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7
- 50
- 12
- 384
- 30
- 14
- 11
- 6
- 173
- 54
- 32
- 19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重明 汪自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0期 2032-20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冲脉与月经的生理关系及病理联系,分析冲脉失利与月经不调的内在联系.分别从冲脉与月经的关系、固冲以固经、理冲以通经等3个方面探讨了月经不调与冲脉的辨证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红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4期 477-478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对<内经>、<难经>关于冲脉论述的深入解析,提出冲脉之中,气血俱盛的新观点,提出冲脉"盛虚有时"的生理特性,并探讨了冲脉在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内科疾病及五官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元灏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2期 206-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医理论从<内经>时代到现在,冲脉的功能定位几乎主要贯穿在妇科的病机中.冲脉的作用主要与妇女的月事、第二性征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冲脉相比照,不难看出冲脉的作用实质与该内分泌性腺轴密切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华强 谷世喆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0期 1833-18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从气血角度对冲脉的生理、病理、临床治疗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对古人关于冲脉的认识进行了点评.首先,以古代哲学关于气的认识为着眼点,从气的角度认识冲脉,并探讨了冲脉与宗气、元气的关系.其次,从冲脉为"血海"方面探讨了冲脉与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联庆 王瑞道 《中国针灸》 2004年24卷8期 569-5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冲脉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从冲脉的起源、空间序结构、运行特点以及与三焦、四海、天年、信息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冲脉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结果:冲脉起源于先天,充盛于后天,是结构至大、功能至广的机体网络系统,其运行特点是升降出入,相贯如环,...
【关键词】 冲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文民 李忠仁 《中国针灸》 2004年24卷12期 843-8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络冲脉实质.方法:以古代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力求揭示经络冲脉的奥秘.结论:人体肝门静脉系可能与经络冲脉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冲脉/解剖学和组织学;冲脉/生理学;经络实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祥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8期 529-5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史学研究的方法对"任脉""冲脉"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任脉、冲脉学说并正确评价其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垍炟 许昕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5期 708-713页ISTICCA
【摘要】 明代是中医史上学术发展较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总结性医书,对前朝医学古籍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在明代,许多医家提出了独到见解,"冲脉隶于阳明"理论即确立于明代.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明代中医学相关文献,研究探索明代医家及其专著对冲脉与阳明理论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1卷6期 507-511页ISTIC
【摘要】 综合《黄帝内经》对冲脉的描述,对照人体胚胎的发育过程,本文发现冲脉的起源和结构与胚胎早期出现的尿囊密切相关,冲脉是以尿囊为源点的解剖结构,冲脉所属的结构包括血管结构和筋膜结构两个部分:血管结构是以脐循环为中心的循环系统的血管主干,是上半身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晓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1期 1527-1528,1532页ISTICCSCDCA
【摘要】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1组反复发生在月经前,影响妇女日常生活和工作,以躯体、精神症状(包括情感和行为)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三四十年才引起重视.今人多从脏腑论治此病,强调经前期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华强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6卷3期 354-356页ISTICCSCD
【摘要】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有"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之称,冲脉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临床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冲脉的相关文献发现,历代文献对冲脉的起始部位说法不一,具体起始部位包括气街、肾下、关元、胞中等.该文通过综合历代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照 耿青霞 等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0卷3期 344-346页ISTICCA
【摘要】 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肺痿一词,将病位与病性结合在一起.《素问·痿论篇》提出"痿"的病因与《金匮要略》中肺痿的发病原因极其相似,可见"治痿独取阳明"这一方法也可适用于肺痿的治疗.同时在《素问·痿论篇》也记载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华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2期 128-130页ISTIC
