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1
- 8
- 6
- 219
- 58
- 30
- 15
- 13
- 28
- 27
- 26
- 22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吉甜 王上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1期 28-32页ISTIC
【摘要】 络病理论与"主客交"学说相互贯通,二者均与血脉密切相关.黑棘皮症的皮损症状是由血络与气络瘀阻不通导致,也是"主客交"的一种持续状态.文章基于络病理论与"主客交"学说,阐述黑棘皮症"因虚感邪、邪入于络、络脉瘀阻、络瘀成毒"的病机演变过程,并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 陈楚棋 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53卷5期 655-6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瘀解毒通络灌肠方联合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异位妊娠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桂兰 李建省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3期 132-136页
【摘要】 李建省主任医师认为膜性肾病发生发展过程符合脾肾两虚→痰湿浊毒→肾络瘀毒的转变规律.提倡采用中医药治疗,临证注重分型辨治,善用补虚通络、化瘀通络、解毒通络法治疗该病.善用补益药、活血通络药并配合清热解毒药,共奏扶正祛邪之效,临床疗效显著,可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霞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4期 773-775页
【摘要】 痰瘀互结、脑络痹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机制,但脑缺血发生后,局部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损伤后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加剧了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中医认为由于患者体内痰瘀内蕴,蓄积不散,化热毒变,伤髓生风,形成"血瘀-痰饮-热毒-炎症-血栓",是缺血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虎虎 何泽 等 《中医药学报》 2024年52卷2期 48-52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肾脏疾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肾病"范畴,是消渴日久不愈所并发的疑难病症.本文通过对"瘀毒"理论分析以及对消渴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认为"瘀毒"与消渴肾病关系密切,"瘀毒损伤肾络"是消渴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消渴肾病"解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小涵 李雪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23卷1期 45-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外用应急软膏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 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 69 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36 例(外用应急软膏外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溦 郭雯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23卷24期 2668-26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紫草素结合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复发性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复发性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明浩 宋桂华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2期 249-251,263页ISTIC
【摘要】 "玄府-络脉"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细微结构,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运转神机、调和阴阳的作用.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病率高,临床归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热、毒、痰、瘀、虚是其主要病理因素,肺络凝滞、玄府郁闭、脉络失养是其病机关键.基于玄府-络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恩艳 杨九一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9期 991-994页ISTIC
【摘要】 脱疽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致残率高.张嗣兰教授提出了"解毒破瘀并重,调气扶正并行"的重要理论,认为气机阻滞、血脉瘀阻、肢节失养是其基本病机,将其分为寒湿凝滞证、湿热毒盛证、气血亏虚证、血脉瘀阻证4种中医证型.临证时根据不同分型及临床表现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悦 熊述清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0卷1期 197-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挖掘并分析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银屑病的中医组方和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国医大师禤国维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可 邝高艳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8期 1430-1434页ISTICCA
【摘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中医学"骨蚀""骨痿""骨痹""髋骨痹"范畴.卢敏教授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机为本虚标实,其特点为"虚、瘀、毒"并存,故在临证时多注重扶正固本,卫外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卢敏教授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不同伴随症状,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明龙 张所山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1期 118-1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通络方对胃络瘀毒型胃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环氧合酶-2(COX-2)、胃蛋白酶原Ⅰ(PGI)和胃泌素-17(G-17)表达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癌前病变患者11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徐蕾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3期 295-299页ISTICCA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果控制不及时,可进一步演变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姚乃礼教授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机概括为"肝郁脾虚,络阻毒损",主张通过"疏肝健脾化瘀解毒通络法"治疗,临床疗效甚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谢颖桢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1卷2期 277-2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总结自拟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效果,分析从"湿热疫毒"诊治及防治病情进展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2月3日至18日在北京市回民医院连续住院的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燕军 汪云兴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29卷16期 12-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通络方辅助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翔 杨琳琳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2期 116-118页
【摘要】 中医治法理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枢纽,具有承先启后作用.它不仅属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领域,且直接引导了临床应用与试验.文章旨在浅析中医治法理论近几年在临床应用和试验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热点,如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扶阳抑阴、清法及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思雨 黄韦翰 等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4卷4期 37-40页
【摘要】 癌症相关性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癌症第二大死因,近几年因其发病率逐渐增高,故该病受到了广泛关注.临床上,西医治疗癌症相关性血栓有其局限性且疗效欠佳,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在预防及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阳阳 晁旭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2期 178-181页ISTIC
