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
- 12
- 7
- 6
- 2
- 1
- 12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代春 王光亚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5年23卷3期 313-321页
【摘要】 本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的模仿-反馈机制,探究真实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者的动态表情模仿是否引发互动双方的情绪感染及生理同步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任务相比,模仿任务中情绪接收者、表达者的主观报告情绪状态趋于一致;互动双方的心率同步性、心率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霞 潘之禾 《心理科学进展》 2025年33卷1期 1-10页
【摘要】 现实生活中,面部表情通常随时间推移呈动态变化,个体对任一表情的解读都可能受其所处的动态序列情境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同时呈现的情境信息会对目标表情的知觉产生影响,但对于序列变化的表情信息如何影响目标表情知觉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拟通过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辉 蒋重清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年27卷5期 389-3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I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燕翔 姚志剑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22卷4期 265-2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认知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12名男性抑郁症患者及相匹配的12名健康男性识别悲伤、喜悦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脑部反应.功能: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经纶 姚志剑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年21卷5期 333-3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chinese facial expression video system, CFEVS)以增加情绪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录制强度分为三等级的喜悦、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厌恶及中性(无表情及咀嚼动...
【关键词】 面部表情;情绪;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燕翔 郭小兵 等 《中国医刊》 2017年52卷8期 105-1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识别具有正、负性情绪信息的面部表情的特征,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 选择200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2例(观察组),并招募与抑郁症患者性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燕翔 郭小兵 等 《中国医刊》 2017年52卷7期 93-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阳 李文辉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1期 1744-1746,1747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对静态和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的差异。方法采用45名被试进行3(被试类型:ASD、ID、TD)×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愤怒)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考察孤独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正常儿童在呈现静态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辉 刘丽莎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5期 700-701,702页ISTIC
【摘要】 目的:采用眼动技术,比较动态和静态呈现面部表情即时加工特点。方法选取17名被试进行实验,采用2(呈现方式:动态、静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生气)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使用ASL504型眼动仪记录被试观看不同面部表情图片(每种条件各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芳 龙曦 等 《心理研究》 2018年11卷4期 312-318页
【摘要】 采用6(面部表情类型:高兴、愤怒、悲伤、恐惧、惊讶、厌恶)×2(儿童类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2(材料呈现方式:静态图片、动态视频)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两种材料呈现方式下对6种面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燕翔 姚志剑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17卷4期 217-2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及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探讨抑郁症执行功能障碍特征及可能机制. 方法:42例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进行WCST测试;其中抑郁症患者19例及正常对照15名进行动态面部表情识别作业,记录反应时和正确...
【关键词】 执行功能;动态面部表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洁晴 秦宏智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7年18卷1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介绍面部蜗轴的相关解剖及其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网络上的相关文献,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结果 共检索到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英文文章210余篇,中文文章36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莹 刘志雅 《应用心理学》 2014年20卷4期 375-384页
【摘要】 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霞 葛猷勋 《心理学报》 2024年56卷6期 701-713,中插1-中插4页
【摘要】 以往研究发现,识别与自身文化背景相同的个体的面部表情比跨文化背景个体更准确,这被称为群内优势效应.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静态表演表情,对动态表情和自发表情识别中的群内优势效应知之甚少.为了探究群内优势效应是否受表情自发性(表演和自发)和呈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海燕 张莹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14卷3期 202-20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瑞士球全程核心动态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应急总医院收治的200例T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康复护理;瑞士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晓鸣 董桂芳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24卷5期 363-36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动态评估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变化,探讨其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50例周围性单侧面瘫患者,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针灸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面部双侧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梦蝶 江富梦 等 《校园心理》 2022年20卷5期 381-386页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动画人物的儿童动态面部表情识别图片.方法 研究1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从眉、眼、鼻、嘴及整个面颊对322名成人调查高兴、悲伤、生气、恐惧、厌恶和惊讶的典型特征.研究2由48名大学生对动画人物的动态表情图片进行情绪类型、强度、愉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煜青 陈红光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年33卷3期 177-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稳定期抑郁症患者对五种基本面部表情的识别特点.