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
- 12
- 19
- 17
- 14
- 12
- 11
- 40
- 13
- 10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静怡 熊雷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4年60卷12期 64-72页
【摘要】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 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肽核酸(PNA);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颜颜 夏茂宁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33卷6期 508-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将诺卡氏菌属细菌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用于该细菌的PCR检测.方法 将诺卡氏菌属细菌、戈登氏菌属细菌及红球菌属细菌菌株分别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提取菌株DNA作为扩增模板;设计诺卡氏菌属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庆海 边志衡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年18卷3期 312-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设计结核分枝杆菌高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及优化TB-MB-PCR体系,尝试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反应后的荧光信号.方法 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分子信标探针,优化TB-MB-PCR反应体系各组份浓度,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光明 苏文金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2期 273-2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了内源基因大豆植物凝集素(lectin)、玉米转化酶(invertase)和外源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35S(CaMV35S)启动子的分子信标探针,确定了探针浓度和镁离子浓度等反应条件,分别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系列标准品进行内源基因和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晓波 徐洵 《生物工程进展》 2000年20卷2期 14-15,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thews和Kricka[1]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 assay)即固相杂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气志 罗怀青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18年38卷2期 737-744页
【摘要】 设计新型的DNA探针,其主要功能区域包含适配体区域和分子信标互补区域;当无靶标存在时,羧基荧光素(FAM)的荧光被黑洞猝灭基团(BHQ)猝灭,加入靶标后,Ag+与适配体区域特异性结合,使得分子信标与其互补区域发生结合,加入EXO Ⅲ后,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连飞 禹思宇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7年44卷6期 1847-1853页
【摘要】 试验旨在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H3和N2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数字R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国 张琚 《生物技术》 2003年13卷2期 39-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既保持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的特点,又克服了以往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污染和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的缺点.另外,还有重复性好、省力、低费用等优点.实时定量PCR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有 程金平 等 《生命的化学》 2002年22卷2期 191-194页ISTICCA
【摘要】 分子信标作为一种核酸荧光探针,其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检测核酸,特别是用作实时荧光PCR反应的探针.由于其特殊的发夹结构,决定的其具有多种的用途.不仅能在液相或固相对核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能用于多种DNA-蛋白质、DNA-DNA损伤试剂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鹏 牛静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年7卷5期 1924-1928页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分子信标与核酸适体的荧光传感器,用于三磷酸腺苷分子的选择性检测.方法 将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体序列与分子信标结合形成新的荧光探针,利用腺苷和分子信标互补DNA的竞争,引发分子信标的构型转换,从而产生可检测的荧光响应信号实现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禹思宇 周宇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7期 67-71,76页
【摘要】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建立一种检测猪流感病毒的新方法。根据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HA和NA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3N2亚型SIV。构建重组质粒pS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丽丽 姚琳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年29卷4期 5-8页
【摘要】 分子信标是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原理设计的一种发夹型寡聚核酸分子荧光探针,能够与待测核酸序列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结构变化产生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适于活体检测等优点.对分子信标的结构、设计原理、热力学研究、选择性与动力学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生海 殷宏 等 《现代仪器》 2009年15卷4期 1-5页
【摘要】 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已经深入到纳米尺度和单细胞、单分子的水平,如何在这样一个尺度范围内获取有用的生物化学信息对各个研完领域均提出新的要求.可进行实时、在线、原位、活体检测的分子探针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就分子信标技术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检测;Molecular beacon Fluorescence probes Detec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锐 《科教文汇》 2007年29期 213页
【摘要】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于1992年由Higuchi等人第一次报告:使用EB加入PCR反应体系,经改装的带有CCD的PCR仪检测样品的荧光强度,它的优势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高敏感、高特异的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秉鸿 《动物医学进展》 2003年24卷5期 4-6,25页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在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方面,不断研究和开发了一些先进的检验新技术,TaqMan荧光探针脱颖而出.这项新技术日臻成熟并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它实时、准确、定量和高度重现性的特点优于其它核酸扩增技术,在...