【摘要】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有"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之称,与气血的关系密切.从中国古代哲学之"气"、中医学之"气"及冲脉与气的关系进行论述,并结合张锡纯冲脉病案,对冲脉的生理、病理、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对冲脉"动"的因素归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恒佳 《光明中医》 2019年34卷14期 2130-2131页
【摘要】 凡物之运行,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自然界中,地气升则为云,天气降则为雨,升降有序,天地交媾,万物乃生,对于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人法天地,自然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存在,无论脏腑还是经脉,其功能都具有一定方向性,比如脾升胃降、肝升胆降等,作者就其所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晓丽 马玉侠 《江苏中医药》 2015年47卷10期 53-54页ISTICCA
【摘要】 1 病历摘要李某,女,30岁,校工. 已婚,育有一女. 就诊日期:2014年4月20日.主诉:右下肢胀痛不适2年余. 病史:患者自述由于分娩后居住环境潮湿出现右下肢沉重不适,莫可名状,曾针药并用治疗数月罔效. 现症见:患者右下肢沉重,胀痛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呼永河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3年1卷1期 87-8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其功能表现与生殖和妇女月经有关.本文从湿邪入络角度探讨了湿入冲任二脉所致临床病证.1 冲任脉的经络循行及生理功能中医理论认为,冲任督三脉起于胞宫,一源三歧,<灵枢·五音五味>曰:"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华 吕丽 《吉林中医药》 2012年32卷8期 757-759页ISTIC
【摘要】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气上逆者,乃冲气之上冲”.胃失和降、肾虚失固、肝气恣横、大气下陷是引起冲气上冲的主要因素.善用镇冲、降逆、补虚、收敛之品.张锡纯丰富和完善了冲脉生理、病理的理论,突破了前人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探讨,而实施于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5期 815-816页ISTIC
【摘要】 秦淑芳主任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的临床运用,冲脉为月经之本,冲脉致病与肝、脾胃、肾有密切的关系.对冲脉的治疗分为2种:平肝安肾、和胃降浊法适用于肝失疏泄,或肾虚失于摄纳,或胃失和降;补肾调冲法适用于肾虚冲任失调而致的经、孕、胎、产诸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养彪 贺志有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37卷12期 102-104页
【摘要】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生理功能可概括为“渗诸阳,灌诸精”,逆气里急则是冲脉为病的主要表现.本文作者认为,无论是经络联系,还是生理联系,还是病理联系,冲脉与肝脾肾3脏都是息息相关的.在经络联系方面,冲脉并足少阴肾之经脉挟脐上行,其主干与足阳明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华强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29卷2期 125-126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近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1],总计三十卷,书中记录了其平生的理论及经验.张锡纯临床注重冲脉应用,其在冲脉的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颇有心得,且临床辨证治疗常获奇效.现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立新 金閔宣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年16卷2期 22-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冲脉为血海"是古代文献对冲脉功能的评价,从此论述中能看出冲脉在经脉系统中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但在临床运用上根据冲脉辨证者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文献对冲脉病症的记载甚是不详;二是冲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素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3卷3期 198-199页ISTIC
【摘要】 冲任二脉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而冲为血海,与之关系尤为重要.从冲脉的循行、冲脉与脏腑的关系看,冲脉为病,与肾精的盈亏、脾胃的强弱、肝气的疏泄紧密相关,冲脉对胞宫的作用也是通过肝脾肾诸脏的功能来反映的.临床治疗当注重对肝、脾、肾三脏的调节,肝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帅 周海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12期 900,90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始载于<内经>.<素问*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军 《甘肃中医》 2008年21卷8期 11-1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案李某,女,37岁,反复胸膈不畅,气急促3年余,于2006年7月21日求诊.诉3年来,无明显原因反复突然出现胸膈不畅,似有物堵塞,以手捶胸、抓胸,气不足以呼,气喘、气急促,甚至张口、高枕或端坐,站立呼气,烦躁盛怒,坐卧不宁,常持续数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俊峰 《甘肃中医》 2007年20卷12期 35-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与任脉皆起于胞中,出于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经脐旁沿腹部两侧,散于胸中,上达咽喉,环绕唇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颖舟 《甘肃中医》 2006年19卷11期 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冲脉乃奇经八脉之一,有主动脉、行气、温分肉,主女子胞宫、月经,主男子精室的作用.《素问·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说明冲脉为病以气逆为特点.冲脉失调,逆气时动时平.其实则诸气皆逆,病兼五脏.上逆于肺,则咳喘,鼻衄;上干于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勇 王之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年11卷2期 142-143页ISTICCSCDCA
