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2
- 7
- 4
- 2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震凯 张贻荣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725-77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5、10、15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靖季 任萃姣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3卷6期 101-1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生境、不同性状多花黄精药材和酒黄精饮片的质量,优选黄精品质和种植生境,为优质酒黄精饮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醇浸出物、多糖、单糖、二糖和黄精碱A为指标,运用双因素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宇 应瑶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3期 474-4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塔里木荒漠河岸林优势树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分析灰胡杨叶性状与化学计量学特征沿地下水埋深梯度(GWD)的变异格局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灰胡杨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生态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灰胡杨叶性状和化学计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爱连 张礼宏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4期 4966-49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不同菌根类型树种细根化学计量学性状对N添加的塑性响应,在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内选择外生菌根树种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和内生菌根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冶 吴甘霖 等 《生物学杂志》 2019年36卷5期 6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安庆市区选择7个生境,于夏季和冬季采集香樟叶片和土壤样品,分析叶片N、P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在季节和生境间的变异特征及其与土壤和叶片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和冬季香樟叶片N含量均值为10.91和11.10 mg/g,叶片P含量均值为1.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雨婷 陈雪梅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4期 1159-1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发酵程度的制枳壳饮片外观性状进行分析,并构建制枳壳发酵程度的快速辨识模型以及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逐步回归模型,以期为制枳壳饮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测色仪、电子鼻测定不同发酵程度制枳壳的外观性状指标(颜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改 曾立雄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779-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其过程是植物与土壤获得养分的主要途径.为了量化凋落叶化学计量学性状变化过程对分解的影响及对凋落物-土壤生物化学连续体的深层理解,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不同林型各自凋落叶化学计量学性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宏典 导师:程栋梁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应对环境变化的机制,称为生活史对策.不同物种对于环境的适应具有不同的途径,因此形成了不一样的生活史对策类型,并且其适应演化的结果都倾向于使其终身繁殖成功并达到最大化.研究植物当年生小枝有助于理解植物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琨 导师:包维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植物根系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叶片和根系作为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最重要的器官,同时影响着植物整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揭示特殊环境中处于发育早期阶段的植物根、叶的功能性状水平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洁 戴小华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6期 129-1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不同干扰强度下植物叶的功能响应,能帮助我们理解植物与环境关系,进一步明确植物在变化的环境下所采取的生存策略.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三个不同干扰强度生境的青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功能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随干扰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鹏飞 王月玲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26卷3期 248-253页ISTIC
【摘要】 目的: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MS)测定中药白扁豆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产地及性状差异白扁豆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超级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后,采用串联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对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俊 曾仪晨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33卷2期 167-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龟甲真伪的新方法.方法:选用正品乌龟和伪品红耳彩龟的腹甲进行实验,先用经典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比较两种样品的典型性状特征,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测得样品的光谱信息,对样品谱图进行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晓俊 钟波元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5期 5653-5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杉木幼苗叶片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陈大观测点,设置大气增温(开顶箱被动增温,不增温)×土壤增温(电缆增温4℃,不增温)双因子试验,对杉木幼苗叶片生理代谢、形态属性、化学计量学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丹丹 李雅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6期 843-8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系统了解国际上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的研究进展,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来源,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工具和Thomson Data Analysis(TDA)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并利用Ucinet和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春香 杨悦武 等 《天津药学》 2006年18卷1期 19-21页
【摘要】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附件SabIR采集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近红外光谱(NIR),建立判别分析模型.方法:运用相应化学计量学软件结合SIMCA(soft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技术进行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彬 李龙妹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1期 2920-29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桂枝饮片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之间的关联,以期为桂枝饮片质量评价和等级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测定核心产区广西和广东两地 41 批桂枝饮片外观性状和指标成分含量,并建立其HPLC特征图谱方法.以饮片质量、横切面最窄直径和横切面最宽直径为外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琦 金光泽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510-15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五角槭(Acerpictum subsp.mono)是阔叶红松林的主要伴生树种,对阔叶红松林的拮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五角槭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叶-枝-根功能性状及其相关关系,对理解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以及对资源的获取和分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鑫雨 邱丽媛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21期 7007-70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整合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建立香附Cyperi Rhizoma炮制程度快速辨识方法,为香附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和炮制过程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 选取6个产地的生香附饮片,采用醋炙法炮制,每隔3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翔 李文涛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9期 2140-2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方法 采用本草学、生态学、中药学、植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结合生物计量学等方法开拓性地对中药贝母地理生态分布、性状及化学成分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贝母药材进行分类.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