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7
- 1
- 59
- 28
- 10
- 7
- 7
- 43
- 19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陆翔 邬万新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年26卷19期 1443-14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早期诊断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药物化疗后血BNP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BNP早期诊断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最佳采血时机和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康瑜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17年39卷11期 835-8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联合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早期诊断化疗药引起的隐匿性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75例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在化疗前、第3个疗程结束后的第2天(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玲玲 司文涛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1期 1666-1669页ISTIC
【摘要】 侯爱画教授认为,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病机以正虚为本,痰瘀内结为标.机体正气亏虚,外邪易侵;气滞、痰瘀、浊毒等诸多实邪,复致脏腑功能亏虚,加之化疗药物有一定毒性,伤及心脉,致正气更虚.瘤毒、药毒侵心,首犯心包络,出现心包络中气滞血瘀或痰毒内阻,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超 李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年25卷1期 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儿童肿瘤治疗过程中,许多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常见的心脏毒性包括心脏节律改变、血压变化、缺血、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等.在化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心脏功能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心肌,以有效降低毒性,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明岩 孙一欣 等 《肿瘤学杂志》 2018年24卷6期 606-610页ISTICCA
【摘要】 癌症治疗方法的改进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但很多化疗药物会引起心脏并发症.尤为显著的是, 化疗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明显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了死亡率.早期发现亚临床心脏毒性和左心室功能异常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对于亚临床心脏毒性的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景玉 邵静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9期 1597-1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肿瘤化疗后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辅酶Q-10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心康泰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闷、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挺 骆文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25卷21期 3546-354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体实体性肿瘤化疗前后心电图和肌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化疗药物对患者心脏和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 共纳入本院确诊的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患者共80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化疗,其中化疗方案为蒽环类的46例,非蒽环类34例,化疗前后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叨 刘玉峰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3年28卷14期 2216-2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的急性心脏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7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每次蒽环类药物化疗时给予磷酸肌酸钠0.5~1 g/d静脉滴入7天;对照组的32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嵇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09卷1期 10-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进行评估.方法 30例在江北人民医院化疗的肿瘤患者,所用化疗方案以表阿霉素(Epi)为主,表阿霉素总累计量(450±75)mg/m2.每个疗程治疗前进行组织多普勒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 吴世凯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1年23卷2期 77-80,84页ISTICCA
【摘要】 从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和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乳腺癌治疗常用化疗药物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进行了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石群 彭瑞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26卷8期 848-8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阿霉素联合化疗致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488例应用阿霉素联合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其中26例出现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出现心脏毒性情况分别为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2例、Ⅳ级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6年18卷12期 830-8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肌的损伤作用.方法 接受含表柔比星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68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柔比星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放化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柏松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年7期 103-104页
【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不同的蒽环类药物进行辅助化疗,并对其临床的化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计166例,在征得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苏娅 黄启娥 等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11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如何做好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工作,旨在为减轻肿瘤化疗病人的痛苦、降低各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化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骨髓抑制、心脏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震 导师:李亚荣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对化疗药物表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61例乳腺癌及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右丙亚胺联合化疗组(A组)与单纯化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按病种化疗6个周期.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远 黄真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年26卷15期 1124-11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是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主要药物,但不良反应严重.脂质体多柔比星(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是否可以替代ADM用于骨肉瘤新辅助化疗鲜有报道.本研究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跃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10期 577-5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病率每年上升约3. 9%;而美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每年平均下降约1.5%[1-2]. 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琴 孙玉云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年39卷10期 581-5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18F-2-(5-氟-戊基)-2-甲基丙二酸(18F-ML-10)PET/CT早期监测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方法 将47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n=30)和对照组(n=17),化疗组按体质量腹...
