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2
- 2
- 1
- 1
- 5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钊 赵广亮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23期 7650-7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草蛉( Chrysopa pallens Rambur)是华北农区优势天敌昆虫之一。华北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中作物农田、林带所组成的农林生境,就其中的大草蛉对栖息环境、产卵地点、越冬场所等不同生境的选择取向及天敌追随效能展开了多角度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方仁 李杰 等 《生态科学》 2002年21卷1期 11-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对三种银杏一农作物复合模式下植物种群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削弱和截获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光照强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杏果用一叶用一豆类作物复合模式具有最好的复合光效益,光能截获率可达92%;PAR在植冠层的削弱遵循B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Vu Thi Thuong Nguyen The Ky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z1期 291-297页
【摘要】 为了找出最适宜于越南中部山区、预期综合环境效益最佳的、更利于生态平衡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以越南和平水电站库区4种主要农林复合模式:马占相思树(Acacia mangium)-玉米(Zea mays)、马占相思树-木薯(Manihot 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扬 信忠保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277-6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1999年以来,黄土高原大规模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呈显著恢复态势.采用2002年和2008年两期Spot5遥感影像,评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典型农林复合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张硕新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9期 2692-2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是改善商洛低山丘陵区脆弱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Juglans regia L.)、大豆(秦豆8号)和丹参(Radin salviae Miltiorrhizae)农林复合模式为对象,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仲崇高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710-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s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树高 吴斌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3期 3616-3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草复合系统因其具有产品多样性、生产高效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林草复合系统中,种间互作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到系统经营的成功与否,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蔡靖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545-5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改善渭北黄土区脆弱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Juglans regia L.)、李子(Prunus salicina),绿豆(秦豆6号)、辣椒(陕椒981)农林复合模式为对象, 研究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星 闫国增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463-54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的分布动态与空间格局、以及瓢虫优势种群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带在作物生长早期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蔡靖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1期 2414-24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是改善渭北黄土区脆弱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李子与大豆(秦豆8号)/辣椒(陕椒981)农林复合模式为对象,研究了复合系统内大豆、辣椒的光合作用、生长和产量等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英 张斌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1期 2035-20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热平衡法(Granier法)确定了南酸枣蒸腾量,研究了低丘红壤农林复合系统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蒸腾的日变化特征、对复合利用方式及截枝处理的响应,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蒸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春 陆宏芳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7期 1423-1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核算方法,对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植被生态恢复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小良恢复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以20世纪90年代不变价计,小良植被生态恢复系统43a的累积服务功能价值超过6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钢 魏晶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2期 233-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积调查和定点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4种农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新利 张莉 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2卷1期 69-73页
【摘要】 2009年和2010年的2-5月份,通过样方调查法对开封地区4种模式(A.村庄B.道路C.林地D.农田)防护林中喜鹊(Pica pica)巢址分布及巢址选择的生态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两年共调查喜鹊巢302个,主要分布于农田网格防护林中.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晓邦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年27卷5期 70-75页
【摘要】 农林复合系统是改善商洛低山丘陵区脆弱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Juglans regia)-大豆(秦豆8号)和核桃-桔梗(Platycodon grandi florum)农林复合模式为对象,研究不同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珍 田希武 等 《农学学报》 2011年01卷4期 22-27页
【摘要】 为控制麦田蚜虫,保护生态环境,以增强麦蚜天敌资源数量和控制能力为目的,设计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关联模式、间插关联植物延续食物链模式、增殖寄生性天敌补充田间数量等一系列试验,监测了历年麦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天敌和标靶害虫麦蚜的发生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子松 黎云祥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11期 4973-4976页
【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嘉陵江流域金城山森林公园淫羊藿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宜范围,为建立农林复合体系、开发淫羊藿中药资源和加强淫羊藿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根据回归方程中的因子标准化系数找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因素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金兆 魏天兴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5期 5-13页
【摘要】 该文对黄土残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降雨、地形与小流域侵蚀泥沙的来源及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基于林水平衡,体现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水土保持体系高效空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