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9
- 2
- 2
- 10
- 8
- 7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洪国标 宋利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27卷8期 1115-11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后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效果,为提高溶栓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的47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6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新强 汤嘉敏 等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20年18卷3期 20-22页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以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堵塞的主要原因。结果:55例患者发生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谏英 汤嘉敏 等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9年17卷1期 40-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4R危机理论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37例和干预组14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芳 吴欣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12卷6期 9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成立透析中心已十几年,近二年每年透析次数6 000~7 000人次,动静脉内瘘拥有率90%.2007年4月首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内瘘堵塞,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牡华 张舜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14卷15期 1668-16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内瘘堵塞因素: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所致20例,穿刺口感染所致2例,天气转冷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珣 吴宗壁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38卷23期 3998-40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4 例经过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管理措施.结果 在34例患者中,有33例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7. 06% ,随访至3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佳 梁莉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48卷34期 4283-4283页ISTIC
【摘要】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动静脉内瘘至关重要。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常见部位为前臂内瘘,一般在手腕部。对于意识不清、烦躁的动静脉内瘘患者,一般的腕部约束会使约束带越拉越紧,不仅皮肤受损,还会导致血流不畅,引起内瘘的堵塞。因此,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湘 张建林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32期 7986-7987页ISTICCA
【摘要】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可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一般的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搭桥以及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就需要透析的患者来说,深静脉留置导管就成了他们的“生命线”.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导管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翠芝 黄蓉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0期 4919-49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7例内瘘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堵塞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案及护理对策.结果 7例患者均采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5例溶栓治疗成功,2例失败...
【关键词】 肾透析/副作用;动静脉瘘/病因学/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秀梅 梁碧宁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年25卷26期 69-7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部分老年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成为这部分患者的最佳选择.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血流量充足、穿刺方便、穿刺部位选择余地大的优点,其缺点也很突出,如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爱军 白玲 等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16期 1516-15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不可缺少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瘘管内血栓形成,造成动静脉内瘘管堵塞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自2001年起应用尿激酶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慧 冯敏华 等 《现代护理》 2005年11卷11期 891-89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12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其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1例使用2次后死于脑出血,1例使用3月后死于心功能衰竭,2例使用9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使用15个月后内瘘堵塞,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月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34卷3期 337页
【摘要】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随着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老年、肥胖、糖尿病人群发病率不断增加,血管通路的建立越来越困难.对这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当动静脉内瘘失败,无法重建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1期 446-446页
【摘要】 有效地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目前血管通路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及直接动脉穿刺[1]。临床护理中常会遇到患者因中心静脉置管堵塞;动静脉内痿狭窄、栓塞;单一动脉穿刺血管较细等导致血流量不足的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蓉玮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9期 505-506页
【摘要】 目的:疏通透析者堵塞的动静脉内瘘,保护有限的血管资源,利于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我院血透中心3年来为使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内瘘堵塞再通,首选尿激酶5~60万单位稀释后,通过注射泵输至堵塞内瘘的动脉端,持续泵入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月芝 李英 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29卷2期 181页
【摘要】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透析通路,而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内瘘堵塞,畏惧反复的血管穿刺的患者,采用带Cuff涤纶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永久性透析通路,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英梅 黄艳 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8期 146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血管瘤形成及内瘘堵塞的影响,根据不同病人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将138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穿刺方法.一年后,观察病人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和血栓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冬林 陈宇 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17期 46页
【摘要】 <篇首> 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血液透析顺利度、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采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途径,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瘘管不能使用.2007年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