,最大为7cm×14cm.均为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锴 范启申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25卷5期 345-34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6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部位:同侧踝部2例,同侧足跟部2例,对侧足背部1例,对侧内踝部1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7 cm×10 cm.切取内踝上皮支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亚东 周娟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7年40卷5期 488-4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内科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合并Wagner分级2级以上的足部溃疡采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32例共38足.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2例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亚东 周娟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年35卷4期 441-4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内科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合并Wagner分级2级以上的足部溃疡采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32例共38足.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2例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克勤 谭海涛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0年33卷3期 236-2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介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胫后动脉发出的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以胫骨内髁与内踝连线为轴切取面积为18 cm×10 cm~4 cm×3cm的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其中小腿下段组织缺损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铭 马玉祥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6卷6期 1122-1125,后插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铸型标本的观测,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腿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设计,阐明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血供分区及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20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利用血管铸型后行分层碱腐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召安 冯世尧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20卷7期 770-7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临床常见.由于足踝部软组织较少,且无肌肉覆盖,伤后易造成肌腱或骨关节外露.该组织血循环差,植皮不易成活,修复困难,是骨科难题之一.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应用皮瓣进行修复是最佳的选择[1,2].我们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黄克 等 《微创医学》 2010年05卷3期 284-285页
【摘要】 <篇首>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外露,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局部无肌肉覆盖,创面基底血循环差,直接植皮难以成活,是骨科难题之一.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玲 单艳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8卷3期 145-14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23例胫后动脉内踩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3例做此手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专科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体位的安置、皮瓣的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肢体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王庆雷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7卷16期 1521-15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半岛皮瓣在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5月,共收治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23例,均为胫腓骨骨折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应用-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内踝上皮支半岛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振中 寿奎水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7年30卷2期 93-95,插图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报道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 在小腿内侧以胫后动脉内踝皮支为血管蒂设计成球拍状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交腿皮瓣修复5例.球拍(皮瓣)面积为16cm×9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斌 郭锦明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28卷4期 383-3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均择期手术.结果 27例皮瓣均成活,随访3~24个月,外形无臃肿,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增波 赵利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16期 1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带胫后动静脉内踝上轴型皮筋膜瓣治疗前足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应用带胫后动静脉内踝上轴型筋膜皮瓣治疗前足软组织缺损.结果:12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功能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带胫后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建兵 2015年浙江省显微外科学会年会暨浙江省手外科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带皮肤蒂内踝上皮支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带皮肤蒂内踝上皮支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9~62岁,平均43岁.车祸致伤8例,机器绞扎伤3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松庆 徐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年17卷4期 328-3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通过对1995年2月~2001年12月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病例回顾性随访,分析术式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效果.其中采用腓肠肌肌皮瓣3例,足外侧皮瓣4例,内踝上皮支皮瓣2例,腓肠神经皮瓣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朱典勇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7卷17期 36-3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在修复足部远侧半深度创面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2支低位皮支为蒂设计逆行内踝上皮支皮瓣,除保留蒂部附近5cm及部分皮肤蒂外游离掀起大部分,原位缝合行皮瓣延迟术,12-14天后行2期皮瓣转移术修复足部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二申 孙建强 等 《现代医学》 2009年37卷4期 299-3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32例.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章 景慎锋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8年15卷2期 230-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转移皮辩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7年3月,采用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转移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3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4例、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CAI Xiao-bin 刘云健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14卷7期 398-4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远端蒂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14种不同类型的远端蒂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共127例.皮瓣类型:指背筋膜蒂皮瓣9例,手指侧方岛状皮瓣25例,掌背动脉逆行皮瓣15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忠 郝平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13卷9期 565-5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跟组软织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我们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跟组织缺损9 例,其中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4 例,足跟部组织缺损2 例,行带蒂远位转移修复对侧下肢组织缺损3 例.结果 所有伤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华 叶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12卷1期 7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截瘫病人在长期卧床期间,极易造成足跟部的压疮、跟骨外露,治疗比较棘手.我院自2002~2004年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局部转移治疗足跟部压疮骨外露,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凤臣 张效斌 等 《现代医学》 2005年33卷4期 257-25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修复足部皮肤损伤22例,其中14例应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8例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切口均得到一期愈合,随访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小晓 徐志文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6卷6期 47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创伤致小腿下1/3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肌腱裸露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其修复及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面临的难题.作者自1997年5月~2003年5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共修复该类损伤25例,取得良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隆宝 黄宏前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2卷4期 248-249页ISTIC
【摘要】 <篇首>四肢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自1989年~1997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各种皮瓣转移6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7~57岁,平均31岁.采用逆行尺动脉岛状皮瓣3例,尺动脉腕上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文超 张思森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6期 64-6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半环式外固定架、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植皮技术治疗下肢严重挤压伤的疗效。方法11例下肢严重挤压伤患者,急诊行创面清创,半环式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创面封闭负压引流,主干血管离断者行动、静脉吻合术,二期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腓肠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文超 张思森 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4期 47-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封闭负压引流结合皮瓣技术治疗小腿复杂性损伤的疗效。方法13例小腿复杂性损伤患者,急诊行创面清创,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固定骨折,创面封闭负压引流,主干血管离断者行动、静脉吻合术。Ⅱ期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东亮 杨宁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12卷2期 101-103页
【摘要】 <篇首> 足踝部外伤、感染、肿瘤等引起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导致肌腱、骨关节的裸露,须行皮瓣进行修复.本院自1996年10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该类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共56例,取得良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文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14卷10期 643-644页
【摘要】 <篇首> 创伤致小腿下1/3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肌腱裸露,其修复及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面临的难题.笔者自1997年5月~2004年5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共修复该类损伤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柱 赵建勇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7年30卷3期 179-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报道应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12种不同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共160例.皮瓣类型:虎口背侧筋膜蒂皮瓣25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0例,指背筋膜蒂皮瓣9例,掌背动脉逆行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举玉 谢松林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4年27卷1期 16-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从1999年2月~2002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2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2例以及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面积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小星 陈绍宗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24期 3147-31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其中外伤7例,烧伤3例,血管瘤1例;同侧转移8例,对侧转移3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136 cm~2,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峰 宁丽 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24卷8期 149-1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支皮瓣及局部旋转皮瓣结合外固定器固定的方法治疗.其中应用小腿内侧皮瓣8例、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酆波 胡冬煦 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27卷6期 625-626页
【摘要】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2例,其中包括带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2例、远端蒂足内侧皮瓣2例、踝前皮瓣4例、第一跖背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顺清 戴新明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1535-15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2005年,应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底内侧岛状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5例,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