方法:选取80例病情稳定期的抑郁症患者(符合DSM-IV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和4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自行设计的电脑模拟的卡通人物面部表情,分别有4位女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薇 李子榕 《护理研究》 2009年23卷8期 746-747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面瘫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是以面部表情功能丧失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证候群.面瘫的主要症状是面部表情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给病人生活、工作和社交带来极大困难[1].吻合血管的肌肉游离移植治疗面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志剑 杜经纶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22卷4期 258-2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方法:以15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抑郁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在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时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能慆 周曙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0期 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面孔识别表情效应以及方位效应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南方医科大学脑研究中心完成.以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36名自愿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无精神疾患以及精神病家族史,(矫正)视力正常.利用3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思源 郭永峰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2卷3期 272-273页ISTICPKUCABP
【摘要】 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时间及肌电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本法较传统方法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崤峣 万明习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年21卷3期 231-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部表情运动估计是面瘫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等领域即将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光流方法(Optical Flow Method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GAOF)进行早期面瘫运动估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景恒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大会 2007年
【摘要】 人的面型(面部)即是人的形态像征,也是人的思维、情绪的表型.面型美既往研究多为静态美型为主体,如额型、眶型、睑型、鼻型、唇型、颏型、颌型等的静态美的研究与实施.然而人类面型美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美,还包括重要的动态美.人类表情的表达中体现出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晖 卢莉莉 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26卷3期 71-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FLACC疼痛评估表在烧伤小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对60例四肢烧伤患儿在住院期间植皮术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在给予规范化止痛治疗后,对比疼痛安慰前后评分前后的变化.结果 60例患儿出室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逸 王喻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5期 406-40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颞肌筋膜瓣转移术治疗晚期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颞肌联合颞肌筋膜瓣,动态恢复患侧面部表情肌功能,对19例晚期面瘫患者(手术组)进行手术治疗。同时选取内科非手术治疗面瘫患者22例为对照组。随访6~18月。结果:对照组和手术组治疗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爽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期 164-166页ISTICCA
【摘要】 眉下垂是面部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眉上提术达到重塑理想眉形已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在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对眉部解剖学认识不断加深的基础上,眉上提术不断得到改善,各种术式层出不穷.现将眉的美学、眉下垂机理、术式演进及临床满意度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枫 孔令韬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年05卷23期 7088-70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手段对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认知时脑功能活动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对21 例MDD 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MDD 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面部表情认知时的脑激活区域差异.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渭清 王先成 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17卷2期 112-1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小肌肉游离移植动态修复晚期面瘫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吻合血管去神经的拇、趾短伸肌游离移植修复晚期面瘫患者共26例,将肌肉的肌腱端悬吊于患侧的鼻翼、鼻唇沟中点、口角及颏窝上,肌腹放置于咬肌的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文杰 《医药与保健》 2015年8期 218-218页
【摘要】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后穿刺点及术肢疼痛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动态评估以及让患者描述自身的疼痛状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PCI术后穿刺点及术肢疼痛普遍存在,2级以上疼痛普遍存在占调查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玲芬 任群生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23卷4期 420-421页
【摘要】 <篇首> 眉为面部表情器官之一,不仅以形态上增强面部的美感,而且以各种动态表达和传递情感.眉型和眉眼的协调在人体美学上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自1999年以来对58例不理想文眉、眉下垂合并上睑皮肤松弛下垂者行手术矫正,均获满意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刚 卢青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年19卷12期 1057-10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过程中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差异,以初步探讨抑郁症患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 检测12例女性重型抑郁症患者和12例匹配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时的激活脑区,基于动态因果模型比较2组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志剑 杜经纶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年16卷8期 685-6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核磁共振(fMRI)成像技术及性别识别实验范式,探讨面部表情情绪不明确识别的神经基础.方法 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26名健康女性受试者识别视频形式的悲伤、喜悦及中性面孔性别时的脑部反应.图像数据经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慧 张文娟 等 《心理科学》 2010年33卷3期 564-568,572页
【摘要】 采用静、动态呈现不同面部表情的方式,考察表情对面孔启动效应的影响.其中操纵了表情的效价(正性和负性)和面孔的清晰性.结果发现,静态呈现时,面孔启动效应显著,且不受面孔清晰度影响;而表情效应不显著.动态呈现时,只在模糊条件下出现了明显的面孔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