【摘要】 总结黄峰教授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黄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常为虚实夹杂之态,即正气不足致虚,实则为湿、热、瘀、毒之邪.注重清热解毒化湿以保肝降酶,活血化瘀通络以抗纤维化,补肾疏肝健脾以增强免疫力,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艳 施阳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2卷11期 40-4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肿块期PC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干预,疗程2周.记录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静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2期 3380-33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 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新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5卷2期 218-2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内服及外用中草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35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的中草药组方,内服及外用综合治疗.结果 35例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应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的中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静丽 刘庆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20期 2946-29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 w后,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TGF-β1的表达;RT-PCR法检测Smad3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海艳 王春妍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7年13卷6期 5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丙二醛(MD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周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玲 闫雪华 等 《西部中医药》 2019年32卷6期 149-151页ISTIC
【摘要】 就目前国内外中西医抗肝纤维化的治疗进行综述,探讨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的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为预防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菊英 张开礼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23卷4期 24-2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解毒汤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IgA肾病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及本人意愿分为2组各75例。2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我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东 余昌光 等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52期 245页
【摘要】 消渴肾衰由消渴日久不愈,散膏受损,痰、湿、瘀互结为毒邪,伏于膜原,外淫于经,内侵于肾,肾之体用皆损而致.中风多因血糖、血脂、血压长期节制欠安,日久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致.消渴病作为二者的基础疾病,若长时间不引起重视,则后患无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彩华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30卷3期 37-39页ISTIC
【摘要】 胃癌前病变主要指胃黏膜中、 重度异型增生和(或) 不完全性结肠化生,[1]该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率, 我国胃癌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 仅次于肺癌, 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由于引起胃癌的病因仍不清楚,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明 刘永年 《吉林中医药》 2015年35卷11期 1104-1107页ISTIC
【摘要】 白塞氏病,刘永年教授认为湿热酿毒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络脉瘀阻是病机演变的关键环节,湿、热、毒、瘀相互胶着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清热化湿、解毒活血通络的治疗大法.急性期以湿热蕴毒夹瘀阻络为主,治宜清热化湿,解毒通络.缓解期以湿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坤 陆付耳 《四川中医》 2014年32卷12期 3-5页ISTIC
【摘要】 传统中医之“消渴”病名,相当或包含今之糖尿病.长期以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之消渴病机被广泛认同,治疗以滋阴清热为大法.陆付耳教授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应重视“毒”和“阳气不足”在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剑虹 徐串联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年5期 488-489,4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白塞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白塞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5例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白塞氏病患者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婷 吕文良 等 《吉林中医药》 2014年34卷10期 1046-1049页ISTIC
【摘要】 姚乃礼教授在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中,针对脾胃受损,寒热错杂,升降失宜,邪毒瘀滞,胃络损伤的基本病机,以健脾和胃、解毒消积、化瘀通络及调和肝胃为法,利用药物间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关系,两两配伍,组成对药,审慎组方,灵活化裁,有效的阻断了慢性胃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俊清 《吉林中医药》 2012年32卷7期 662-663页ISTIC
【摘要】 风湿热痹与体质因素和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临床上通过早期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止痛”为原则,结合西药抗风湿,标本同治,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并防止他变,降低复发率及致残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震 刘绍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9卷7期 89-8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姚乃礼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善治肝胆脾胃及内科疑难病证.姚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化瘀通络、扶正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笔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妹 沈叶群 等 《吉林中医药》 2012年32卷9期 895-897页ISTIC
【摘要】 临床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多采用辨证论治、内病外治、内外合治、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内外合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是中医治疗特色,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外敷等综合治疗收到确切疗效.口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采用消癓通络中药保留灌肠及外敷.局部加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越冬 陶弘武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3卷7期 31-32页ISTICCA
【摘要】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授学习,对其运用健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宇虹 李元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20卷7期 1052-10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通络方颗粒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毒损络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解毒化瘀通络方治疗毒损络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解毒化瘀通络方口服)和对照组(腺苷钴胺肌注)各25例,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英 《四川中医》 2010年28卷1期 69-70页ISTIC
【摘要】 2例病案报道,病案黑汗症临床罕见,究其原因是肝脓肿引起.病案急性脊髓炎无特效治疗,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以资临床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毅 崔叶敏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18卷8期 1311-1312页ISTIC
【摘要】 本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对高血压病与络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络脉在生理、病理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广泛性,同时微循环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活动场所之一,络脉与微循环有其相似性.高血压病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层次递进互相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学威 《江苏中医药》 2009年41卷11期 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解毒通络汤治疗中风病先兆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门诊及病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师光 郭小鹏 《吉林中医药》 2009年29卷5期 387-388页ISTIC
【摘要】 络病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络病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很多疑难病从络病论治越来越显示出其疗效与优势.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及络病理论研究成果分析,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络病范畴,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瘀毒阻络,临床治疗应...
【关键词】 络病理论;前列腺炎,慢性/中医药疗法;瘀毒阻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