【摘要】 提出<内经>的"气街"在人体受到伤害刺激、经脉闭阻之时具有对人体及经络系统的自我保护作用.在十二正经受邪,经气流行不畅之时,"气街"可以代经行气,以维持人体内经气的运行."气街"的开放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保护,也是对人体病变的一种提示,亦有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峰 《中医药学报》 2005年33卷2期 19-20页ISTICCA
【摘要】 运用固冲汤治疗脾肾不足,冲脉不固证型崩漏患者.结果显示:固冲汤在止血调经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塞流、澄源、复旧"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8卷11期 102-103页
【摘要】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表中参西录》中对妇科杂病之论治,首重冲脉之调摄,恒以调摄冲脉为首务,深究治法,精研方药;论证用药,颇具特色;方论之后,必附验案,以供后学师法.其重视冲脉,调摄冲脉论治妇科杂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后学临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艺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29期 322-32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冲脉的生理病理特点.方法:临床上重视冲为血海,治疗上往往气血并重.从医学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总结,冲脉亦为气海.结果:冲脉来源于肾间动气,其元气为人身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冲脉上渗诸阳,灌诸精,下渗三阴的生理功能更是依靠气的温煦、推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朱颖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21卷3期 10-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有关冲脉的记载散见于<内经>诸篇.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冲脉作了颇多阐述.笔者重温经文,感到冲脉有值得研究之处,并作初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寿彭 田欢狮 《上海针灸杂志》 2001年20卷5期 24-24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崩漏即功能性子宫出血.量大,来势猛谓崩;量少,来势缓慢,淋漓不断称为漏.顽固性崩漏是指月经持续20 d以上,经中西医药及常规针灸、刮宫等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者. 我们采用针刺冲脉配关元治疗32例,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登部 刘琴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01年20卷8期 503-50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上自头,下自足,后自背,无所不涉”,“受纳诸经之灌注,经血与此而蓄藏.”(《类经*卷九》)可“渗诸阳,灌诸精.”(《灵枢*逆顺肥瘦篇》) 故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主持血气濡养全身,称之为“十二经之海”、“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传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5卷2期 93-9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素问*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难经·二十七难>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难经>秉承<内经>义旨,但关于冲脉循行的论述是并足少阴经还是并足阳明经则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大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卷13期 52-54页
【摘要】 <篇首> 1 冲脉的命名 "冲"原作"衝",有冲要、要道的含义,从其功能上说有动的意义.<广雅>释为"动也"、"行也",<集韵>言:"冲,要也."<难经>杨玄操注:"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行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冲焉."说明冲脉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明 白罡 《江西中医药》 2012年43卷3期 58-59页CA
【摘要】 <篇首> "冲气上逆证"是冲脉之气上逆引起的一类病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一些关于本证的散在记载,此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尤其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详细论证了"冲气上逆证"的病因、病机、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润栓 《中外医疗》 2011年30卷22期 138-139页
【摘要】 自李东垣提出"阴火"论,历代阐释者不乏其人,但终觉不合东垣意趣.笔者反复研读之下,提出"阴火"乃是脾胃气伤和(或)元气不足时,命门关阖不利,相火游逸而出,循冲脉上炎,代君行令或上采脾胃的见解.并指出目其游逸命门之外,周身无有盛放之所,无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景龙 管宏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23期 18-18页
【摘要】 经络辨证是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疑难杂症通过经络辩证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因此挖掘、整理、总结相关知识,可补充八纲、脏腑辩证的不足,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凤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26卷18期 153-154页
【摘要】 <篇首> 妇科治疗带下、妊娠病以及妇科杂病时经常提到安冲、固冲、调理冲任、调补冲任等治则,但未能从本草书中查到入冲脉或入任脉或冲任并人者,即或是治冲任二脉的药物也都没有人冲任二脉之说.因为冲任二脉是奇经八脉中的两脉络,不是正经.所以,在具体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冬青 《江西中医药》 2008年39卷6期 5-6页CA
【摘要】 <篇首> 关于冲脉的循行,<难经·二十八难>提出了"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与<内经>论述冲脉在腹部"与少阴经夹脐上行"有异,学者对此历来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难经>观点有误.考察<内经>及<难经>关于冲脉的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