【关键词】 心脏毒性;多柔比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呼改凤 付海霞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46卷12期 987-9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蒽环类药物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4例,年龄36~59岁.其中ACT组(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宇辰 张楚婕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年27卷6期 467-4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使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监测淋巴瘤患者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R-CHOP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峰 黄世明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8年38卷11期 762-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化疗是常规肿瘤治疗手段.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手术方法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许多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对心脏产生毒性损伤,其中很多心脏损伤对患者而言是致命的,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因此临床化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超庭 沈永奇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8年18卷5期 489-492,49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单药治疗Child-Pugh B级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个肿瘤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诊的共67例Child-PughB级中晚期P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仪 刘玉波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9期 1338-13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楚婕 程蕾蕾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年26卷5期 387-3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联合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6例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4周期(累积剂量10...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Tei指数;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军明 罗辉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7年24卷22期 1604-16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最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为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晚期;结直肠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晖 左嵩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45卷11期 1001-10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庞大的患病人群,迅猛的增长速度及其死亡率都使之成为医疗领域的沉重负担.尽管抗肿瘤药物的迅速普及与更新极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1],使癌症存活者数量增加30%[2],但随之而来的药物心脏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莎 贾苍松 《华西药学杂志》 2017年32卷3期 333-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观察柔红霉素对小儿白血病患者的心脏毒性.按所用柔红霉素累积剂量分为第1~4组及未接受化疗白血病患儿的第5组,观察其临床表现,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LVEF、FS、E/A)、血清生化指标(CK、CK-MB、cTnI、NT-proBNP、G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继平 苏莉莉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5年12期 1033-10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后左室跨壁力学的变化,早期预测蒽环类药物化疗导致的心脏毒性。方法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46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1、3、6周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S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军 马晓莉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年28卷2期 141-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大剂量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小儿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产生的毒副作用的种类、发生率,并总结其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确诊的高危NB患儿,均予BCH-NB-HR(北京儿童医院神经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宝兰 吴利辉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年33卷9期 771-7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恶性肿瘤,初始诱导化疗多采用VDLP方案,其中的柔红霉索(DNR)因有明显的心脏毒性,一定程度上影响r患者的预后,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毗柔比星(17HP)为新一代蒽环类抗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强 李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2年19卷4期 461-4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治疗乳腺癌的又一手段.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血清Her-2+的转移性或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在疾病恶化之前提升总反应率和疾病进展时间;但该单抗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成村 薛宏伟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年19卷9期 694-6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GDL(吉西他滨、地塞米松、洛铂)与R -GDL、R-CHOP和CHOP治疗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以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确诊的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9例患者,24例应用R-GDL方案治疗,28例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年32卷10期 727-7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蒽环类药物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软组织肉瘤等.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一线治疗的经典方案,其抗肿瘤疗效确切,但会引起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呈进展与不可逆性,且第1次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欣怡 黄美蓉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年26卷13期 1001-10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通过检测白血病、实体瘤患儿心脏电生理活动变化,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ANT)对血液/肿瘤病患儿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3年8月-2009年3月在本院接受ANT治疗、疗程全部结束并达完全缓解的白血病、实体肿瘤患儿65例.男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冰洁 李小平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年46卷12期 884-8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脏毒性反应,为临床防治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的患者,包括:(1)无心脏...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药物疗法;心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向阳 韩正祥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年17卷4期 296-29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对84例应用含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患者,以心电图作为观察指标,先单独化疗4个周期,然后将已出现心电图异常者归入右丙亚胺治疗组、心电图正常者分为单独化疗组及右丙亚胺联合化疗组继续单独化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军保 张春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年25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许多化疗药物都有心脏毒性,其中以蒽环类药物最常见,主要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主要与自由基损伤有关.抗自由基治疗包括金属螫合剂、维生素A、牛磺酸、辅酶Q10、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另外,维生素B1、左旋肉碱、磷酸肌酸、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威 甄健存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年30卷17期 1512-151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异环磷酰胺在临床使用中,曾有报道产生中枢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为幻觉、妄语、淡漠和焦虑,严重者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表现.国外有个案报道引起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均为可逆性的不良反应.本报道2例使用异环磷酰胺化疗后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薇 施俊义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1卷1期 70-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40例LABC行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方案(PT组)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方案(PE组)行新辅助化疗.记录患者每周期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