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6
- 2
- 69
- 7
- 5
- 5
- 2
- 11
- 11
- 10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纪立霞 魏月娟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16期 2494-249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补脾通络方辅助治疗冠心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18例冠心病微血管病变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燊医 客蕊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3卷17期 2408-2413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的高血糖状态会使机体形成代谢记忆,通过氧化应激等方式破坏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发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根据脉络学说,以及孙络与微血管的相关性,认为糖尿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病机为:患者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虚火内生导致的络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丽钦 《临床荟萃》 2022年37卷2期 119-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外周微循环状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21年3月2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n=142)和重、极重度组(n=78).收集两组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巧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10期 1853-18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M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IMR对ACS病人随访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9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阻力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侨 左军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7卷32期 16-2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拘禁球囊技术(MJBT)对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MJBT,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MJBT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0.7±1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道阔 陈晖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26卷10期 572-57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降低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入选北京友谊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生理学检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定.将FFR>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佳芝 导师:姜志安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 CTO)患者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开通后即刻注射尼可地尔及术后24小时持续泵入尼可地尔对微循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敬龙 导师:苗志林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测定,探讨心肌微循障碍对该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经冠脉造影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莹 曹怀泽 等 《重庆医学》 2025年54卷6期 1377-138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分析在冠心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诊断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50例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或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单支以上冠状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凌峰 第三届全国黄河内分泌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第6次学术年会、河南省微循环学会中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省首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学术论坛、河南省开封市络病学术会议 2019年
【摘要】 临床观察部分病人心绞痛症状典型,心电图有动态st-t改变,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扩冠治疗效果欠佳,针对此类患者配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家良 导师:李国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
比较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冠脉给药与但用硝酸甘油对CTO病变PCI术后心脏再灌注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二科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行PCI的CT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CTO例...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 替罗非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镇声 熊美 等 《医师在线》 2025年15卷5期 34-3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东莞市虎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70%)的患者80例,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章炜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17年
【摘要】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救治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除了与堵塞血管的再通情况有关外,还与冠脉微循环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密切相关.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阻塞(Coronary microvascula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志远 导师:郝国贞 傅向华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迂曲(coronary tortuosity,CT)对冠状动脉微循环(coronary microvascular)造成的影响,探讨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卫华 导师:莫新玲 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择180例怀疑冠心病在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术的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尿(β2-MG)、血尿酸(UA)、血清胱抑制素C(Cy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启蓉 导师:蒋锦琪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硕士) 2009年
【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和代谢,它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而心血管疾病本身也是造成或加重微循环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涛 谢鹏昕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4年32卷9期 481-48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定量血流分数(QFR)诊断一致性以及影响二者诊断一致性病变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狭窄30%~70%并接受FFR检测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蕾 黄育铭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30卷5期 496-5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对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患者共计192条血管的相关数据.在接受干预措施之前,这些患者均已进行了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基于默里定律的定量流量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佳琪 郑柳颖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3年15卷12期 64-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由于不溶于水的纤维样蛋白沉积在心肌间质,导致心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大量心外膜冠状动脉血管未见异常的 CA患者以劳力性心绞痛为表现就诊.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劳力性心绞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圣楠 卜荣生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3年40卷1期 66-7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联合斑块定量技术在心肌缺血患者再灌注损伤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PCI术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炳权 钱蓓蓓 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3年46卷2期 181-186页ISTIC
【摘要】 心脏磁共振(CMR)非对比剂成像技术对评估心脏微循环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MR负荷成像与T1 mapping技术相结合的负荷T1 mapping技术无需对比剂即可进行心肌缺血的诊断以及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评估,从而为临床评估早期心肌病变提...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肌负荷;T1 mapp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婧 刘挨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21卷7期 174-176页ISTIC
【摘要】 冠心病是目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类型,对患者后续的生存质量以及生活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危害和影响,其中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引起心肌功能性缺血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中普遍存在但却常常被忽略,其在冠心病发病、治疗及预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淼 张松雨 等 《海南医学》 2023年34卷24期 3502-35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监测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构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微循环损伤(CMI)预测模型,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选取SEER数据库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06例冠心...
【关键词】 监测和最终结果数据库;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贵生 金尧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21卷1期 77-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定量评估冠状动脉循环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10月接受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招募者,设定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入组标准为明确糖尿病病史,此前已经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冠状动脉...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循环时间;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慧勤 崔晓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28卷9期 1732-1734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冠脉生理学指标变化及其对冠脉功能学的评估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行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测量患者冠脉生理学指标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艳焦 廖倩雯 等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9卷3期 26-2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评估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金平 陈珊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26卷10期 36-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水平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6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将其分为正常组(颈动脉正常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娜 欧阳文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1卷21期 3010-30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氯沙坦/螺内酯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84例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螺内酯片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筱斋 高艳香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2年43卷5期 385-388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VD)是指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灌注量减少,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在中国,CMVD治疗多为经验性的,有6.3%的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患者获得正确治疗.近...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药物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芹 邵柳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5卷12期 1708-1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当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70%~80%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除了存在心外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细胞损害外,也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游离脂肪酸等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艳侠 赵利轩 等 《吉林医学》 2022年43卷5期 1373-1377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PET/CT心肌灌注定量显像评价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对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同期行PET/CT检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前降支中段存在肌桥,且肌桥收缩期管腔受压狭窄程度≥50%的患者共...
【关键词】 心肌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正电子发生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少华 刘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1卷11期 1217-1219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尽管冠状动脉疾病治疗领域已取得很多进展,但冠状动脉疾病的防治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晨曦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4期 403-4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意义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常用评价指标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血流储备分数(F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等.其中,FFR是近20年逐渐公认的功能评价指标,可用于指导多种类型病变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远 郝国贞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95-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迂曲(CT)对冠状动脉微循环(coronary microvascular)造成的影响,探讨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葛瑞琪 周荣(综述)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31卷3期 307-3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存在的有心肌缺血或微循环病变证据。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与功能异常既可以出现在非闭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也可出现于心肌病、闭塞性冠脉疾病中...
【关键词】 综述;微血管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超 刘玉昊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31卷4期 332-3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预测价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错过时间窗(>12小时以上)半月以上仍有症状的3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敬 吕树铮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8卷12期 1325-1327页ISTICPKUCA
【摘要】 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增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4期 247-2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据国外资料显示,尽管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已呈下降趋势,但在女性却并没有改变。与男性相比,有胸痛、伴或不伴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女性患者具有更多相对正常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即较少存在限制血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洋 李海涛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年19卷5期 538-5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猪右乳内动脉在非体外循环下行选择性心中静脉动脉化(CVBG),评价其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将12只右冠状动脉重度弥漫性狭窄的中华实验小型猪[雌雄不限,月龄7~10个月,体重(40±5)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关键词】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乳内动脉;选择性心中静脉动脉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东彪 《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18期 3432-343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立即改善冠状动脉闭塞性或狭窄性病变血流供应,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过程有可能使血管内膜撕裂、剥脱,斑块破裂、移位、碎屑脱落,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