【关键词】 TaqMan荧光探针;核酸扩增技术;实时定量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振柱 孙贵娟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年22卷4期 332-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致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在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中推广应用.方法 将菌株及样品经培养基增菌后,用热裂解法提取DNA,使用荧光定量PCR反应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江宏 陈正堂 《生命的化学》 2010年30卷5期 801-804页ISTICCA
【摘要】 分子佶标(molecular beacon,MB)可实时成像观察活细胞内多个特异性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由于核酸酶降解、核酸结合蛋白质结合等非特异性因素,生物稳定性差、转染效率低等成为MB活细胞内应用的瓶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新 文芳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3年26卷4期 185-188页ISTICCA
【摘要】 PCR分子信标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核酸定量检测技术,它具有PCR技术的高效核酸扩增特性,核酸探针杂交的高特异性,以及光谱技术的高灵敏性和可计量性.目前,PCR分子信标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肿瘤研究、基因突变研究等多个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由Higuchi等人在1992年第一次报告,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灵敏、简便、快速、不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它将EB加入PCR反应体系,再通过改装的带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康琦导师:何磊良 郑州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
肿瘤驻留的胞内细菌作为不可忽视的肿瘤组成成分,对癌症风险、病理类型、癌症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有着深远影响,其中乳腺癌中肿瘤驻留的胞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金葡菌)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肿瘤驻留胞内菌具备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曲卫昆导师:赵海东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背景和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常年高居榜首。因此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乳腺癌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生存来说必不可少。在乳腺癌的基本检测方法中X线摄影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由于其在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水平较低,常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玉华导师:殷志祥 安徽理工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1994年,Adleman用DNA分子解决了七节点的有向Hamilton路径问题,成功打开了DNA计算研究领域之门。DNA计算机因具有大存储空间、高并行性和低耗能等特征而成为了科学界的研究新宠。
自DNA计算出现以来,其无论是在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美导师:马翠萍 青岛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化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聚合酶链式反应需要反复的热变性,依赖于特定的热循环仪,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等温核酸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郭军导师:罗深秋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人的皮肤作为最大的器官担负着保护人体内部结构和各大脏器系统的重要功能,同时也在细胞代谢和生长增殖等生理过程发挥着调节作用。瘢痕是一种创伤愈合的结果,瘢痕在过度增生等情况下,引起机体不适或造成畸形及功能障碍时,被认为是病理现象,称之为病理性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春明导师:杨朝勇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荧光核酸杂交探针是一类具有荧光标记的寡聚核苷酸链,它在化学、生物学、医学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核酸分子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系中,这赋予了核酸探针最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荧光核酸探针是监测细胞内生物过程的完美工具。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琪导师:程圭芳 何品刚 方禹之 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伴随着基因结构和基因功能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项目”完成后,对于人类相关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但其首要条件在于对致病基因碱基序列的识别和确定。而传统的DNA测序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劳动强度大且消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世奇导师:王云普 西北师范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 2008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分子检测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有着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中,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以提高分子水平的精确定量,突破检测技术这一瓶颈,是目前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斌导师:王柯敏 湖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现代科学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内的基因结构和表达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如何借助有效的研究手段,从分子水平上实时、灵敏、特异地获取这些信息变化,尤其是基因表达信息的变化,已经成为医学研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分析化学加强与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麟导师:朱平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确定以后用于不同方面的荧光PCR反应能否在芯片上侧顺利进行,能否正确检测到其荧光变化.并分析在芯片上进行PCR反应及其反应时间的变化.比较在芯片上不同类型的荧光PCR反应的优点与缺点.方法:设计并制作以硅片为材料的PCR基因芯片.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军导师:王柯敏 湖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论文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发展能特异性识别生物分子的分子信标荧光探针,建立准确、快速、定量检测遗传物质的新方法.如抑癌基因ING1在活体细胞内的转录产物的测定,以及病毒遗传物质的快速检测;同时发展了分子探针的固定化方法,并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秋平导师:李庆阁 厦门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论文涉及一种新的实时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论文分为四部分:1.孪生引物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提出一种新型的实时PCR检测技术——孪生引物实时PCR.2.孪生引物实时PCR基因分型技术.设计两种分别带不同荧光标记的孪生引物,采用实时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建维 王旭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年16卷7期 729-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多重分子信标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和种特异性基因femA的方法. 方法利用包被有SPA单克隆抗体的磁珠富集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提取其DNA,用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同时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分子信标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佳成 沈浩元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29卷10期 949-9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硫化氢(H2S)水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价值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的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思涵 李佳宁 等 《重庆医学》 2023年52卷1期 6-10,1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MAB-SYL3L用于胃癌细胞的靶向识别/成像.方法 根据分子信标探针的设计原则,将靶向EpCAM的核酸适配体SYL3进行适当的截短,构建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MAB-SY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承海 朱洪亮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6期 378-384页
【摘要】 建立一种基于通用型分子信标检测及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肉类食品动物源性成分多重筛检方法.通过对猪、牛、羊等9种常见食用畜禽动物基因组多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线粒体基因组16s rDNA中具有特定结构的基因片段作为检测靶序列,设计单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晓波 徐洵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3期 277-280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一段特异性DNA设计成分子信标探针,用于该病毒的PCR检测.温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明,所设计探针的发夹既可以形成也可以打开,符合PCR对分子信标探针的要求.结果表明,在PCR同时加入分子信标探针不影响PCR扩增,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苹 张振坤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4卷4期 522-5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MG53蛋白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不处理)、LPS组(加入200 mg/L LPS)、MG53组(加入30 mg/L重组人MG53蛋白)和MG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卓 云锦凤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7期 735-73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加拿大披碱草与野大麦2个四倍体多年生禾草杂交产生的属间杂种F1为三倍体(2n=3x=21),丢失了与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同的7条染色体.为查明该杂种F1的染色体构成,应用基因组分子原位杂交方法,将父本(♂)野大麦基因组(H1H1H2H2)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娉 周佳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4卷6期 1307-1311,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载孕激素受体(PR)靶向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全氟己烷(PFP)分子探针(PR-s-PFP/PLGA)的构建方法及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靶向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制备s-PFP/PLGA纳米颗粒,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媛 段小艺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5期 336-3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以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为靶点,制备以顺磁性粒子钆为载体的MR分子探针,通过MR靶向成像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利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针对HER2的荧光标记探针FITC-LTVSPWY与钆喷替酸葡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